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書虫的基金投資策略(初稿)

看板Fund作者 (書虫)時間13年前 (2011/07/27 22:3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0 (看更多)
※ 引述《kishiwada (岸和田博士)》之銘言: : 前文恕刪一部分 : 我想把討論重點集中在你的策略吧。 : 所謂的作法、策略其實沒有所謂正不正統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個是完美的。 : 投資策略說有很多種其實也不多,以下是我吸取一些資訊後找出來的: : 1.回歸中值策略 => 就是買低賣高、價值投資 : 2.動量投資策略 => 就是追高殺低、順勢操作 : 3.買進並持有 => 分批投入、退休提領策略 : 4.製造現金流 => 創造穩定不中斷的現金流,不管本金損益 : 5.預測未來、獲得接近未來的"資訊" : 市面上所謂的老師、金童、教X、狂X...等創造出來的策略基本上不出以上的範圍。 : 我想問你第一個問題:你的策略是以上哪些? : 我猜你的策略主要是1.回歸中值策略,你在文章中提到波段操作、停利不停損。 : 回歸中值策略優點是每次買賣的獲利機率較高(相對於動量投資策略), K大提的大致上是正確的 基本上的策略主軸 是接近策略一 基本的概念與主軸的部分 其實是有點借助於此三本書的部分概念結合而成的 不過完整的策略 其實還需要一點時間研究與思考去整理出來的 而且在全盤的策略中 其實我還沒提及債券基金的部分 在利率與景氣回檔之際 是會搭配債券基金去做風險的管控與獲利 而股票型的部分 還沒完全完成的部分在於逢低加碼的參考標準 在這幾本書中 逢低加碼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 大家都知道賺錢就是要低買高賣 但定期定額 逢低加碼做得好 可能一個循環下來 也許三到五年 有機會多10%以上的獲利 : 但是,相較於動量投資策略最怕的是好幾年的無趨勢、盤整, : 回歸中值策略最怕的是看似永無停止的下跌趨勢, : 造成投入資金不夠繼續攤平; : => 問題二,請問在不停損的策略下,怎麼應對? 從技術分析 各種策略 到指數型基金 其實都有一個重要的共通點 都是建立於統計學之上 各門各家有其各自的看法 但大致上都不超脫資料與歷史的分析統計 加上每個人的屬性與投資特性不同 適合的策略當然會不一樣 你提到問題二 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來回答 回答前要思考一個問題 在統計學上 以及市場供需法則上 不管事股票 還是景氣 可不可能無止盡的下跌? 除非選的國家或區域發生戰亂 整個毀掉 不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以日本已經走了20年左右的空頭 期間也是有幾次反彈的 包含今年的日震 一下子被大家視為利空出盡 加上日圓資金大量的回流 反而推高了日圓與日股 如果答案是否 那就看以下的兩個方向 蕭碧燕老師說 要努力工作 至少可以確保定期定額不中斷 另外蕭老師提到的停利後的再投入 第一個是不停扣 (若持續上漲就賺一小波 若跌就開始攤平) 他也提到停利後贖回的部分其實可以再分36期當定期定額投入的 一般而言 常見的大波段空頭 大致上不會超過三年 當然也有可能會更長 如果超過了 那只剩薪水收入的持續扣款 然後只能等他上漲 第二個方向是 我雖然以大水庫來比喻 但等你的資產慢慢累積之後 你應該會有其他的蓄洪池與調節池 有點像是提到的再平衡的觀念 當你選的這個區域及基金是沒問題的 只是因為景氣波動造成一直下跌 那當她越來越低時 代表開始有加碼的價值了 那就要從其他的蓄洪池及調節池調度資金過來作加碼與攤平 : 另外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 : 既然資金進場要使用攤平策略,假如遇到狀況二:資金尚未完全投入, : 市場就已經趨勢反轉往上直衝到"很貴"的價位, : 甚至已經到了你的預期停利點。 那你就只能小賺不停扣的錢 不該在高點進場 市場中有許多的資金在流動 大致上可以分為法人 外資 以及散戶 我們可以假設法人跟外資比一般的散戶 理性 漲太高時 他們會怕回檔的機會與壓力 所以會適時出場 跌太多時 他們會認為可以撿到便宜貨 包含巴菲特都會跑出來撿 散戶個體戶的資本通常較小 比較占劣勢 資訊也比法人外資少很多 所以更容易受到貪婪與恐懼的影響 所以我們常常發現追高殺低的都是散戶損失最多 當指數以及達到高點 甚至你設定的目標很正確時 再進場 那就不叫投資 叫賭一把 你賭的是賺那10% 還是賠那20%甚至是30% 哪個機會成本大? : 這時候...你的未投入資金已經損失機會成本了,怎麼辦呢?----問題三。 : 如果你使用2.動量策略將未投入資金進場,那就會跟停利原則相牴觸, : 所以只能停利出場,損失機會成本將會實現,造成報酬率不如預期。 : (疑?OO教X不是說這樣做可以穩穩每年20%以上?狠賺XX萬?) 投資不能包贏 每種策略 也都可能造成損失 大致上 長期上 方向正確 策略正確 沒全贏也能讓你的資產越來越多 項最新一期今周刊 林百里覺得過了十年 他的資產反而縮水了 廣達一職是大公司 獲利也還OK 為何會這樣? 他認為是方向錯了 所以現在廣達要改作雲端 不是代工喔 是自創雲端品牌 教母他是有好幾支基金去分散風險的 但至少他停利出場時 都是全部有賺 賺多賺少而已 靠這樣整體平均起來 得到一個完整的結果 教母說他有一隻很特別的基金..是綠金 不是因為看好 是為了投資美好的未來.... 一般他會選擇新興市場 是因為波動大 漲跌幅都比成熟市場大多了 藉此來增加他的獲利 投資人最重要的課題 應該是保持理性 克服貪婪與恐懼 不能貪心的 決不要去貪 不該怕的 決不要去怕 這樣可以解決你的問題三嗎? : 第四個要處理的問題:停利後的資金再投入。 : 這個很困難,我個人認為這牽涉到預測未來.... : 假設我第一次投資時,資金是使用月薪的一部分, : 所以可以不管市場趨勢長短,持續投入。 : 而這一次投資獲利了100萬, : 我又遇到一次市場下跌行情...這時,我該怎麼投入這100萬? : 最常見的方法是分幾個月比如說10個月,和薪水一部分一起投入, : 問題是,我怎麼知道趨勢會在何時停止? : 如果下跌趨勢太晚停止,那我這100萬的投資買的太高了,攤平效果變差。 : 如果下跌趨勢太早反轉,那這又回到上一個問題,機會成本損失。 : 所以所謂的分10個月投入... : 其中的意涵就是:我預測未來大約10個月左右市場將會停止下跌趨勢。 : 所以這是我要問你的第四個問題:停利後的獲利你該如何使用? : 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你都有良好對策,那其實就OK了。 蕭碧燕的方法 我上面有提到 另外我也曾看過有人說指數每跌一千點 扣款多一千 這一百萬 你可以當調節池的基金 或找出你覺得適合的攤平或加碼的方式 (其實我也還在研究要怎樣加會比較好 也可以多攤平一些) 多數的理財專家包含很多世界級的大師都會說 沒有人可以預測高點或低點 所以賤芭樂包含一些專家說的是 能在相對高點及低點作進出場就夠了 指數越高 代表回檔的機會會越來越大 越低 代表上漲的機會會變大 為了小利 賭太大並不值得 傳該賺的 保持理性 克服貪婪與恐懼就好 : ---------------------------------------------------- : 我一直問問題不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也不太妥當.... : 但是如果提出解決方案應該很容易被電XD, : 而且我在現實執行的投資策略是動能策略不是回歸中值策略, : 所以回歸中值策略的實際執行經驗是零。 : 不過我還是拿出一些下策給各位參考... : 對於問題二:遇到看似永不停止的下跌趨勢怎麼辦? : 我的解法是:慎選標的,盡可能降低遇到這個狀況的風險。 : 選擇標的方向:投資範圍越廣越好,或是一定有"底"的標的。 : 遇到長年下跌趨勢的可能性: : 單一公司 > 單一國家 > 單一區域 > 全世界 : 所以對於書蟲大的單一區域做為投資標的選擇, : 使用回歸中值策略,我是認為不太妥當。 : 有底的標的是什麼? : 比如說:多個國家組成之固定收益標的,因為如果其價格下跌, : 則其殖利率會上漲,殖利率基本上是不可能無限上漲的。 : 或是不可取代、民生基本必需之原物料價格追蹤投資標的, : (並且沒有正逆價差問題) =>有這種東西? : ------------------------------------------------------ : 問題三、問題四 我自己想的解決方法晚一點在補上.... 單一公司可能會踩到大地雷 夏韻芬那本書剛好提到有家國內發行境外基金的 是委託給雷曼兄弟代操的˙ 很明顯 雷曼兄弟趴了 單一國家 風險小一點點了 不過國家的特性 與趨勢 需要花時間去掌握跟研究 基本上 風險越大 有可能代表兩件事 一波動非常大 二可能會有更高的報酬 風險 我們通常只能去管控 無法預測或防止 策略沒有好壞 只有看是不適合你 作了投資 就要自己負責任 至於你提到的那種呀 我記得有類似的東西 不過版上許多大大比我專業多囉 應該有人知道 呵 講這些專業的東西 我是比不上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96.125

08/02 19:16, , 1F
推薦這一串認真討論的好文 (不過不推薦一直使用「大大」)
08/02 19:16, 1F
文章代碼(AID): #1EC29eo1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EC29eo1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