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龐統請逕襲成都真能使劉璋投降?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獲選者)時間5年前 (2018/09/19 11:31), 5年前編輯推噓11(11014)
留言25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assSunstein (Pm)》之銘言: : 龐統傳: :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 : 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 璋旣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旣 : 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杖彊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 : 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旣服將軍英名, : 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 : ==== : 最後劉備沒有選龐統的上計,花了三年攻克益州。這時曹操已經收拾好雍涼的叛軍了。 : 但龐統的立論基礎「璋旣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的成立可能性大嗎? : 除非劉備的突襲軍趁成都城門沒關一擁而進,否則兵馬衝來,守將瞭望時完全沒反應? : 突襲軍向成都急行軍進發沿途的關隘守將會完全沒反應(就算關隘會被攻陷,但沿途守將 : 完全沒有人向成都通風報信?) : 若是一旦成都城門關上。就是一般的攻城戰。 : 劉備的少量(其實就不是「大軍」)精兵短期內(意指軍糧耗盡前)能打得下成都嗎? : 劉璋闇弱是闇弱,會在城門關上,跟劉備的突襲軍或戰或對峙的期間就心理承受不住壓力 : 而選擇投降嗎?可能性似乎不高? : 當時成都城內仍有不少忠義之士在劉璋陣營(所以張松的影響力會被削弱,而且張松勸劉 : 璋請劉備入蜀支援,跟張松勸劉璋投降劉備,劉璋的接受程度也不太會一樣)劉璋也沒有 : 寵信某個投降派寵臣到一個極致如同鄧艾的突襲軍兵臨成都城下時(例如黃皓對劉禪的影 : 響力)。 : 如果劉備此突襲之舉沒有成功,那就麻煩了,一者突襲軍的軍糧耗盡就等著被反攻的蜀軍 : 宰;二者劉備分出突襲軍,本身留守的軍力就變弱,連大本營都會被拖累。 : 龐統的上計,跟魏延認為子午谷的突襲軍必然能短期內打下長安一樣,過份冒險而且若失 : 敗的話的後遺症太大了吧。 分兵奇襲是很常看到的一種做法,成功失敗的例子在歷史上都有。 銀英傳的第七次伊謝爾倫攻略戰也可以算是此一類型XD。 有些做法是正面留下小股兵力跟敵方對峙,主力奇襲,有些則是主力留下, 奇襲部隊則是少許精英而已。 你提的疑問都沒錯,但很多時候發動奇襲方就是正面打不下對手, 或是兩方征戰許久,無法得到決定性戰果,想要打破僵局。 如果己方實力佔壓倒性優勢,那就正攻推過去或直接包圍對方逼他投降啦。 劉備入川是孤軍,正面戰要拖很久而且會可能被截退路。 曹操官渡之戰是缺糧兵少的那方,正面要打退袁軍難度很高。 魏軍攻蜀則是與退守劍閣占有地利的姜維相持不下。 發動奇襲是風險比較高的,被奇襲的一方如果能沉著應付, 準確判斷攻方動態,損失就會少很多,甚至可能反過來集中主力把對方各個擊破。 但是奇襲一旦成功奪下敵方的城池,斷了對方的退路或燒光對方緇重, 對方會立刻士氣大跌、退兵、甚至直接總崩。 這果實太誘人。 三國吵最兇的幾個題目,其中一個就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你提的這些疑問幾乎都是反對派鄉民的質疑點。 官渡之戰如果袁軍主力救援烏巢而非攻曹軍大營,也許兵糧損失不嚴重, 那因為糧盡而退兵的就變成曹方。 第四次川中島會戰上杉識破奇襲,衝去攻擊兵力較少的武田本陣。 武田本陣差點總崩,還死了一堆重要將領。 歷史只能告訴我們結果。換另一種作法會更好還是更不好,誰知道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7.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37327905.A.6F0.html

09/19 12:08, 5年前 , 1F
第四次川中島經典
09/19 12:08, 1F

09/19 13:37, 5年前 , 2F
川中島有論點認為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09/19 13:37, 2F

09/19 13:42, 5年前 , 3F
那又要問謙信不知道的話沒事下山幹嘛?
09/19 13:42, 3F

09/19 14:04, 5年前 , 4F
撤退啊
09/19 14:04, 4F

09/19 15:00, 5年前 , 5F
撤退到武田陣前幹嘛? 島津嗎?
09/19 15:00, 5F

09/19 16:01, 5年前 , 6F
你可以去找那篇推論雙方的佈陣位置
09/19 16:01, 6F

09/19 16:12, 5年前 , 7F
戰國板有討論川中島的文章 目前認為是謙信發現炊煙變少
09/19 16:12, 7F

09/19 16:12, 5年前 , 8F
判斷要被偷襲 下山撤退途中撞到信玄本隊 混戰到武田分
09/19 16:12, 8F

09/19 16:13, 5年前 , 9F
隊趕到之後撤退
09/19 16:13, 9F

09/19 16:21, 5年前 , 10F
第四次川中島就是一團謎,最好不要拿來當例子
09/19 16:21, 10F
大部份人了解的第四次川中島會戰,就是來自甲陽軍鑑, 異說當然有,不過這樣就不能拿來舉例,鄉民真是嚴格。 反過來說,就算真的上杉落跑過程不小心撞到武田本陣, 還能打到人家本陣快總崩,諸位大將一一陣亡,連老弟都掛掉, 那不就表示分兵奇襲好危險。 別動隊再慢一點回來搞不好信玄的頭就會擺到謙信面前了。

09/19 17:17, 5年前 , 11F
關於曹操糧比袁紹少..其實個人認為剛好相反:"(袁)紹將南師
09/19 17:17, 11F

09/19 17:17, 5年前 , 12F
(指兵向曹營),沮授、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
09/19 17:17, 12F

09/19 17:17, 5年前 , 13F
庾無積...」"(後漢書);再參考《三國志任峻傳》:"數年中
09/19 17:17, 13F

09/19 17:18, 5年前 , 14F
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官渡之戰,太祖(指曹操)使峻典軍器糧
09/19 17:18, 14F

09/19 17:18, 5年前 , 15F
運。賊(指袁紹軍)數寇鈔絕糧道...賊不敢近..",依照原po的
09/19 17:18, 15F

09/19 17:18, 5年前 , 16F
思維模式,如果不是因為正面要打退曹軍的難度不低,袁軍又
09/19 17:18, 16F

09/19 17:18, 5年前 , 17F
何必去抄對手糧道呢@@
09/19 17:18, 17F

09/19 17:26, 5年前 , 18F
或者可以說,兩邊塵戰日久,糧食都告急,但相對於抄糧行動
09/19 17:26, 18F

09/19 17:26, 5年前 , 19F
失敗的袁方,曹方卻以成功作收(參考三國志荀攸傳),以致烏
09/19 17:26, 19F

09/19 17:26, 5年前 , 20F
巢被襲後,一發不可收拾
09/19 17:26, 20F

09/19 18:45, 5年前 , 21F
川中島當就沒輸沒贏吧..
09/19 18:45, 21F
的確,上杉沒吃到信濃,武田掛一堆重臣。 ※ 編輯: chosenone (218.173.17.162), 09/19/2018 21:05:02

09/20 02:05, 5年前 , 22F
其實是甲陽的記載太不合理 試想武田偷襲的路線可能超多
09/20 02:05, 22F

09/20 02:06, 5年前 , 23F
條 上杉怎麼知道要在那條路上等?
09/20 02:06, 23F

09/20 02:07, 5年前 , 24F
上杉怎麼知道他打的那隊的兵力比他少 萬一武田沒分兵 自
09/20 02:07, 24F

09/20 02:08, 5年前 , 25F
己下去迎敵不就剛好變豬頭
09/20 02:08, 25F
文章代碼(AID): #1ReSCXRm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ReSCXRm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