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大學用書應該中文化

看板Education作者 (jjdsfls)時間18年前 (2006/08/27 22: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32 (看更多)
: 標題: 大學用書應該中文化 : 時間: Sat Aug 26 21:40:39 2006 : 大學教科書英文化才是台灣研發總競爭力不如人的主因 : 我國的大學體制與美國的差不多, : 我國各科系的畢業學分也跟美國幾乎一樣, : 我國的大學生四年畢業,美國也是, : 我國每一學期修的學分數,修的科數、修的課程內容也跟美國差不多, : 請注意,一定要注意, : 我們採用的教科書竟然也跟美國差不多,幾乎每科都是英文教科書! : 我們採用的教科書竟然也跟美國差不多,幾乎每科都是英文教科書! : 可是他們是美國,是英語語系的國家啊! : 他們從出生之後的聽說讀寫都是英文啊,連做夢時也是用英文!不是嗎? : 他們對英文的聽說讀寫跟在喝水一樣容易啊,不是嗎? : 而我們是台灣,是中文語系的國家啊! : 我們連上英文課時都必須時常使用中文啊,不是嗎? : 更何況大家都知道,中文與英文又是水火不容,兩個天敵的語言啊, : 我們又是一個學習英文環境很不好的國家啊!不是嗎? : 因此,如果美國大學生唸大學有一點點累的感覺, : 那麼我們的大學生不是累得跟狗一樣了嗎? : 我們的大學生不是像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每天過著地獄式的生活了嗎? : 更何況每學期最少要唸7、8本厚厚的新的英文教科書, : 想唸得精通其實是不可能的!不是嗎?不是這樣嗎? : 請您想一想,在中文系統國家中,為什麼一定要用英文教科書?合理? : 誰規定大學用書一定要英文書籍的呢?是孔子當時的遺言? : 還是老子無為論之後的希望? : 還是秦始皇焚書,只留下英文教科書不燒? : 還是除了軍購之外,我們也跟美國秘密簽訂了百年書購密約? : 是什麼環境導致一定要用英文教科書的? : 怎麼會這樣呢??? : 日本和德國都很強盛吧,日本的大學很不錯吧,德國的大學很不錯吧, : 可是日本和德國的大學用書幾乎都是使用本國語文! : 為何日本可以,為何德國可以,我們的大學用書就不能中文化呢? : 我認為在台灣長大的學生絕大部分英文都不太好, : 因此,若大學各科系絕大部分科目採用英文教科書, : 學生恐怕英文程度進步不了多少,還必須賠上專業知識無法學好的惡果。 : 尤其理工科系的課程是以較難學習, : 以及較花費時間的數學,物理和化學原理、應用為主, : 並結合設計和實作的科系。 : 理工科系的學生必須仔細思考、弄清楚很多深奧的觀念, : 更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做計算推導和實作的工作。 : 因此理工科系學生四年所學的課程, : 就算每科都採用中文書籍,想要學精學好,也必須很努力才辦得到。 : 說實在的,若絕大部分科目又採用英文書籍當教科書, : 除非他的英文很好,不然在閱讀速度上最少要減半, : 理解程度又受到很大影響之下,我想大多數學生恐怕難以學精學好吧! : 因此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理工科系畢業生,唸起來非常痛苦 : 又沒辦法把所學課程學得很透徹的主因。 : 英文在台灣社會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其實是很低的。 : 同學們在學校裡聊天或嬉笑怒罵時使用的是國台語, : 回家後與親朋好友聊天時一樣是使用國台語, : 學生收看的電視新聞報導、連續劇或綜藝節目仍然是使用國台語, : 收音機也沒有例外一樣是使用國台語播放, : 英文只有在英文課才真正用上…不是這樣嗎? : 因此絕大部分在台灣長大的學生,從出生到唸大學為止, : 國家提供給我們的是完完全全的中文環境,這種環境長大的學生, : 英文當然不會太好,英文書籍讀起來當然很慢,內容當然難以完全理解! : 因此我認為長期以來台灣學生英文程度不好, : 是台灣社會提供不利於學習英文之大環境所造成, : 並非大家怠惰所致。 : 雖然數理化教科書所使用的英文較簡易, : 但是畢竟還是英文啊,加上英文程度也不是短期努力就可以變好, : 因此想要讓理工科系英文不好的學生,每學期讀通幾千頁的英文教科書, : 實在是有點折磨人啊。 : 在專業領域知識務必學好,英文也應學好,畢業後才較具競爭力之情況下, : 我認為大學科系各科目之目標應以讓學生學會該科目專業知識為最優先考量。 : 因此為了讓學生易讀易懂, : 我們應鼓勵老師盡量採用中文教科書(而不是現在的盡量用英文書), : 然後再提供一本英文參考書供同學參閱應該會比較好。 : 至於英文能力的培養, : 我主張大學四年中每位學生每學期都應必修英文,每學期一或二學分。 : 而四年必修英文課程的內容,應以各科系專業知識所需之英文為主, : 例如機械系就摘錄機械系各年級必修及選修課程中各科的英文書籍內容來講授。 : 對英文有興趣的同學自己再去選修通識的英文課。 : 我想如果能做這樣安排, : 大學各科系的同學唸起來就不會那麼累了, : 學生就再也不會因英文不好而妨礙專業知識的學習了, : 也可以利用英文課輔助學生盡快看懂該系的英文教科書。 : 誰規定唸大學就非得唸得很痛苦很累才唸得好的呢?您說是不是? : 環境變化很快,變化幅度也很大,像有機體的大學科系,為了學生好, : 該變的就應及時改變,才能讓有機體和環境有良好的互動, : 才能讓大學科系的畢業生收穫最多。 : 現在若不及時依循現在的條件做必要的調整, : 恐怕各科系學生的程度不易提升啊。 : 現在可以改變,以後更可以改變,不是嗎? : 現在的國小學生都開始在學習英文了,也許五年後或十年後,學生英文都很好了, : 那時候我們再把用書改回英文書籍。這樣才不會讓現在的學生在學習時太痛苦。 : 我們應一直保持像一個有機體一樣,自我調整,有能力做及時必要的改變。 : 改變吧,只要我們往對的方向變,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就會一直具備競爭力, : 國家一定持續成長茁壯! 一、就我所知,在理工方面,台灣現在好的中文書確實極少, 主要原因: 1.教授接計畫比寫書,不但省力又好賺太多太多了。 2.大學教育長期以來由留學歐美回來的主導, 而且各大學也都是由留學歐美回來的學者掌控, 這些留學回來的博士,英文都不是問題, 但他們故意忽視唸大學時K英文書的痛苦往事。 3.政治考量,怕大學用書中文化後,不小心會被中國統掉了。 二、如何讓台灣在一兩年內就有很多好的中文專業書籍出現? 1. 政府馬上成立翻譯部(或翻譯處,翻譯局...), 高薪聘請傑出翻譯人才。此部分好好參考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做法。 2. 國科會把寫一本大學專業用書也列為國科會主要計畫項目, 例如國科會計畫題目:撰寫『工學院大學部中文用書:熱傳學』, 而且可以提整合型計畫,例如5、6 位教授一起合寫一本書, 核准金額5百萬...等等的,版權又給提計畫者,我想一定很多教授會去寫! 或向教育部提寫書計畫,很容易准而且經費都是幾百萬, 版權又給提計畫者,怎會沒人寫? 3.把大陸好的簡體字大學用中文書(思想意識型態除外)改為繁體字, 其實大陸很多不錯的大學用的中文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65.109

08/28 03:19, , 1F
08/28 03:19, 1F
文章代碼(AID): #14yQV9Ll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yQV9L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