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貨幣戰爭3》讀後感。

看板Economics作者 (伊達楓)時間13年前 (2011/04/05 21:42), 編輯推噓10(1000)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8886741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系列應該蠻多人看過吧? 最近他又推出了第三集,我看印刷時間應該是在一月出版的, 現在出現在台灣市場算是快了。 有時候我覺得這系列書也蠻難分類的,說它是“稗官野史”的話其實我也不反對, 只是宋鴻兵挾著他廣博的金融知識,寫起來似模似樣的,又讓人不得不相信。:P 例如,在第二集中他解釋希特勒怎麼崛起,如何解決經濟危機的篇章,也是我看 過眾多書中解釋的最清楚詳細的,所以當我知道第三集一推出,就忍不住追著看 了。 第三集有個副標題叫做“金融高邊疆”。 這是本書的主旋律。 宋鴻兵先生認為近現代國家,如果要維持獨立自主,就要能夠捍衛自己的邊疆, 陸、海、空之外,第四個就是以貨幣本位、中央銀行、金融網路、交易市場、 金融機構與清算中心共同構成的金融體系,確保貨幣對資源調動的效率與安全。 反之,作者以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為例,認為以銀本位為基礎的大清就是被英國掌 握了金融體系,所以之後不論任何的改革,都難以挽回。相反的,日本在明治維 新時,成功的死守了日元貨幣,控制了自主的發行權及拒絕外資滲透,才能翻身 變成亞洲霸主。 比起前兩集都在敘述歐美的貨幣金融,這一集顯然放在亞洲,從清朝、國民黨、 共產黨到日本,作者明列出其成敗優劣,為的只是表達一個更深層的概念--人民 幣不能被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穩固其“金融高邊疆”。 很明顯的,這本書是針對於美中之間的匯率戰爭所寫的,而且作者在書末幾章把 重心轉移到另外一個其所欲闡述的大膽預測:白銀身價將暴漲,成為重點資源。 讀完本書後,不管認不認同宋鴻兵在書中所說的,關於人民幣如何走出自己道路 的方法,或者是白銀的價值,但其論述的許多關於貨幣的概念,特別是針對於共 產黨當年如何在沒有金銀本位的情況下,利用“貨物本位”跟“盯緊物價水平” 成功的發行自己的貨幣,並擊敗了四零年代末、五零年代初導致國府敗走台灣的 原因之一的惡性通貨膨脹,種種的經過,都非常精彩,且值得令人深思,引以為 鑑。而且他在書中對於美元的種種指責,也並非全然無的放矢。 在這個通貨膨脹的年代,沒有金銀本位為基礎的貨幣世界裡面,你我手上的鈔票 價值其實很脆弱,當貨幣交換不到任何“勞動成果”時,它只是張廢紙罷了。筆 者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感同身受,否則在台灣的書店暢銷排行榜,財經類的書不會 總在前幾名。特別是最近關於貨幣匯率的主題似乎越來越多。 《貨幣戰爭》系列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很正統的書,它有它背後的一套思想跟目的 ,但撇開這些不談,其可讀性,娛樂性(?)跟作者為了讓讀者了解而說明的貨幣 知識,都是值得推薦的。 第三集的繁體版不知何時或者是否會出現在台灣市場(我相信一定會啦),但簡體 版在一些書店應該都找的到,關心在意這方面的朋友們可以買來看看,也許從中 也可以看透中國大眾最近在想什麼。 共勉之。 -- 那個阿斗一輩子啥都沒幹,全都靠老子留下的遺產吃穿, 在後宮幹泡當爽皇帝,活活累死諸葛亮,還會有人幫他翻案 變明君。 某國馬皇看報紙治國卻要被罵的狗血淋頭,真弄不懂現代人 的價值觀。 明君何價?聖主何價?矛盾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30.110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book 04/05 21:44

04/05 23:18, , 1F
這是一個不需要金本位的時代 金本位會製造更多問題
04/05 23:18, 1F

04/06 00:00, , 2F
覺得第二集的敘述有點亂 有時候跟貨銀的理論好像不太合
04/06 00:00, 2F

04/06 01:28, , 3F
聽某老師說過,有些教授覺得這本書有些地方是胡扯...XD
04/06 01:28, 3F

04/06 09:41, , 4F
財經版的達文西密碼
04/06 09:41, 4F

04/06 13:34, , 5F
第一集看得半信半疑,第二集只書店翻翻看不下去了
04/06 13:34, 5F

04/06 18:07, , 6F
我覺得這系列是佳作啊....小說類別的佳作
04/06 18:07, 6F

04/06 20:59, , 7F
羅斯才爾德家族是真的嗎?
04/06 20:59, 7F

04/07 16:56, , 8F
推 "財經版的達文西密碼" 認真就輸了
04/07 16:56, 8F

04/08 18:02, , 9F
羅斯財爾德確有其家族但錯失美國市場後已經式微
04/08 18:02, 9F

04/08 19:38, , 10F
在紅酒界很有名XD
04/08 19:38, 10F
文章代碼(AID): #1Dcnn4lv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Dcnn4lv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