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減肥] 間歇性斷食結果變節食無法恢復正常食量

看板FITNESS作者 (班森猴)時間5年前 (2018/09/06 15:53), 編輯推噓14(14031)
留言45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是112理工校友,並非營養學或減脂專家 因此本篇不會有僅適用個人的建議或是偏離大眾認知的東西(畢竟我不是博士級專家XD) 因為工作需要,我前些日子認真攻讀美國國家運動醫藥學會NASM的私人教練證照 念完一本像大學原文教科書一樣充滿論文佐證又學理的原文書 書中有一大篇幅在探討飲食的重要性 提到減脂的人的飲食準則(根據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與其他機構發布) 1. 少量減少食物與飲料卡路里攝取;適當增加日常活動量 2. 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質適當分配在整日的各餐飲食中(聽起來是正常飲食) 3. 飽和脂肪的熱量攝取要少於一日攝取的10% 4. 選擇whole grains和纖維量多的水果,來取代精緻穀類和簡單單醣/雙醣 5. 少喝酒 6. 每天至少四到六餐,這樣能降低飢餓感、減少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分泌,減少脂肪 行成)、略微提高整日的基礎代謝 7. 少吃高熱量零食,沒有飽足感又浪費熱量攝取 8.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9~13杯水,一般馬克杯)消耗脂肪需要水,避免肌肉流失也需要水 誠如上篇作者擔心的 “我做的減肥/節食/飲食計畫是否可以做一輩子“ 這點出一件關鍵的事情: 花多久時間達到目的是一回事, 能夠(快樂)維持多久又是另一件事 聽到老掉牙的飲食觀念,對我來說卻是最踏實且長久有效的方法 希望能幫到作者 ※ 引述《dudu8520 (歐嗨唷)》之銘言: : 從七月底開始嘗試5/2斷食兩星期 : 驚訝的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餓和痛苦 : 而且食量慢慢變小 : 後來就變成每天只吃晚餐 : 到今天為止,已經瘦了3公斤 : (每星期通常只有一到兩次的徒手肌力訓練) : 但是現在發現了一個問題 : 就是我食量變太小了,不知道正不正常? : 我現在每天只吃晚餐,而且不容易吃到基代 : 每天可能就只有吃晚餐一個便當,或者一碗麵+燙青菜 : 而且這樣的量還無法一口氣吃完,吃到一半就開始飽了 : 我要吃一下休息一下再繼續吃,才能吃完一餐= = : (不過我有時會偷喝飲料......) : 我有嘗試過恢復正常三餐 : 但是早餐和午餐時間時,真的沒什麼食慾 : 午餐只是小碗雞肉飯+荷包蛋,就可以讓我感到超飽了 : 甚至午餐只是喝幾飲料,吃幾粒珍珠,食慾就感到滿足,不想吃了 : 我這樣算節食嗎? : 之前上網看到,間歇性斷食大部分都要求要吃到基代 : 不過也是有人說不用硬要吃到基代,隨身體想吃多少 : 哪個比較正確? : 另外,想問一下,雖有爬文過,不過還是不太明白 : 間歇性斷食是可以一輩子實行的飲食嗎? : 我可以一輩子從此每周都52斷食,或每天168斷食嗎? -- 繞綠堤拂柳絲 穿過花徑 聽何處哀怨笛 風送聲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241.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536220388.A.FA8.html

09/06 16:45, 5年前 , 1F
請問為什麼4到6餐可以提升基代啊?
09/06 16:45, 1F

09/06 16:50, 5年前 , 2F
吃完飯的時候注意一下,會感覺身體比較熱,容易流汗
09/06 16:50, 2F

09/06 16:51, 5年前 , 3F
這是thermic effect of food,佔TDEE約6~10%
09/06 16:51, 3F

09/06 16:53, 5年前 , 4F
因此少量多餐的好處之一,在於提升TEF(身體消化耗能)
09/06 16:53, 4F

09/06 17:02, 5年前 , 5F
印象中tef跟總攝取食物正相關,跟餐數...
09/06 17:02, 5F

09/06 17:04, 5年前 , 6F
蛋白質tef最高,多吃有助減重
09/06 17:04, 6F

09/06 17:06, 5年前 , 7F
我一天三餐加點心大概5-6餐
09/06 17:06, 7F

09/06 17:07, 5年前 , 8F
題外話,某c搞懂tef了嗎?tef就是2.5克蛋白質絕對變不
09/06 17:07, 8F

09/06 17:08, 5年前 , 9F
成1克脂肪的原因之一
09/06 17:08, 9F

09/06 17:09, 5年前 , 10F
覺得光是不會挨餓 就有幫助我不亂吃零食 也不會肚子餓心
09/06 17:09, 10F

09/06 17:09, 5年前 , 11F
情不好或爆食
09/06 17:09, 11F

09/06 17:12, 5年前 , 12F
蛋白質也是高飽足感的食物:)
09/06 17:12, 12F

09/06 18:42, 5年前 , 13F
我是上篇原PO,謝謝你!
09/06 18:42, 13F

09/06 20:25, 5年前 , 14F
少量多餐不會提高TEF
09/06 20:25, 14F

09/06 20:26, 5年前 , 15F
就算有,也幾乎小到可以忽略
09/06 20:26, 15F

09/06 21:53, 5年前 , 16F
謝謝樓上提醒,是我理解有些問題,原文是說 increase
09/06 21:53, 16F

09/06 21:53, 5年前 , 17F
energy levels throughout the day.
09/06 21:53, 17F

09/06 21:54, 5年前 , 18F
我理解成是因為TEF升高的原因
09/06 21:54, 18F

09/07 06:17, 5年前 , 19F
要減少熱量要少量多餐,請問一餐吃什麼?
09/07 06:17, 19F

09/07 08:47, 5年前 , 20F
我是乾坤大挪移哈哈哈
09/07 08:47, 20F

09/07 08:48, 5年前 , 21F
像是早餐希臘優格加麥片 間隔點心是豆漿加水煮蛋或吐司
09/07 08:48, 21F

09/07 08:51, 5年前 , 22F
中午就一份肉加兩份菜 飯量大概1/4-1/3 我的便當通常比別
09/07 08:51, 22F

09/07 08:51, 5年前 , 23F
人小 我中午吃不多 間隔點心就是香蕉和水果 嘴饞會吃堅果
09/07 08:51, 23F

09/07 08:58, 5年前 , 24F
晚餐比中午多了魚 但沒有白飯 份量都會多一些 現在改成早
09/07 08:58, 24F

09/07 08:58, 5年前 , 25F
上喝乳清 所以會把豆漿當成最後點心 有時會加麥片 因為我
09/07 08:58, 25F

09/07 08:58, 5年前 , 26F
有運動 所以會視當天情況調整 但我也不曉得這樣對不對 哈
09/07 08:58, 26F

09/07 13:49, 5年前 , 27F
我這樣吃會不滿足,沒辦法少量多餐
09/07 13:49, 27F

09/07 14:06, 5年前 , 28F
有誤吧?一天四到六餐反而會增加胰島素分泌
09/07 14:06, 28F

09/07 15:31, 5年前 , 29F
所以我選擇增加蛋白質的攝取 就是基本上三餐的份量減少一
09/07 15:31, 29F

09/07 15:31, 5年前 , 30F
些 移到點心的部分 然後再增加蛋白質攝取
09/07 15:31, 30F

09/07 15:33, 5年前 , 31F
我有看過相關報導是指出這樣短時間進食 胰島素再次分泌 會
09/07 15:33, 31F

09/07 15:33, 5年前 , 32F
更容易餓 但這點在我身上是沒有 反而比較不嘴饞哈哈
09/07 15:33, 32F

09/07 15:35, 5年前 , 33F
另一個是提到阻礙脂肪燃燒? 但這點我本身有運動習慣 體
09/07 15:35, 33F

09/07 15:35, 5年前 , 34F
脂目前也正常
09/07 15:35, 34F

09/08 20:09, 5年前 , 35F
沒有誤喔,由於少量多餐,血糖波動幅度不大,胰島素作用
09/08 20:09, 35F

09/08 20:11, 5年前 , 36F
程度反而不會比多量少餐多。較不容易讓多餘血糖轉成肝醣
09/08 20:11, 36F

09/08 20:11, 5年前 , 37F
或脂肪儲存
09/08 20:11, 37F

09/09 09:19, 5年前 , 38F
樓上可以附上文獻出處嗎?血糖波動幅度不大是因為都在高
09/09 09:19, 38F

09/09 09:22, 5年前 , 39F
少量多餐是增肌模式,藉由提高胰島素加強合成作用
09/09 09:22, 39F

09/09 09:24, 5年前 , 40F
少量多餐另一個問題是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會讓減脂更困難
09/09 09:24, 40F

09/09 12:11, 5年前 , 41F
NASM 教科書第17章 Nutrition
09/09 12:11, 41F

09/09 12:30, 5年前 , 42F

09/09 12:31, 5年前 , 43F

09/09 12:31, 5年前 , 44F

09/09 19:28, 5年前 , 45F
或許我才疏學淺,可否請tri大提供您的文獻參考呢
09/09 19:28, 45F
文章代碼(AID): #1RaDpa-e (FITNESS)
文章代碼(AID): #1RaDpa-e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