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S&P指數 V.S. 主動型基金(SPIVA)

看板Fund作者 (豆腐)時間10年前 (2013/10/04 04:5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以個別經理人或投資人的角度來說, 提到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 每個人大概都能講出幾位大師級, 股神級的操盤手. 即便是散戶的選股能力, 財經報刊上也能偶爾挖掘出幾位小資女孩, 退休阿伯或少年股神. 假如想要了解整體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 我們可以借助市場先生的好碰友 - 指數先生來替我們做評鑑. SPIVA積分卡便是這樣一份評鑑報告. SPIVA全名為S&P Indices Versus Active, 說明了這是一份用標普指數來衡量主動型基金的績效, 是由標普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所發佈, 往年的報告可以到Bogleheads的wiki頁面瀏覽 http://www.bogleheads.org/wiki/SPIVA_scorecards 今年美國市場的半年報(2013六月為止)已在九月份發佈 http://us.spindices.com/documents/spiva/spiva-us-mid-year-2013.pdf 可以先來看看美國國內大型股基金的表現, 以下列出的三組數字分別代表一年, 三年及五年期的表現: 所有美國國內大型股基金落後S&P500指數的比率: 59.28%, 85.95%, 79.46% 所有美國國內大型股基金生存率: 93.01%, 80.00%, 71.39% S&P500的年化報酬: 20.60%, 18.45%, 7.01% 所有美國國內大型股基金年化報酬: 19.40%, 16.33%, 5.68% 至今年六月為止S&P500的績效相當亮眼, 不僅出現兩位數的報酬, 在各時期也擊敗主動型基金. 相對於主動型基金平均一年0.92%總開銷, (見 http://www.icifactbook.org/fb_ch5.html Figure 5.6) 指數型基金只用平均一年0.13%的費用, 2000至2012年其間內, 在個別年度平均打敗了近6成的主動型基金, 而在各年度以三年期,五年期間計更打敗了近7成的主動型基金. (見bogleheads的SPIVA頁面底Table. SPIVA) 美國境外股票型基金除了國際小型股, 主動型基金有明顯勝出外, 全球型, 新興市場等落後的程度與美國國內基金一致. 主動型基金在固定收益的表現上也一樣慘不能睹, 就拿國人最愛的高收益債來說, 落後指數的比率分別為65.16%, 83.50%, 93.62%. 五年期來看落後高達到可怕的九成以上! 所以用SPIVA的報告來看, 各位覺得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是存在的嗎? 我認為是, 總是會有過人選股能力的經理人存在. 只是當放大到整體, 長時間來看, 只有相對少數的人擁有. 因此長時間來看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想要打敗指數(大盤或市場), 有兩個難題. 第一個, 只能不斷尋找俱備選股能力, 而且是加上高額費用後, 還能幫你創造出擊敗指數績效的, 這樣相對少數存在的基金經理人. 第二個, 要事前找出俱備如此能力的經理人, 但選擇近一兩年高星等高績效的基金, 反而可能落入均值回復(mean revers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4.221.249

10/04 07:30, , 1F
指數投資相對於主動投資的優勢有夠明顯...>/<
10/04 07:30, 1F

10/04 09:11, , 2F
認識的幾個伯伯還是覺得專業經理人很專業,把錢交給他們
10/04 09:11, 2F

10/04 09:11, , 3F
很安全...
10/04 09:11, 3F
文章代碼(AID): #1IJTbXJb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JTbXJb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