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公共財概念一問

看板Economics作者 (ljta)時間14年前 (2010/01/24 13:10),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rabbit1111 (兔兔)》之銘言: : ※ 引述《ljta (ljta)》之銘言: : : 個人自學經濟不久,在研讀的過程有些疑問。 : : 由於公共財具有共享的特性,因此是由許多個別需求作垂直加總。 : : 亦為針對一產量 Q ,作所有個別價格的加總。 : : 這是一般對公共財的定義,但我有個問題: : 那並不是對公共財的定義,而是如何計算公共財的需求價格 : 公共財的定義一般是具有 : 1.非排他性 (無法阻止他人坐享其成) : 2.共享性(非敵對性) (增加消費或使用不會減少他人效用) : 3.不可分割性 : 4.受益對象無法事先確定 : 5.短期邊際成本=0 : 的特性 非常感謝這部份的修正。 : : 假設目前只有三個人(A, B, C) : : A 願意花 10 元買 3 張椅子 : : B 願意花 15 元買 3 張椅子 : : C 願意花 12 元買 3 張椅子 : : 則總需求為垂直加總,對於 3 張椅子的需求價格為 37 元。 : : 這不是很違反直觀嗎? 既然資源具有共享性, : : 為何是加總卻不是取最大值? 花15元買3張椅子大家用就好? : 如同J版友所言,37元是「需求價格」,是最高願意付的價格,並不等於實際成交的價格 : 至於為何不由B花15元買給大家共用 我的問題在這:「最高願意付的價格」。 若今天有1000人(每個人都願意花15元買3張椅子), 則這群人最高願意付 15000 買下這 3 張椅子?? 雖然最高願意付的價格並不一定等於實際成交的價格, 但將價格加總的作法造成與現實如此巨額的差距,則意義不大。 與一般私有財的水平加總來相比,在同一價格下所有人的需求量相加, 直觀上可以反映社會對於某商品的總需求量。 但同樣的概念用在公共財上卻感到相當地矛盾,造成同一產品對於某一數量, 若屬該社會的組成人數愈多,則此商品愈貴?? (問題就在將所有價格相加的部份) 我相信一定是我的觀念有問題,但卻不知自己錯在哪裡。 : 因為椅子的供給價格不見得是低於或等於15元,光B一個人願付的價格不見得能買到椅子 : (假設一次必需買3張椅子,不能拆開買) : 即使B需要,也買得起,他也不見得會買,因為若是公共財,買了別人都能搭便車 : 他不見得有這麼好心。就像每天都要等公車通勤的人一樣,拿把椅子放在公車亭, : 等公車時就有椅子坐,一把椅子也不見得多貴,可是因為椅子放在那裡,誰都能坐 : 即使是你放的,晚到了你也不見得坐的到,即使坐到了,你的公車來了也得起來 : 別人還是會去坐,不然難道你要一直顧著那把椅子嗎?還是隨身帶著?隨身帶著就不叫 : 公共財了。所以誰也不願意拿椅子出來給大家坐,都寧可站著等公車 : 只有政府或是好人才會買椅子給大家坐。 問題是,政府要花15000元買 3 張椅子給大家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5.239.183

01/24 15:20, , 1F
問題很簡單 你自己講了一個根本不是公共財的例子
01/24 15:20, 1F

01/24 15:21, , 2F
把椅子換成國防
01/24 15:21, 2F

01/24 18:28, , 3F
我想,問題應該不是在把椅子換成國防,而是該解釋成這 3 張椅
01/24 18:28, 3F

01/24 18:29, , 4F
子具有15000元的價值? 這裡的椅子我是想成公共建設的例子。
01/24 18:29, 4F

01/25 03:28, , 5F
你的問題就在財貨不是公共財 你才會有這些錯誤的敘述
01/25 03:28, 5F

01/25 10:32, , 6F
J大,財貨是不是公共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沒人規定椅子
01/25 10:32, 6F

01/25 11:04, , 7F
不能是公共財,你的椅子是私有財,車站的椅子是公共財
01/25 11:04, 7F

01/25 11:07, , 8F
圖書館的書是公共財,租書店跟書局的書是私有財
01/25 11:07, 8F
文章代碼(AID): #1BMzOluU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MzOluU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