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國中偏差生 擬規定家長自教

看板Education作者 (加賀城太郎)時間17年前 (2006/10/22 06:2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是不是太晚發文讓你語無倫次了? (我先保留現今學校對於行為偏差學生的輔導有否結合外部資源不討論!) 你想參照巡迴制,那實施期間難道就不是學生的學習時間? 若不是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相信會為這事奔波辛苦的只有學校人員! 說是責任很大一部份是不適任父母,但負責的永遠是學校!那是搔不著癢處的! 你提這些跟學生在家不在家何干?中規中矩的輔導方式寫一次有何困難? 話題扯遠,原本的問題應該是: 行為嚴重偏差的學生由父母帶回兩週 依照現行友善校園的規劃,輔導行為偏差學生本來就要結合社會資源 (也就是過去的教訓輔三合一,但我相信你還是只能聯想到食物) 並不限定於特殊教育類別,換言之,學校無法處理的只剩下兩種 其一,需要治療 其二,需要諮商 這兩樣都需要合格專業人士 會被要求由家長帶回管教的,雖不中、亦不遠矣 再來就是教育基本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北市既然能說出兩週這樣長的時間 (學習權是否被侵犯,也不是想當然爾這麼簡單) 想必有一完善的配套措施,能達成在家教育的目的,否則勢必超過三天 沒有準則會被定出來砸自己的腳! 今天一個學生的行為偏差常常是家庭教育的功能不彰導致 當然不是說學校教育沒有責任!但是最起碼先讓家庭成為能夠社會化一個人的地方 學生行為問題癥結若出在學校,不能解決的實在不多 若出在家庭,學校再怎麼努力都是白搭! 如果北市的配套能做到教育學生又教育家長!那相信是贏了我一票! (你倒是未卜先知,肯定學生是兩週閒閒沒事幹這樣?) 而不是硬將行為偏差的學生留置在校影響他人上課,學校運作 這更沒有教育價值! 我覺得最奇怪的是配套未出,你又如何斷定這事個眼不見為淨的作法 難道學生帶回兩週後就不再回到學校了嗎?怪哉怪哉! 我相信學校如果還有能做的努力是不會做這種傷敵一千自損七百的事 若學生能夠矯正其行為,藉著班級經營或是價值澄清等等方式標籤化又如何? 家庭跟著人一輩子可不會像班級兩年編一次! ※ 引述《senza (逆髮)》之銘言: : 我用回文的,應該有其他朋友想聽聽。 : → senza:我就饒了你吧。既然你知道我並不是這樣想。 61.62.3.21 10/22 00:14 好笑了!打著反對體罰跟保障學習權的大旗就可以先自High再論理? 你說強制家長陪同學生到校接受輔導,責任主體還是在學校! 學校如果要求家長帶回學生,其實能給學生的幫助已經不多 是變成協助者幫助家長學生尋求諮商輔導管道,把責任攬在身上幹嘛? 你所認為的是該負責任的不去負責,一昧讓家長去接受服務 家長只會認為接受這個幫助是為了子女,不是為了自己! 很多輔導的瓶頸都在這裡! 遇到這種情形的老師太多!隨便找都有! 對這樣的學生更急需需學習的事知識以外的東西,所以才責承家長! 再者!至於體罰的部分,更簡單! 你說打人必定是體罰!那更是廢話中的廢話! 今天教師就算不將懲戒加諸於身體,一樣還有其他無限上綱的理由 可以將各種管教方式升級到體罰的層次,譬如特別座是不是標籤化 學生心裡會不會有陰影? 關與體罰的研究會告訴你加諸於心的也算是體罰的一種 教師能不能知道他現在採用的方式日後會不會發生問題? 你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那自便!不需要用他人的生活來賭! : → senza:那麼討論的應該是方式的問題。 61.62.3.21 10/22 00:15 : → senza:為什麼我覺得家長應該到校?是因為那裡是他 61.62.3.21 10/22 00:15 : → senza:們孩子學習的環境。context是非常重要的。 61.62.3.21 10/22 00:15 養成學生行為基模的場所並不在學校! 拔草不拔根你拔它做什麼? 在校表現的行為是因應環境而生,去探討淺層的東西幹嘛? : → KAGAJYOTARO:這還姑且不論這個命題是真是偽 61.216.26.222 10/22 00:14 : → senza:這個概念已經是普世價值。 61.62.3.21 10/22 00:15 : → senza:即使在國際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醫療的概念裡, 61.62.3.21 10/22 00:15 : → KAGAJYOTARO:不必在口舌上佔便宜!道理是談論出來ꨠ 61.216.26.222 10/22 00:15 : → senza:都把情境當成非常重要的因素。 61.62.3.21 10/22 00:15 : → KAGAJYOTARO:的! 61.216.26.222 10/22 00:16 : → senza:再者,行為偏差學生的問題根源非常複雜, 61.62.3.21 10/22 00:16 : → senza:其中很大一部份是不適任父母。少部分是老師 61.62.3.21 10/22 00:16 : → senza:有第三者的介入,在學校做團體治療與溝通。 61.62.3.21 10/22 00:16 : → senza:以及搞清楚學生在校的問題,才可以真正處理 61.62.3.21 10/22 00:16 : → KAGAJYOTARO:好!既然你提到脈絡,留在學校整個背될 61.216.26.222 10/22 00:16 : → senza:學生在校的行為問題。 61.62.3.21 10/22 00:17 : → senza:在學校的問題,在家是不見得看得到的。 61.62.3.21 10/22 00:17 : → senza:這是我論點之一。未能補全很遺憾。 61.62.3.21 10/22 00:17 : → senza:其他還有許多,我會投教育期刊。 61.62.3.21 10/22 00:17 : → KAGAJYOTARO:景有任何變化嗎?學校之所以不能有效묠 61.216.26.222 10/22 00:17 : → senza:若你有心,可以密切注意。不過那也等我要 61.62.3.21 10/22 00:17 : → senza:投上了才行。 61.62.3.21 10/22 00:17 : 學校的情境當然自始至終是一樣的,所以很有趣, : 「這個」學生為什麼在這個情境下沒有辦法發揮學生的功能? : 為什麼其他學生可以? : 這個不是在家可以看到的。 : 更何況,改變他們在家庭的狀況, : 並不代表學校的情況會改變。他回學校了以後呢?他要面對的壓力呢? : 而家長在家也不見得會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 : 所以我認為家長應該強制接受在校的共同輔導以及諮商。 : 他們要明瞭自己的孩子到底出了多大的問題,其實很多家長是渾渾噩噩的, : 他們看到的在家的孩子可能根本悶聲不吭或是根本沒有交集。 : 他們需要在學校知道學生在哪裡,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有什麼樣的行為。 : 他們也需要知道學生在校表現出來的優勢與劣勢能力, : 這些都需要有人去特別打開他們的心眼看看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掙扎或痛苦, : 這可不是老師轉知就可以的。 : 其實學生問題也不見得是老師可以理解的,因為老師要管那麼多學生, : 更何況他們也不是心理與社政相關專業人員,否則能解決早就解決了。 : 而學生與家長在校輔導,也不代表全部都是老師的責任, : 但是也不代表老師就完全沒有責任,所以老師也要接受相關協助, : 增強知能,以及瞭解學生問題。 : 我認為應該以這個情境讓其他專業人員介入與找出問題。 : 其他縣市我不敢保證,但是台北市的資源是夠的, : 這樣短期焦點處理的team絕對生得出來,不是不可能。 : 當然,這個team自然不是學校本來的那些成員,外援是必要的, : 如巡迴輔導的團隊。這個部分在特教已經行之有年。 : 台北縣目前也已經將心理師納入專業團隊中。行為問題自然也可以參照辦理, : 只是需要更嚴謹的過濾輔導人選。 : 所以跟你所謂的「人都一樣哪會有什麼用」,你說的這句是廢言, : 新措施當然會有新人力,而且也應該有新人力。 : 否則用你的邏輯,我也可以說在家那兩個禮拜家人還不是都已經看到爛了, : 若學生的問題根源來自於家庭,那麼又怎麼會有用? : 講得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 我的概念就是:學生的問題在學校浮現,就該在學校解決。 : 而且很現實的一點:在學校真的比較可能管得到,比較可能讓輔導成果呈現。 : 在家是另外的部分,那是社政應該要額外介入的, : 不可以把應該在學校解決掉的事情丟回家中。 : 其實各界社工對於行為偏差學生一直都有在幫助,只是資源不夠豐富, : 這是本來就已經有的服務。 : 所以教育局此舉是拿一個本來就有的東西,說的很冠冕堂皇, : 一副只要強化這個部分就可以解決問題似地。 : 我就直說了:了無新意,根本是屁。 : 而且台北市一向有標竿作用,先不要說台北市可能都不見得做得如此精細, : 到最後造成踢皮球問題,眼不見為淨(嘿嘿,以過去的壞記錄看來極度有可能) : 其他偏遠地方若是資源不夠,卻又群起效尤, : 誰知道學校會不會就把學生理直氣壯的丟回家長去輔導? : 或是學生就這樣休息兩禮拜就不見人? : 還有,同儕也是很重要的支持力量。家庭沒有辦法給予這個部分, : 但是請記住:兒童以及青少年時期,同儕關係相當重要, : 在發展心理學上來說,甚而會影響他們的人格與一生。 : 所以在學校的輔導,其實同儕的團體部分也是應該考量的。 : 他們回學校後,若不受接納,他們的心性未定, : 甚至可能反彈更大,自暴自棄,這不是回家兩個禮拜在家輔導就可以解決的。 : 另外,在學校的情境中,學生的教育與學習,對於正規課程的特殊需求安排, : 也需要專家調整。畢竟大部分行為偏差學生都不是什麼前三名的學生, : 他們的學習進度需要調整,甚至需要與資源班合作。這個部分家中做不到。 : 這個部分我就不談了,但是我想老師應該都很能理解才是。 : 以上是我的一部份想法,而且很少,也不完整,我沒有心力作完整論述。 : 現在已經太晚,其他幾個論點就日後有緣再說。 : 希望你不要又來找漏洞鑽,若你再度扭曲我的用意我會很難過的。 : 另外,建議大家看一套漫畫,家栽之人。非常淺顯易懂, : 雖然那是看來非主流的書籍,有可能還會招致不屑~XD : 但是有許多關於偏差學生的故事。 : 我不能說他們犯錯就不是錯,他們犯罪就不用接受懲罰, : 但是我們是否可以趁他們還在學校,還是學生,還有可能有救的時候, : 以教育界結合其他專業的資源, : 給他們一點機會?給家長一點機會?給老師一點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6.222

10/22 09:20, , 1F
偏差生父母強制接受兩個禮拜親職教育....
10/22 09:20, 1F
※ 編輯: KAGAJYOTARO 來自: 59.115.72.13 (10/22 21:07)

10/29 21:25, , 2F
跟那個自以為是的三八廢話很累吧
10/29 21:25, 2F
文章代碼(AID): #15Efujvb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Efujvb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