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人本學派

看板Education作者 (我愛大太陽)時間19年前 (2005/03/12 00:13),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25 (看更多)
在針對人本(或體罰)問題做討論之前 先對之前的版友或本人的立場做一些澄清與道歉 1.我無意諷刺或在此議題下進行人身攻擊 若有言語失當處 請多包涵 往後會努力改進 以較為適當的修辭進行討論 2.為了完整呈現我對體罰的看法 所以本篇文章雖是針對前一位版友所言進行回覆 但不逐字逐段討論 以期能更完整呈現我的想法 避免斷章取義或論述不清的部分 以下是幾點淺見 1.體罰的禁止與否 以我的觀點 我認為不應廢除 原因是以管教的角度觀之 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對於管教,我支持多元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達到使學生能學習良善的行為 的目的。然而,就因為管教的多元化,可採取各種方式,故針對其中一種下禁令若 其定義不清,很容易造成管教不易。 以前文而言,我列舉許多管教的方式,為避免陳述內容過長,我只舉了幾種較有爭 議的處罰方式,沒有爭議的獎勵方式便不再羅列。我在每一種處罰方式之後附加可 能引起的爭議,而前為版友也說明很難判斷是否為體罰,這便是癥結所在。任何一 種處罰方式,在沒有具體而明確的規範下,判定是否合法很容易因時、因地、因人 而異,而教師在管教的過程中很容易在這個模糊的地帶中因家長的不滿或媒體的挖 掘報導,使的良善的教導本意遭到曲解。 一位高層這麼說:你現在能想到的有創意的處罰方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合法的體罰 在無法可管,無理可依循的情形下,動輒得咎,草木皆兵,真正有教育愛敢管理的 教師反而處在最危險的地帶,也使的在教育界第一線的教師人人自危,深怕哪一次 就落入記過或免職的下場。反觀都不管的教師,不僅合法,而且安全,因為不會有不當 管教的問題,久而久之,一個惡性循環的風氣反倒是: 敢管的老師是笨蛋,不管的老師最平安 做的多,錯的多,這樣的環境下,會使教育環境劣質,而不是優質化。 我們口口聲聲希望教師專業,但是卻沒有給予教師應有的專業尊重。如果有,應該 可以接受一位教師絕對有其專業的能力判斷何時該用獎勵方式,何時該用處罰方式, 而哪一個孩子該用哪一種方式。在採取處罰方式時,以不傷害孩子,且能改變孩子 的前提下進行。而不是經常以媒體的角度,家長的角度等等這些非專業人士來判斷 一個教育者。以評斷教師而言,每個學校設有教評會、人評會等,這些就是聚集許 多第一線的教育者來評判哪位教師有失職應改進,哪些教師為績優教師足為楷模。 用意即是要保障孩子的教育權。然而,在眾多媒體報導,甚至於尚未釐清事件即加 以評論或處罰的事件下,讓許多有熱忱的教師退縮,因為沒有人知道在這把無法 標準化的尺之下,一位教師的適當管教,會被如何的曲解。 反反體罰,要的是給教師專業自主的管教權,信任你的教師。 2.人真的需要處罰嗎? 這便是我在前篇文章先問道的:你覺得人性是善還是惡? 不同的對人性的信仰方式,絕對會影響到你的管教方式。 普羅大眾能接受的看法是:有善也有惡,善的部分,我們應將之導引出,惡的部分, 我們要禁止之,改變之。 改變的方式很多種,諄諄善誘是一種,讓他體會到所作所為不足取而加以改變是一種。 改變需要時間,不是一夕之間,改變經常也不是永恆,我們常會看到再犯,三犯。從教 育的立場,我絕對贊成要給孩子機會,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和改過向善的機會,但是在 犯錯到悔悟之間,需要時間,在全班的人(或說全世界的人)尚未完全改過向善之前, 我們要保障守規矩的孩子,守規矩的人,所以我們需要刑罰來喝阻尚未改過的人犯錯, 也許他心中尚未改過,我們可以慢慢用各種方式輔導,但在此之前,不容許因為他的不 改過而危及其他同學的生命財產安全,或是受教權。所以處罰有喝阻的意義,他是用來 保障好人的,也是讓人遵循應往正道走的一種方式與途徑。賞,獎勵正確的行為,罰, 禁止錯誤的行為。 3.一些對教育者的誤解與憤怒 輿論沸沸湯湯,眾矢之的指向教育。不管是教改也好,教師的管教方式也好,我們越來 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一件好事,但也形成許多爭議。爭議之間,受害的是學生 、教師、甚至是全體國民。這是我的心痛。別的不說,就針對前版友所言,我所憤怒的 是許多人將"會體罰的老師"視為"只會用體罰,而不用心管教學生"的老師。我曾經訪問 一位校長,問他覺得校園中認真教育的教師有多少?他回答:大概有七成以上。這其中 ,不乏許多會體罰(廣義的體罰)的教師。他們以愛和耐心陪伴教育孩子,並以生命作為 奉獻。然而,曾幾何時,教育工作被視為"很好混很輕鬆的公職"、"領很多薪水,放很 多假、很多福利、浪費我們納稅人的錢,很涼的缺"。甚至於,社會有任何問題,孩子 有任何偏差,全部將責任歸咎於"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過於武斷的將責任推卸給教師 ,不但是無理,而且盲目,也無法解決問題的癥結。一個教師的教育熱忱,絕對不只有 從"會不會體罰"來判斷,而是要更多元的,也不應單由一個事件來看待一位教師的優劣 ,問題沒有釐清之前,請不要妄下斷語。 4.一些管教的實例 (1)一個孩子,屢次作弊,不但小考作弊,大考也作弊。由導師、輔導室、學務處人員 多次勸導,並交由輔導室孩子每次都在悔過書寫下一定改過向善,然而從一年級一 直到三年級,仍然經常因作弊依校規記過,且態度不佳。這一學期,孩子又因作弊 面臨期末操行成績不及格,他傳簡訊威脅老師,如果操行不及格揚言要給他好看。 (2)孩子在校聚眾抽煙,被記過處分。家長到校,威脅學校不得記小孩過,原因是煙是 家長允許抽的,而且導師沒說不能抽煙。若不能給予合理的交代,將告導師失職。 (3)孩子在外參加幫派,經常蹺課,作業上課情形均不佳,還有吸收班上同學加入幫派 的疑慮。導師好言相勸,並予以行為上的要求。孩子覺得煩,舉起手要打老師。 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他們都是認真的好老師,也經常是遭受傷害的老師,也許 有人能以更大的智慧與愛心來教育孩子,但前提是,請不要抹煞他們的付出與愛心。 大致回復如上,如果仍有不清楚或需要再加以說明的,我樂於在版上繼續回覆與討論。 還有,鼓勵一下看到這行字的版友,文章又臭又長,辛苦大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94.22

218.184.94.22 03/12, , 1F
恩 的確太長了...(我被威脅當鄉民 orz)
218.184.94.22 03/12, 1F

140.112.200.26 03/20, , 2F
體罰的問題,非『全有或全無』,而是「如何」
140.112.200.26 03/20, 2F

140.112.200.26 03/20, , 3F
去作的問題,一昧的選擇全有或無,過於偏頗
140.112.200.26 03/20, 3F
文章代碼(AID): #12CSEQWn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CSEQW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