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如何讓二戰末的台灣士紳堅決反對光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竹碳烏龍)時間5月前 (2024/01/01 22:47), 編輯推噓3(3014)
留言17則, 2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14/16 (看更多)
※ 引述《amanda815625 (櫻井麗子)》之銘言: : 因為這是不同時代的狀況 : 『有人說日本治台時期總督府沒有台灣籍高官 : 國民黨統治台灣時期至少後來有台灣籍高官 : 就說國民黨比日本時代好太多了』 反駁一 其實有敕任官一人杜聰明 奏任官九人 委任32人 如果含本土還有一位刺任官 : 但在1949~1975年間 中華民國部會首長級別以上的官員 : (比如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文武官員) : 非常少由本省人出任 : 極少數的像 連震東 甚至是已經把家族根基移民去中國大陸又再隨政府遷台 : 基本上也不代表台灣本地仕紳 這邊是錯誤的,首先他是說中華民國但是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包含大陸各省分 不代表來台之後就要立刻開除所有官員只用台灣籍 事實上是重用的,以那個要女裝出道的摩斯拉之前舉的例子官校台灣籍大約是 11% 後面升任將官的人數也是11%,按照這個比例其實是重用的 講白了資歷菜就不能怪高層為什麼沒有位置 而根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對臺籍行政人員之接收與安置"這份論文的資料, 幾乎留用所有台灣籍公務人員,僅在主要職位警察局長這種有替換 其他像是劉啟光、謝東閔,黃朝琴、王民寧等人都身兼要職 中文翻譯並不是沒有本省人出任,而是多數的本省人資歷並不足以擔任 別忘了在日據時期多數的台灣人都是擔任中間下階層公務員,你的講法就是 在罵台灣大學為什麼不讓一個工友擔任教授還有校長,原因僅僅是他是台灣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03.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704120440.A.A19.html

01/01 23:24, 5月前 , 1F
我什麼時候說過我要女裝出道...
01/01 23:24, 1F

01/01 23:25, 5月前 , 2F
豬公出道比較可能
01/01 23:25, 2F

01/01 23:25, 5月前 , 3F
我現實生活是體重破百的肥宅耶...
01/01 23:25, 3F

01/02 01:09, 5月前 , 4F
剛偶然看到,算間接相關?
01/02 01:09, 4F

01/02 01:09, 5月前 , 5F

01/02 09:53, 5月前 , 6F

01/02 10:57, 5月前 , 7F

01/02 11:02, 5月前 , 8F
書沒看過,不過說一下,如果我來寫同書名的書
01/02 11:02, 8F

01/02 11:02, 5月前 , 9F
第一個動作就是要講清楚,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
01/02 11:02, 9F

01/02 11:03, 5月前 , 10F
第二個動作要講清楚,這個主體意識要多少%人有才算數
01/02 11:03, 10F

01/02 11:04, 5月前 , 11F
總不能說只有一個人有,就要說成是時代風潮吧。
01/02 11:04, 11F

01/02 11:04, 5月前 , 12F
所謂台灣主體意識,如果定位成對同樣都是本島出身的人
01/02 11:04, 12F

01/02 11:05, 5月前 , 13F
有大家是"鄉親"的意識的話,則也不用等什麼二戰前後,
01/02 11:05, 13F

01/02 11:06, 5月前 , 14F
至少在1920年代就出現了。我上面提供的回憶錄的介紹
01/02 11:06, 14F

01/02 11:07, 5月前 , 15F
我直接摘句
01/02 11:07, 15F

01/02 11:08, 5月前 , 16F
民國十三年...東京的臺灣留學生發刊《臺灣青年》
01/02 11:08, 16F

01/02 11:09, 5月前 , 17F
北平的臺灣學生也... 發起發刊月刊《少年臺灣》
01/02 11:09, 17F
文章代碼(AID): #1baj1ueP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baj1ueP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