Re: [討論] 不負責任的縣市劃分已刪文

看板Geography作者 (背包客)時間3年前 (2020/11/25 13:19), 編輯推噓0(0010)
留言10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首先要感謝ultradev大提出討論與指教,沒想到我的一篇不負責任劃分可以吸引這麼多人討論,實在感謝 有關u大的疑問,以下回應大致如下,如有疑問,歡迎再加以討論 u大:哇,桃園如果加入桃竹苗,不僅要跟新竹姓,還變成只比縣轄市高一點的「廣域市」,大權還是別人的…好像與你的初衷不符啊 u大:不會讓桃園因為某些意識型態而跟比較不適合的竹苗併 答:無論是什麼意識形態,都應透過民主程序產生,公平看待,用意識形態作為是否合併的理由過於籠統,也不恰當,何況意識形態會隨著時間還有變化 u大與我的答 更重要的是,您區域重劃的目標及準則究竟是什麼? 答:簡化過多第一層級的地方自治團體,台灣不大,個人認為現行制度區分實在太細,也要解決縣市經費與治理面積不對等、六都與非六都不對等的問題,以新竹為例,稅捐比台中桃園都多,分到的統籌分配款卻少的可憐,只因為它不是六都,加劇六都與非六都的差距 當很多人告訴您桃園跟北北基的關係比竹苗更緊密時,您只會說「怕桃園被弱化不可以加入北北基」,這種合併或不合併的理由太薄弱了,且沒有考量到對人民有沒有「變得更好」,所以才會產生了違反生活圈的劃法。 答:桃園為傳產,新竹為高科技,但都是工業大縣,產業發展相當緊密,也能相輔相成,適合發展工業大城,整併後,更能以更大資源加強工業發展,加上前面說的諸多弱化疑慮,我認為是適合合併的,從國道桃竹段的擁塞車流來看,並非如部分人說的,桃竹交流稀缺 u大:例如未來如果大北北基合併了而沒有桃園,在交通建設及政策上勢必不會考量桃園,像是出的通勤月票就不會考慮桃園這個「新竹縣」的。這才是真的「忽視」吧。 交通建設應當由中央主導,如果明明有需要連結,中央卻不作為,那是中央的無能,而非縣市劃分問題 再者,月票問題,現行制度,台北新北桃園也都不相隸屬,卻能合作推月票,不懂為何在整併分治後反而不能像過往一樣不能合作,更何況台鐵高鐵也都有月票制度,我個人甚至認為交通管理,根本就應該由中央統一主導 最後是大家關心的命名問題,我不認為因為有命名問題,就不適合合併,合併為的是效益,而不是為了要取什麼名字 合併後,可簡化過多的冗員與機關成本,空出更多經費挹注我規劃的幾個大縣,縣的經費也應當公平分配,依人口比例為依規,而非如現在發生種種不合理的現象 至於為何取新竹縣,這個涉及個人意見了,沒有誰對誰錯,大家可討論,我的確是取自舊名,新竹也相對桃園來的有歷史底蘊,國際知名度個人也覺得新竹略勝,新竹的高科技形象相對於傳產為主的桃園,私心覺得新竹是較好的選擇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K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82.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06281593.A.5B8.html

11/25 13:24, 3年前 , 1F
補充
11/25 13:24, 1F

11/25 13:24, 3年前 , 2F
答:有關跟新竹姓,這個我會在文末回應
11/25 13:24, 2F

11/25 13:24, 3年前 , 3F
廣域市的確不可能跟縣一樣大,畢竟廣域市人口僅35萬以上
11/25 13:24, 3F

11/25 13:24, 3年前 , 4F
,不可能和300萬到400萬的縣平起平坐,否則有失公平,且
11/25 13:24, 4F

11/25 13:24, 3年前 , 5F
將架空第一層級的地方自治團體,但畢竟是重點城市,所以
11/25 13:24, 5F

11/25 13:24, 3年前 , 6F
我給它比縣轄市大一點的自治權
11/25 13:24, 6F

11/25 13:24, 3年前 , 7F
至於大權還是別人的問題,桃園人口比新竹多,我想縣議員
11/25 13:24, 7F

11/25 13:24, 3年前 , 8F
席次也會比新竹多,並不會因為叫新竹縣,大權就會是別人
11/25 13:24, 8F

11/25 13:24, 3年前 , 9F
的,而且合併後,桃竹苗就是一家人,應該公平看待每個地
11/25 13:24, 9F

11/25 13:24, 3年前 , 10F
方所選出的代表
11/25 13:24, 10F
文章代碼(AID): #1VlUbvMu (Geography)
文章代碼(AID): #1VlUbvMu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