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假設太平洋戰爭一開始佔領夏威夷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Paragraph 11, confirm)時間14年前 (2010/01/31 11:58), 編輯推噓17(1708)
留言25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6 (看更多)
美國海軍在二戰開始時,使用的Mk.14魚雷是以可靠性其差無比著名的。 潛艇USS Tinosa(SS-283, Gato級)在1943/7/7在特魯克西方230海浬的位置, 發現由驅逐艦玉波護衛的特設運送艦第三圖南丸。 艇長Lawrence R. Daspit少校搶佔到良好的位置後, 在4000公尺的位置發射魚雷。 接下來他聽到兩發魚雷的命中聲音,不過兩發都沒爆。 Daspit決定換個方向從左舷發射兩發, 總算命中船尾並且引爆,並且將第三圖南丸的螺旋槳破壞使之喪失航行能力。 不過,因為第三圖南丸本來是捕鯨母船,噸位在兩萬噸上下, 所以也沒有立刻沉沒。 對付這種無法動彈的目標,理應是最簡單的事情。 Daspit接下來依照教範從左舷正橫方向、800公尺距離開始發射魚雷, 接下來的事情如同他的日誌內容... ==================================================================== 1009: 已小心接近目標,目標無沉沒跡象。發射1發魚雷,命中。 撞擊聲停止時,從潛望鏡觀測到大水花。無明顯效果。 目標已將側傾平衡,並且開始朝潛望鏡以機槍與1吋砲(25mm機槍?)還擊。 1011: 發射第8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1014: 發射第9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當潛望鏡伸出水面、以及魚雷發射時,目標均會對我艦以機槍開火。 1039: 發射第10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1048: 發射第11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魚雷準確命中目標左舷後方, 但是接下來朝右轉向、並且跳出水面高達100英呎(真的假的... = =), 我難以說服自己竟然會看到這種景象。 1050: 發射第12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1100: 發射第13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決定移動位置,從(目標的)另一邊發射魚雷。 1125: 看見驅逐艦從東方接近。 1131: 發射第14枚魚雷,命中。無明顯效果。 1132 1/2: 發射第15枚魚雷,調低深度,命中。無明顯效果。 驅逐艦距我艦1000碼。 決定將剩餘的一條魚雷帶回基地以供測試。 ======================================================================= 8/4當Tinosa回到珍珠港,Daspit少校馬上衝進太平洋潛艇司令部, 找司令官C. A. Lockwood少將抗議。 Lockwood後來寫下: "我聽到的是一連串對海軍軍備局(Bureau of Ordinance, 簡寫BUORD)、 Newport魚雷工廠(Torpedo station)與基地魚雷修護工廠的咒罵。 我沒辦法責備他,畢竟一萬九千噸的油輪是不會從樹上長出來的。 Dan(Daspit艇長)已經是暴怒到快要說不出話的狀態, 我雖然感到他經歷的故事難以置信,但是事實是無法否認的。" 在尼米茲本人的特別授權下,決定對夏威夷群島Mauai島上的斷崖進行射擊測試, 結果還是一樣沒爆。 將該魚雷回收檢查的結果,發現Mk.14魚雷用的Mk.6型信管有很大的問題-- 撞針引爆的機構強度不足,只要撞擊力過大就會失去效用,當然也就無法引爆。 正確一點來說,是撞擊的減速度過大時, 引信內藏的彈簧無法將撞針的速度提升到足以引爆炸藥的程度, 機構整個彎曲變型、卡死的也是大有人在... 只有在淺角度入射撞擊力較小的條件下,才有引爆的機會。 後來海軍用較輕的撞針(拿珍珠港事件時墜落的日本飛機機體熔解製造的)再來一次, 結果就很成功啦 XDDD 此外,還有磁氣引信不良,以及深度調整機構常常故障, 使魚雷從目標船底以下通過etc... 深度問題比較早被發現, 因為1941年在菲律賓執行任務的USS Sargo已經碰上13枚魚雷通通沒用的問題-- 該艦的艇長氣到直接在開放頻率上發信給總部質問這是什麼鳥魚雷。 1942年Lockwood下令使用重量與實彈相同的測試用魚雷, 在780m外以3公尺深度對一張網子發射, 結果魚雷命中時,全部都在8公尺深度... 而3公尺跟8公尺的差異多大呢? 8公尺的吃水深度大概是戰艦、航艦與大型商船的水準, 以及少數特例的輕巡洋艦(Brooklyn, Atlanta)與大型化的重巡洋艦。 而3公尺則是幾乎所有500噸以上的船艦水準。 至於磁氣引信的問題則是在1943年爆發, 1943/4/9,USS Tunny(SS-282)在800公尺的超近距離, 對隼鷹、飛鷹、大鷹三艘航艦發射全部10條魚雷, 結果雖然聽到7次爆炸聲,但是沒有一艘目標有減速的跡象-- 只有大鷹因為爆炸的餘波稍微受損而已。 事後收到的情報證實,這七次都是過早引爆的。 這時剛接潛艇部隊司令的Lockwood馬上下令停用磁氣引信, 但是在澳洲的西南太平洋潛艇部隊司令R. W. Christie少將則是下令一定要繼續用-- 原因: 此君本身就是當年負責開發"神奇"磁氣引信的相關人員。 拼命擁護磁氣引信(而且是至死不改),再加上他的各種怪異舉動-- 例如喜歡到岸邊幫剛回港的潛艇官兵頒發勳章, 以及對潛艇人員頒發麥克阿瑟轉交的陸軍用勳章, 引起Lockwood與Kinkaid的不滿。 (因為勳章是看破解日本電報判斷的証實戰果,一回來就頒發勳章會有情報外洩的疑慮) 結果當然是丟掉位子,由後任的James Fife少將接任。 回去以後還是一堆怪異的舉動,例如兩次找潛艇一同出擊等等... 後來他想接大西洋潛艇司令的位置,結果被後到的Fife"超車", 1949年以少將官階退役,1987年在夏威夷去世。 (Fife最後在1955年升上將退役,1975年過世。 題外話,1943年太平洋潛艇司令R. H. English少將因空難喪生時, Christie也想搶位子,結果是被Lockwood幹掉。) 好像扯太遠了,回到正題吧。 這些事件甚至已經嚴重到許多艇長很難在部下面前保持威信, 出現大量申請轉調到其他兵種的問題-- Lockwood少將要求海軍兵器局改善這個問題, 但是兵器局就是忽略+拒絕改善。 最後是海軍作戰部長Ernest King上將親自出動, 下令兵器局徹底調查魚雷相關的測試與設計資料,才開始徹底的改善。 其中,磁氣信管的問題早在大西洋之戰中,英國與德國海軍都碰上過了, 相關的訊息也有送到兵器局,但是根本沒人理會這件事-- 嚴格來說兵器局的態度已經可以說是瀆職了, 不過也沒有人真的因此受到處分。 另外還有陀螺儀角度有不穩定跡象,有時候魚雷發射後會畫一個大圓圈後, 回來找上發射艦--至少一艘潛艇確定是這樣被自己幹掉的。 Mk.15以後的魚雷都有加裝預防裝置,但Mk.14則沒辦法做這樣的改裝。 -- "提奧! 我的彈藥用完了, 我要用撞的解決這一架! 英靈殿再會了!" --1945/4在柏林上空, 德國空軍擊落敵機208架的飛行員Heinrich Ehrler少校, 駕駛Me-262噴射戰鬥機迎擊盟軍轟炸機, 決心與敵機同歸於盡時對僚機飛行員, 也是老友的Theodor Weissenberger少校(擊墜紀錄同為208架)留下的遺言. 次日Ehrler的遺體與飛機殘骸被發現, Weissenberger在戰後的1950年死於賽車意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209.149

01/31 12:08, , 1F
01/31 12:08, 1F

01/31 12:16, , 2F
兵器局是誰罩的阿 太誇張了吧 
01/31 12:16, 2F

01/31 12:56, , 3F
這兵器局是總統府直屬的吧XXD
01/31 12:56, 3F

01/31 12:57, , 4F
看了一下M4的例子也只能算還好...美軍的官僚体係也很嚴重
01/31 12:57, 4F

01/31 13:06, , 5F
像後來的松華特就很賭爛李高佛...
01/31 13:06, 5F

01/31 13:07, , 6F
松華特在回憶錄裡面抱怨"李高佛把價格弄很貴,功能沒比
01/31 13:07, 6F

01/31 13:08, , 7F
較強" 可是後來松華特最後來是被鬥倒w
01/31 13:08, 7F

01/31 13:08, , 8F
還是*
01/31 13:08, 8F

01/31 13:10, , 9F
印象里後來魚雷問題還勞動了愛因斯坦出馬的說
01/31 13:10, 9F

01/31 13:28, , 10F
推!
01/31 13:28, 10F

01/31 15:45, , 11F
哇賽XDD 如果我是軍官我也想請調了 這麼爛的魚雷
01/31 15:45, 11F

01/31 16:45, , 12F
普林:原來美國人比我還慘
01/31 16:45, 12F

01/31 16:47, , 13F
艦長:艦上的是魚雷還是水中玩具啊 (怒
01/31 16:47, 13F

01/31 18:19, , 14F
早期還缺貨咧--很多潛艇只能帶一半魚雷,剩下一半用水雷...
01/31 18:19, 14F

01/31 19:14, , 15F
各國兵器局都有一堆這種笑話......
01/31 19:14, 15F

01/31 19:28, , 16F
同樣的品質發生在賣給平民大眾的產品上,公司應該早完了吧
01/31 19:28, 16F

01/31 19:33, , 17F
樓上,微軟該怎麼解釋?
01/31 19:33, 17F

01/31 20:36, , 18F
啊啊,微軟是個好例子...我只想到最近頭又大的事
01/31 20:36, 18F

01/31 21:54, , 19F
兵器局的後台一定很硬...這樣都沒事
01/31 21:54, 19F

01/31 23:39, , 20F
獨佔又是賣方市場的狀況下,就算你賣SH?T也照賺不誤
01/31 23:39, 20F
實際上也算是美國人自找的: 1923年起,美國國會就限定Newport Torpedo Station(簡寫NTS) 是美國海軍的唯一魚雷供應廠,同時也兼開發、測試等各項工作。 但是: 到了1937年,儘管該廠已經進行三千名員工每天三班制的密集作業, 魚雷產量還是只有每天1.5條的水準。 (1942年全年內,潛艇用的魚雷產量也才不過兩千條....) 另外,由於戰間期的開發預算被美國國會砍掉,外加兵器局的疏於監督, 魚雷工廠也無法進行較多樣本數的測試。 1942年以後,幾乎全部的潛艇艇長都對手上的魚雷深感懷疑時, 前任的太平洋艦隊潛艇司令官Thomas Withers少將還是拒絕把現有的的Mk6信管停用。 因為魚雷工廠的產能不足。 他手下的人甚至還誇大擊沉船舶的噸位數, 好"修正"被平白耗掉的啞彈魚雷數量。 (因此,當時美軍宣稱擊沉的日本船噸位會週期性的灌水增加三分之一 = =) ※ 編輯: keins 來自: 220.136.134.19 (02/01 00:03)

02/01 00:20, , 21F
就算灌水1/3也沒有意義,因為從開戰到1942年10月為止,USN
02/01 00:20, 21F

02/01 00:22, , 22F
潛艇擊沉日本船舶的總噸位也僅有48萬噸,只占開戰時日本商
02/01 00:22, 22F

02/01 00:23, , 23F
船總噸位的7%左右。事實上,1942年下半年之前日本的商船總
02/01 00:23, 23F

02/01 00:23, , 24F
噸位還比開戰前略增......
02/01 00:23, 24F

02/01 18:04, , 25F
寫得很詳細
02/01 18:04, 25F
文章代碼(AID): #1BPF_ob-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BPF_ob-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