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科學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3年前 (2011/04/19 22:28), 編輯推噓4(4013)
留言1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kevinjl (無神論者-無神得自由)》之銘言: : ※ 引述《h90257 (替天行道)》之銘言: : : 我也認為教育本身就不是一種科學 我認知的科學是可以很精準的詮釋和呈現物質或現象 : : 但教育學實際上不太可能做到這點 所以教育常使用"理論"而非法則之類稱之 : : 理論的產生可能就是學者對現象觀察或甚至只是用想的 然後提出來(例如科層理論) : : 它的用途只是對現象提供一些詮釋角度 讓教育工作者能對教育現象有更多想像和認識 那先於科學之前的哲學和數學呢? 胡說八道,不可信??? : : 畢竟要解決教育問題 就要先認識教育問題 而理論是認識問題很好的工具 : : 至於教育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經驗、嘗試和分享 這需要花時間磨練  : : 不論是老師 行政或學者都是在針對教育問題 根據不同理論 擬定可能的解決辦法  : : 能在現實限制下有效解決問題 就算是專業表現 跟科不科學無關 :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78年), : 科學被解釋為: : 1.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哲學 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 人文學科 哲學 人文思想的東西最怕是被固定的方法論給侷限,而不懂的反思這方法論 人文學科,不同的學派對待自然科學的看法就不同 像是現象學就否認自然科學的客觀性 後現代認為科學會讓思想死亡 英美分析拿科學成果當研究工具之一 社會科學是拿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現象, 人文學科處理的是更核心思想的問題 沒有自然科學沒關係,但是沒有人文思想呢? 那麼就沒辦法支撐整個社會結構 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結構的崩毀,個人無法安穩的生存 ps: 無論是哪一套制度,都需要有思想精神在底下才能讓制度呈現 要不然,誰會服這制度? 只靠暴力也不可能,沒人會聽從命令 自然科學拿著一套既有方法論研究自然事物之間的關係 教育呢? 一般是放在社會科學裡面,基礎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學習社會化, 知識的傳授反而是其次 就好比英國,把教育放在社會學下面 但教育就沒有人文的東西嗎? 還是有吧,我很好奇拿固定的方法論怎麼教不認同或反對 這套東西的東西? : 2.合乎科學(精神、方法等)的。 : 先誤解科學,然後說別人不科學,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英文的science,在拉丁文是scientia scientia泛指學習,求知,知識 中世紀的神學又叫做scientia 在德文又叫做wissenschaft,包含一切有系統的知識,舉凡哲學,歷史,文獻學 單就英文的science,只有指自然科學 在英文的脈絡下,要表達一切有系統的知識非要用 social science ( 社會科學) ,humanistic science (人文科學 ),等等... 單就science指的是自然科學 順便補一下David Lindberg給的八種定義好了 1.科學是人們控制自然環境的行為模式,結合工藝和技術 2.科學和技術不同,科學是理論的知識系統 3.科學有獨特的敘述形式,數學化,定律敘述 4.有人認為應該從方法論上著手 5.科學的知識是暫時的,他建立於證據上,証成知識的方式 6.在很多情況下,科學是根據他的內容,而不是方法論 7.任何嚴格精確或客觀程序或信念,都可以是科學 8.科學或科學的通常被拿來讚美 某個否証主義的學者: 1.數學化,2.可驗證,3.可否証,4.可重複 假設社會學根據David Lindberg的3和5和4宣稱他是科學的, 那其他有系統的學問都可以是科學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62.248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22.121.162.248 (04/19 22:36)

04/19 22:58, , 1F
教育學的基礎理論是建構在四個領域 哲學史學社會學心理學
04/19 22:58, 1F

04/19 22:59, , 2F
行政 課程 教學則是從四個基本發展上去
04/19 22:59, 2F

04/19 23:02, , 3F
上述是台灣的教育學的基本狀態
04/19 23:02, 3F

04/19 23:05, , 4F
就研究方法來說 主要可以分成質性和量化研究
04/19 23:05, 4F

04/19 23:09, , 5F
如果照Lindberg的分類 那教育是可以算是科學 因為它的確是
04/19 23:09, 5F

04/19 23:10, , 6F
門有系統地建構及發展知識的學門
04/19 23:10, 6F

04/19 23:25, , 7F
質性和量化是社會學的方法論吧
04/19 23:25, 7F

04/20 00:51, , 8F
教育也談這個 畢竟教育的基礎之一是社會學
04/20 00:51, 8F

04/20 00:55, , 9F
不過質量化跟科學否倒也沒有直接關係
04/20 00:55, 9F

04/20 05:19, , 10F
量化一直宣稱他是科學的,很多看不起做質性人文的東西
04/20 05:19, 10F

04/20 13:28, , 11F
看不起只是意氣用事 文人相輕 質化也可以很科學
04/20 13:28, 11F

04/20 13:28, , 12F
量化也可以只是用一堆數字搞數字遊戲
04/20 13:28, 12F

04/20 23:33, , 13F
重要的還是蒐集資料的方法與工具如何調適
04/20 23:33, 13F

04/20 23:33, , 14F
不然輛話也可能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04/20 23:33, 14F

04/20 23:37, , 15F
量化
04/20 23:37, 15F

04/21 13:30, , 16F
以美國為例 美國聯邦政府只承認量化中實驗或準實驗研究
04/21 13:30, 16F

04/21 13:31, , 17F
所以你要跟聯邦申請經費 就只能做這方面的取徑
04/21 13:31, 17F
文章代碼(AID): #1DhPmZLC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12
24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12
24
文章代碼(AID): #1DhPmZLC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