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解析社會對人本的反動(二)

看板Education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2/12 15: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3 (看更多)
: 我直接想到很實際的問題,人本作為一個民間非利益團體, : 有什麼公權力可以請各地區教師代表犧牲假日出來溝通,使 : 得一個民間座談會、協調會具有公信力的形式,進而宣稱自 : 己代表全國的共識,卻又不必透過法律和政策的推行? : 台灣的公務人員,對於沒有車馬費、紀念品或時數扣抵卻又 : 要負責的會議,出席意願可是非常低的。 這是人性 跟是不是公務人員無關 每個人要承擔的東西不一樣 不管是誰都是人 別以為公務員或老師就必須是聖人 但是職責內的工作本來就該做好這我同意 不管哪個職業都一樣 不過教師也是有家庭小孩要養 犧牲假日什麼說起來很簡單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拋棄很多比職業更重的責任 : : 另外 為什麼我會質疑人本無意和老師溝通 : : 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在常常會提出一些對於教師不友善的論述 : : 例如:教師專業待提升 批判師資培育機構等言論 : : 當然 對於不認真 不專業的老師而言是事實陳述 : : 但對於認真授課的教師來說 這種言論是傷害很大的 : 這很牽強,人本有認為「所有教師都專業不足」嗎?認真專 : 業的教師為什麼要自己對號入座而受到傷害? 人本的確沒這樣認為 我覺得過份極端的解釋教師或是人本端的說法對於問題無益 我想媒體在報導相關事件的用詞上可能才是主因 : : 另一個原因在於他們對於教師專業的認知缺乏對實務的認識 : 你怎麼知道?因為人本不是教師,所以必然不知教師疾苦? 這麼解釋或許過大 不過一定程度反映出現實 必須對家長負責的是老師不是人本 而且人本的作法偏向於個案的處理 沒有相對於學校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不過我覺得不管是人本還是教師 能夠多對於彼此所楚的環境跟壓力有所了解會更好 但是人本的確不需要承受什麼壓力就是了.... : : 原文說改革是聚焦在學生 以學生為主要對象 : : 我的意見是認為 教育改革 教師一定要成為主要參與者 才能成功 : 是阿,因為若教師沒安撫好,就會想扯後腿,是這個意思吧 扯後腿是你說的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 老師扯學生後腿幹麻? 討論就討論 別老是用一些自以為的過度延伸攻擊詞語 老師跟學生也是人 對老師或許也可以人本一點 : 話說回來,主要對象和主要參與者,這兩個概念沒有衝突耶 這我同意 其實我觀察到的教育現場 人本理念的確已經發生一些影響 大部分老師們並沒有如你所說的扯後腿 現實中的學校教育已經早就融入了 可施行的人本教育思想 例如認輔 攜手計畫等等 : : 都要 : : 我想應該是沒有 否則不會引起教師們這麼大的反彈 : : 問題就在於人本帶動的一連串改革 到最後都是用強迫的方式讓老師接受 : 也許你可以告訴我,你對非強迫的定義,讓我們來檢視看看 : 民主法治社會對你而言有沒有可能是不強迫的。 : 很有可能這強迫是你自己下定義的。 其實的確沒什麼強迫 我想主要還是人本與教師間有一種競合關係 但是人本與教師間所需負擔的義務卻又不對等 比如說人本可以罵學校不常態編班 但是學校不能回罵人本不了解現實 結果導致變成學校必須承受人本與家長的雙重壓力 導致裡外不是人 但是通常學校必須選擇家長 因為學校對家長負責不是人本 或許就結果論來講是扯人本後腿就是了..XD : : 沒有精確定義好 是我的疏失 我的意思是 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錯的 : : 就我觀察人本的理想就是希望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環境 : : 打造快樂學習環境 反對強制性的教育手段 : : 這樣的理念 不就否定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 是,否定了。但這樣犯了什麼整體主義的毛病? 希望在討論的時候別主義來主義去的 每種教育方法都有他的價值在 單純去否定某種教育方法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教育的對象是人 人有百百種 本來就必須依照對象去做權變 就像少年監獄也是一種教育 不過沒有人規定少年監獄不能體罰..XD 討論可以 但是別忘了我們在討論教育 不是在玩文革 要把對手批鬥到死來彰顯自己的思想正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118.132.16
文章代碼(AID): #1BTGVFVG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TGVFVG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