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兩性之間》是王太太,不是鄭教授

看板Feminism作者 (諾米諾主義)時間15年前 (2009/05/04 10:41),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mickey0223w (我最愛小個兒)》之銘言: : ※ 引述《nominalism (諾米諾主義)》之銘言: : : 找鄭教授叫鄭教授沒問題啊。 : : 明明被認為有問題的是「鄭教授的鄰居竟然只認識王太太而不曉得鄭教授」。 : : 對啊,文章提到的不尊重,跟你提到的不是一模一樣嗎? : : 沒有問題啊,明明是認為住宅區中對一個教授的認識居然只有「王太太」。 : : 所以你的態度跟這篇文章一點衝突也沒有啊。所以妳跟妳以為有病的這篇文章 : : 生了同一種病嗎? : : 原來你有病…… (指) : 原文並沒有不知道,只是有點忘記,後來忽然還是有想到, : 很明顯不過就是鄰居之間習慣稱呼"鄭教授"為"王太太", : 一時聽到"鄭教授"反應不過來而已, : 換成是男的,平常鄰居習慣用"王先生"稱呼的話, : 說找"王教授"因為姓一樣,所以比較容易想到, : 今天如果鄰居腦筋轉的快一點,馬上就想到,那就沒事了吧?! : 和女權沒啥關吧,這樣感覺像是來挑毛病 : 難不成應該要隨時隨地職業來稱呼人嗎? : 鄰居平常要說王教授和鄭教授要出門阿?不能說王先生王太太要出門阿? : 還是要改成鄭先生鄭太太比較好? : 大不了就是換說找"王教授"要想一下才知道是找"鄭先生" 第一、王先生在文中並沒有被指出到底是不是一個教授。 第二、原文提出的是一個「反省」,而不是指責。同時,我也沒有說原文 提出的狀況是一個應受指責的事情。像是「不尊重」這種話,是在 barbmarco先生的推文中首次出現的。 原文指出一個現象,一位嫁為人妻的教授,在其生活環境中不以其教授身 份為人所知,也不以其原本姓氏為人所知(當然,我在此所說的不為人所 知只是一種修辭,而不是事實)。 鄰居在聽見「鄭教授」時難以直覺地想到是誰,但是第一個反應卻是「她 是王太太」。這樣的「個例」至少一定程度地說明了我們的社會一種通常 的習俗,至於這到底是一個內容如何的習俗,值得思考。 為什麼一位女性嫁為人妻之後,在街坊鄰居的生活圈中是以「某先生的太 太」為主要認知身份?為什麼被認識為「王先生/太太」的同時,卻會忽 略了王太太其實是鄭女士(姑且不提其職業)? 這一個「個例」當然可能有各種有別於性別觀念的解釋,因為確實很有可 能鄰居們並不是以「王太太」為主要對鄭女士的認知,很有可能只是因為 鄰居們並不清楚王先生與鄭女士的生活細節,對她們的職業也不了解。因 此提到「鄭教授」的時候會猶豫(嗯?我們這棟樓有住教授嗎?)然後轉 念一想才想到,鄭女士好像是在當教授的,(然後因為平常稱呼的習慣) 於是就說了「是找王太太嗎?」 我們當然可以繼續質問,這個習慣難道沒有隱含了傳統的性別觀念,家庭 以丈夫(或父親)為主、妻子是「內人」、個家姓「王」……? 然後,我們當然也都可以找出「不是因為這種重男輕女的性別觀念導致這 個『個例』」的解釋。 以上我都同意,但是,所以呢?所以一切以性別角度對這個個例所進行的 分析或反省或思考都是多餘的?是庸人自擾的?是想太多? 不,我們不需要賦與這個個別的案例任何多餘的價值判斷,但是我們依然 可以從這個個例所顯示出來的一個在台灣不算特殊的普遍現象,來思考這 種現象背後的性別觀念,思考這種現象可能延伸出來的其它現象,不用當 做對任何人或任何事件的批判,只是單純地反省一件事的可能性,其真實 度如何,這樣的做法,似乎也不能說是預設了什麼「男性的原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03.143

05/04 14:30, , 1F
原來現在大樓住戶大家都感情好到知道有沒有教授住這
05/04 14:30, 1F

05/04 14:30, , 2F
05/04 14:30, 2F

05/04 15:09, , 3F
樓上有看懂本文在寫什麼嗎?
05/04 15:09, 3F
文章代碼(AID): #19_bNN1P (Femi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_bNN1P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