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 過去推測

看板Eng-Class作者 (UglyLoser)時間4年前 (2020/01/20 16:05), 編輯推噓2(2023)
留言25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課本上的句子: Many people might have died if there was a disaster. 疑問: 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if 子句不是要用過去完成式嗎:Many people might have died if there had been a disaster. 求教是我理解有問題還是課本有謬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04.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79507552.A.C7A.html

01/21 01:59, 4年前 , 1F
需要看完整內容才能確定(也許並不是"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
01/21 01:59, 1F

01/21 02:00, 4年前 , 2F
設")。將課本拍個照片貼上來吧,也附上出版社/書名(比如
01/21 02:00, 2F

01/21 02:00, 4年前 , 3F
是高中用的課本?還是補習班用的課本?這兩者有差)
01/21 02:00, 3F

01/21 02:50, 4年前 , 4F
爬文搜尋"假設"看一下我之前回板友的相關推文,應該可
01/21 02:50, 4F

01/21 02:50, 4年前 , 5F
以幫助你的理解,然後也可以參考charli大回覆你的文章
01/21 02:50, 5F

01/21 02:51, 4年前 , 6F
基本上我會把這句理解成"混和"假設條件
01/21 02:51, 6F

01/22 22:12, 4年前 , 7F
特別想回應一下cuylerLin大在這個討論中的推文,雖然大致上
01/22 22:12, 7F

01/22 22:12, 4年前 , 8F
認同混合不同時態的假設語氣的觀點,但是怎樣我都覺得「如
01/22 22:12, 8F

01/22 22:12, 4年前 , 9F
果現在有災難的話,許多人"早就"死了」這句話不甚合邏輯啊
01/22 22:12, 9F

01/22 22:12, 4年前 , 10F
,至少腦中跳不出一個情境讓這句話合理..
01/22 22:12, 10F

01/28 21:31, 4年前 , 11F
假設語氣對我而言是很"主觀的"文法規則,基本上不涵蓋
01/28 21:31, 11F

01/28 21:32, 4年前 , 12F
混和的條件假設就只有4或5種而已,而通常寫作上(合乎文
01/28 21:32, 12F

01/28 21:32, 4年前 , 13F
法的寫作,而不是版上之前類似問題出現的時候,很多人
01/28 21:32, 13F

01/28 21:33, 4年前 , 14F
說的口語上懂意思就好的不嚴謹文法)要寫混合條件的時候
01/28 21:33, 14F

01/28 21:34, 4年前 , 15F
你的時間訊號(signal)一定要很清楚,要不然剩下的就是
01/28 21:34, 15F

01/28 21:34, 4年前 , 16F
讀者會開始腦補你真正的假設意思。回到你的問題,設想
01/28 21:34, 16F

01/28 21:34, 4年前 , 17F
A跟B在說話,A一直強調大災難已經發生了(而且說了很久)
01/28 21:34, 17F

01/28 21:35, 4年前 , 18F
但B覺得A的話沒有道理,人類還是正常生活,A就可以說這
01/28 21:35, 18F

01/28 21:36, 4年前 , 19F
句話:如果(現在)有災難的話,許多人(過去)早就死了。
01/28 21:36, 19F

01/28 21:36, 4年前 , 20F
A腦中所想的是,那些人都活到今天了,現在怎麼會有災難
01/28 21:36, 20F

01/28 21:37, 4年前 , 21F
呢? 我們中文也有類似的邏輯:如果他是好人的話,他就
01/28 21:37, 21F

01/28 21:37, 4年前 , 22F
不會偷你的錢包了。我們在說這句中文的時候,第一句話
01/28 21:37, 22F

01/28 21:38, 4年前 , 23F
腦中想的是他"現在"不是個好人,第二句話是他"過去"確
01/28 21:38, 23F

01/28 21:38, 4年前 , 24F
實偷了你的錢包。
01/28 21:38, 24F

01/28 21:39, 4年前 , 25F
上面打錯了,應該是"B就可以說",而非"A就可以說"
01/28 21:39, 25F
文章代碼(AID): #1U9LzWnw (Eng-Clas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9LzWnw (Eng-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