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幾個很久以前的疑問..

看板Galaxy作者 (calebjael)時間15年前 (2008/12/21 15: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0 (看更多)
※ 引述《ZMittermeyer (刁民一隻。)》之銘言: : 其實我也有很多疑問..... : 1.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的時候,萊因哈特放膽在敵前進行迴旋 :  在敵人正面散步,從左翼走到右翼耶。 :  啊他覺得敵人不會齊射的理由是什麼。敵人一齊射不就死光了。 : 事實上楊也有建議馬上齊射,沒被同盟軍攻擊的理由,講實在是運氣而已。 : 啊萊因哈特這一仗沒死掉,感覺是完全的運氣好嘛。 :  把全艦隊的命用這種不確定性那麼高、失敗後果這麼嚴重的方式賭 :  這算哪門子名將啊。 名將有時也會冒險賭一下﹐區別是看他是偶爾不得以而為之﹐還是經常這樣。 : 2.第八次伊謝爾倫攻防戰後期,雙方都想到了將要塞對撞轟隆一聲的戰術 :  楊也說「如果一開始就想到這個方法,那沒有什麼預防的方法」 :  那下次應該也可以這樣做呀,反正帝國內要塞這麼多 楊所說的一開始就這樣﹐是指一開始就先撞﹐那麼由於同盟沒有防備﹐也沒有 想到這種戰法﹐就會在出其不意下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是坎普拖延了20多天之後﹐等到楊趕回來的時候﹐楊已經有了對付這種戰術 的方法﹐就是集中火力破壞動力系統使它自身不平衡﹐而不需要直接與它對抗。 這樣之後帝國要再移要塞過來﹐就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同盟會用相同戰術 破壞它的平衡性。 另一方面﹐小萊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它準備謀劃的是對同盟的滅國性戰爭﹐ 假如控制了伊謝爾倫﹐那麼又回到之前的態勢﹐帝國的入侵與同盟的抵抗將會 順著原先幾百年裡的戰場逐次展開﹐同盟的防御設備和兵力布置將會導致帝國 的入侵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因此小萊從一開始就計劃了要突襲費沙﹐對 伊謝爾倫的重視其實並不大。坎普的試探性攻擊更象是一場出於政治需要的戰爭﹐ 而非軍事戰爭﹐一方面將內戰後的國內動盪人心加以整合出對外的態勢﹐另一方面 表達出新政府仍將繼續與同盟為敵﹐第三方面是以對外的態勢來讓國內個派系 不用擔心內戰後的清算過於持久和深入﹐因為帝國就要出征了﹐自然需要穩定的 內部﹐包括在某些方面不再清算。而同時又給同盟一個壓力﹐也是看看同盟政變後 軍方還有多大的行動自由度。所以對小萊來說根本就是勝敗都不太在乎的﹐隻是 沒想到坎普太鑽牛角尖﹐搞得敗得太慘。 :  什麼奇霍伊薩、連頓貝爾克之類的,甚至你乾脆瓦普一整個無人行星去撞好了 :  但好像打完大家就忘記了 :  感覺羅嚴塔爾的第九次攻防戰沒多帶幾個要塞過去助陣,自己打得很心酸耶。 : 3.萊因哈特在巴米利恩中準備了24段的縱深陣,但帝國軍的總兵力只有18860隻 :  18860/24=785,也就是一個防線只有785艘艦艇 :  而事實上帝國軍還要留本隊顧大本營,所以實際數字還會更少 24段縱深陣﹐是預設陣地﹐而不是真的分散兵力。也即先挑選地點﹐布置好通信 衛星﹐設計好集結點和兵力補給方案﹐參謀部先計算出各部轉進和整合的路線等﹐ 這樣帝國軍的第一陣可以達到1萬6以上﹐第2陣僅維持幾千做防備﹐第3陣以後的 在開戰初隻有工兵等輔助兵力。在第一陣被突破後﹐軍隊向兩邊按照預定線路 撤退﹐同時第2陣在第2陣的第一線做一些逆襲或有限阻擊﹐由於一方是有備而戰﹐ 因此兵力的重新整合比因為突破而急進追擊的楊艦隊要節省時間﹐等楊重新整合 兵力布陣好﹐帝國軍也早就按照預設在第2陣布好左右翼前後幾道防線和預備隊 逆襲兵力的彈藥補給了。在此情況下解決的方法隻有兩種﹐一是故意示弱引 敵人主力離開陣地來做決戰﹐二是找出敵方指揮中樞尋求一擊奏效﹐讓敵人失去 系統的指揮。 :  同盟軍總數16420隻,集中使用結成圓錐陣,要突破785隻又張開成紙型橫陣的防線 :  這應該是瞬殺吧,哪會被吸收什麼戰力。 :  萊因哈特想出這個戰術,感覺是白白把兵力送給人家各個擊破 :  要排24段的縱深陣,你兵力好歹要別人10倍才有點搞頭。 :  但是你如果有10倍兵力,你就直接包殲或正攻就好啦。 :  這個戰法好像有點太理想化耶。 :  感覺萊因哈特超愛發明一些天馬行空的戰法 :  但我覺得我們的皇帝在戰術上的level :  好像跟同盟軍第11艦隊前提督霍藍德差不多同等級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248.117.139
文章代碼(AID): #19JUlMyS (Galax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JUlMyS (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