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怎樣打破階級複製?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Wise Xel)時間9年前 (2015/01/13 16:34), 編輯推噓6(6036)
留言4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39 (看更多)
※ 引述《imlevelone (Samuel)》之銘言: : 沒救了,最近有一本書,父酬者,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站在基因決定論一方 : 而這在學界不是特例,晚近的行為經濟學研究也作出類似的結論 : 父母是誰比被誰養大的重要的多 : 所以,既然你已經存在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吹沒加蓋論 : 等大家都游走,總有一天會輪到你出頭 我看到的例子﹐即使對於基因學的一些人而言﹐強烈認為基因對智力 有顯著影響﹐也不承認基因決定論 因為基因決定了智力的多個方面﹐而智力不是一個單純的因素﹐它是很多因素的 綜合﹐而且這些因素不能完全互相替代。一個基因智能控制一個方面 最重要的是﹐環境在變化﹐這個時代合適的基因﹐很可能過一代人﹐ 二十年後就是不適合的基因了 個性、某些方面的分析能力﹐受基因影響很大﹐但是我沒有這些基因 我可以換個方向啊。我當不了棋手﹐我當教師不可以嗎﹖ 當商人﹐可以當純理性的高科技﹐也可以做注重感受的服務業 實際上﹐現在也僅僅能說高智力父母更容易生高智力子女 但是最高1%智力的父母﹐生下的小孩﹐很可能在下一代中最高1%中佔得比例 並不大 我看到的實際例子也表明﹐教育等環境因素比基因強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99.30.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21138074.A.F5C.html

01/13 16:40, , 1F
我記得蘋橘裡面寫被領養的小孩小時候表現不如親生的
01/13 16:40, 1F

01/13 16:40, , 2F
但等到他漸漸長大,父母的教育資源及人脈資源,會讓他的薪
01/13 16:40, 2F

01/13 16:41, , 3F
資跟親生小孩差不多
01/13 16:41, 3F

01/13 17:34, , 4F
環境因素影響很大,雖是龍生龍鳳生鳳,但猩猩養大只能變泰
01/13 17:34, 4F

01/13 17:34, , 5F
山,不太會變愛因斯坦
01/13 17:34, 5F

01/13 19:34, , 6F
再聰明的女子,還不是會老爸眼中的混蛋蠢男騙走...
01/13 19:34, 6F

01/13 21:04, , 7F
人只要上溯十代,祖先就會破千人,基因並不是那麼絕對
01/13 21:04, 7F

01/13 21:06, , 8F
所謂同姓祖先在10代前不過就是1024人其中的一個而已
01/13 21:06, 8F

01/13 21:07, , 9F
但是階級複製往往是整個家族環境和裙帶關係構成
01/13 21:07, 9F

01/13 21:12, , 10F
品種 栽植方式 氣候 農藥肥料 土質 絕對不是單看品種就行
01/13 21:12, 10F

01/13 21:16, , 11F
現在民間所謂的智力不就是以 都會 中產 西方 觀點作標準
01/13 21:16, 11F

01/13 21:36, , 12F
總不能找兩群人交配,分出實驗對照組,多年後統計結果
01/13 21:36, 12F

01/13 21:37, , 13F
所以基因決定論也很難證實或否定,頂多是觀察而已
01/13 21:37, 13F

01/13 21:57, , 14F
毛新宇表示:說到這個基因啊...我想...就是說...這個...
01/13 21:57, 14F

01/13 22:01, , 15F
蘋果橘子經濟學裡不是這麼寫的
01/13 22:01, 15F

01/13 22:04, , 16F
他用的樣本是,父母因為年輕生下來養不起與後來經濟條
01/13 22:04, 16F

01/13 22:05, , 17F
見許可後生的子代,與養父母自己的子代比較
01/13 22:05, 17F

01/13 22:06, , 18F
得到被領養的小孩的表現與原生父母小孩的表現相近
01/13 22:06, 18F

01/13 22:08, , 19F
與養父母的小孩表現不同
01/13 22:08, 19F

01/13 22:09, , 20F
喔喔抱歉,他不是跟親生的比,是跟沒被領養的
01/13 22:09, 20F

01/13 22:16, , 21F
他其實不只做一個研究,你說的那個潛在的邏輯是這樣
01/13 22:16, 21F

01/13 22:18, , 22F
小孩生了卻留不住,代表原生父母的社經地位較低
01/13 22:18, 22F

01/13 22:19, , 23F
skytank,父酬者裡面有提到,一整個族群往上追的時候
01/13 22:19, 23F

01/13 22:19, , 24F
其實基因庫很可能只來自幾百個人
01/13 22:19, 24F

01/13 22:38, , 25F
但他有提到說小孩小時候課業成績相對較差...只是沒說是跟誰
01/13 22:38, 25F

01/13 22:39, , 26F
比的,假設就是那個階級的學校好了,那其實也可以視為跟親
01/13 22:39, 26F

01/13 22:40, , 27F
親生的做比較,所以的確是社經地位低所以遺傳因子較差
01/13 22:40, 27F

01/13 22:49, , 28F
智力高低比較?薪水高低比較?社經地位高低比較?
01/13 22:49, 28F

01/13 22:50, , 29F
到底實驗是用那個比較
01/13 22:50, 29F

01/13 22:52, , 30F
如果是智力 全部抓來作智力測驗不就得了
01/13 22:52, 30F

01/13 23:20, , 31F
領養小孩的學業成績差(與親生比較(?))
01/13 23:20, 31F

01/13 23:21, , 32F
大學與工作待遇(書中提到的)與原生家庭其他小孩相比較好
01/13 23:21, 32F

01/13 23:23, , 33F
那個應該不能算實驗,只是分析資料,所以沒辦法把資料庫裡
01/13 23:23, 33F

01/13 23:23, , 34F
的人成年後再抓回來做一次智力測驗
01/13 23:23, 34F

01/14 00:26, , 35F
我剛剛特地回去翻,Sacerdote的研究只說,被領養的表
01/14 00:26, 35F

01/14 00:30, , 36F
現好過原生家庭同等級但沒被領養的
01/14 00:30, 36F

01/14 00:32, , 37F
我看到的論文則是,被領養與原生家庭經濟穩定後的小孩
01/14 00:32, 37F

01/14 00:32, , 38F
表現差異不大
01/14 00:32, 38F

01/14 00:34, , 39F
我個人能想到的解釋以兩種
01/14 00:34, 39F

01/14 00:36, , 40F
1.這兩個小孩的生長條件差異不大,如前所述,能被留下
01/14 00:36, 40F

01/14 00:37, , 41F
表示家庭條件已經改善,或是
01/14 00:37, 41F

01/14 00:38, , 42F
2.願意把小孩送走比起硬養的是更有優勢的父母
01/14 00:38, 42F
文章代碼(AID): #1KjDYQzS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jDYQzS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