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追憶似水年華

看板Fiction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6/18 11:42),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人生真的難得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耗在這本書上 我看得是聯經的版本 時報的版本第一卷只有大概翻一下 時報比聯經翻的比較平易近人 可惜的是只翻了第一卷 聯經的翻譯很中國風 (廢話因為翻譯者是大陸人XD) 過程中有些段落我有回去找原文來看 http://www.page2007.com/news/proust 發現中文版翻譯很多地方 段落斷的跟原文版不一樣 例如法文版很長一段中文會拆成兩三段 或有些段被莫名的合併 我覺得如果是為了"好讀"而分段 就失去了Proust動輒數頁冗長心理分析的精隨了(笑) 最誇張的在第7卷還有發現段落被調換的情形 一一 不知道是不是排版錯誤 不要以為是意識流小說就可以這樣亂放吧XD 儘管如此 老實說翻譯的水準算非常高了 在看完後我又看了Richard Davenport-Hine的"巴黎1922,普魯斯特" 還有Alain de Botton的"擁抱逝水年華" (但我不喜歡這本所以不談) Richard Davenport-Hine的書中對Proust跟追憶似水年華的故事有很詳細的描述 從"在斯萬家那邊"一開始乏人問津 自費出版 中間"蓋爾芒特家那邊"開始蔚為風潮 到"索多姆和戈摩爾"同性戀議題引起的喧然大波 當時倫敦有知識的女性 對科學有興趣談的是愛因斯坦 喜歡文學的就談普魯斯特 可見其當時的地位 (在當時Joyce還沒有像Proust那麼出名) 雖然大多數人都不喜歡Proust這個人 但都不能稍加掩蓋這本書的大放異彩 書中還有說1922年Proust死後 當時巴黎沉重的氣氛只有1885年雨果死後可比擬 總之如果想了解追憶似水年華的人我大推這本書 Alain de Botton那本覺得只是文筆很好的酸民寫的 (如果有他的fan我只好說sorry) 但好像並沒有太多新意 追憶似水年華是意識流小說的先驅 跟一般小說注重結構的完整性差異很大 所以大概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意識流小說 這個議題應該可以回歸到近代一個哲學問題 以前的哲學家認為時間是一條直線 過去 現在 未來 時間不斷推移著 但近代由於"不合時宜"性帶來的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by哈姆雷特) 認為現在隱含著過去及未來 人在思索過程中 跳脫了直線順序的傳統時間關的羈絆 而讓過去 現在及未來重新組合及並存 Proust即非常擅長描述這種時間的心理分析 書中很多角色都是Proust認識的人中組合而成 像Proust自己的投影就是Marcel跟斯萬 而Albertine其中一個構成角色是Proust愛的男僕 那個男僕因為墜機而死 而書中Albertine是因為墜馬而死 我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是一段關於女囚的描述 on vit prisonner 不過在這討論法文好像太離題 總之看完這本書有種經驗值暴升的感覺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106.4 ※ 編輯: kylan 來自: 61.60.106.4 (06/18 12:45)

06/18 12:47, , 1F
很推這本。不過看法文原文很猛 0.0
06/18 12:47, 1F

06/18 16:31, , 2F
看原文真的很厲害,我是看企鵝版的英譯本...
06/18 16:31, 2F

06/18 17:47, , 3F
曾幻想過要看原文……
06/18 17:47, 3F

06/21 22:41, , 4F
l'amant法文版文筆也不錯
06/21 22:41, 4F

06/22 12:51, , 5F
前幾個月聯經那套在促銷 忘了買 現在新出的好貴喔...Q_Q
06/22 12:51, 5F

07/12 22:50, , 6F
由於語言構造不同等等,拆、合併常有其必要性喲!!
07/12 22:50, 6F

07/27 14:00, , 7F
有可能是版本差異 聯經本根據的是1987年以前的版本
07/27 14:00, 7F

07/27 14:01, , 8F
現在法國最權威的版本是1987-1989年的新版校注本
07/27 14:01, 8F
文章代碼(AID): #1C6kicyh (Fiction)
文章代碼(AID): #1C6kicyh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