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秦始皇.....實在不知道要po哪裡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九黎)時間16年前 (2008/06/06 05:5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 引述《tonyian (豬仔)》之銘言: : 我剛看了半天實在不知道我的問題要po哪 : 我先說我問題好了 : 昨天我跟室友聊到秦始皇功績 : 然後A說還好有秦始皇 書同文 車同軌 bla bla bla..... : 然後B附和 說對阿 大家都要分裂了 : 然後這是我內心莫名的情緒突然湧起 假若按閣下之邏輯,那麼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之沒落, 豈非盎格魯薩克遜文字通行全球大多數地區使然哉? : 開始說啦... : 1.如果中國沒有統一說不定 就不會有漢朝開始讀尊儒術 : 繼而壓榨 一般老百姓 然後洗腦不知思考 創造一堆只會考試求名利 : 不懂得直言批判上位者 不敢推翻 皇上=中國的神這種隱藏思想 : 也不會讓鄭和下西洋中途告吹 說不定可以提早中國在世界史的霸業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 但他卻焚燒儒家詩書 漢初的中國也是用黃老治術治國而非儒術 所以說統一的中國跟獨尊儒術未必有直接關連 漢宣帝自己也說漢朝皇帝治國是霸王道雜之 儒術不過是幌子 就算是到了唐朝 也還有諫官 拾遺這種小官來直言刺激皇上本人呢 皇帝是否等同於中國的神呢? 我想未必吧 如果有 怎麼可能會有皇帝輪流做 明年到我家這種民間諺語呢? 鄭和下西洋告吹 說穿了就是拼命向外灑錢讓外國人說中國皇帝好棒 除此之外 下西洋該事對中國民生並無直接利益 所以才吹掉的 提早中國在世界史的霸業之事 閣下乃將泰西經驗質疑中國作為 此不然也 試問中國人為什麼要沒事遠征南洋各地? 泰西諸國又何以要不遠千里殖民通商之?文化與國情不同之故也。 : 2.如果中國沒統一書同文 這樣現在各省可能都用各自語言(可能都用漢字表記啦) : 這樣等同像歐洲 各自發展分支文化 然後說不定 可以撞擊出更大文化 : 我朋友說書同文 讓大家都可以用同樣字 看同樣書 : 可是..我不覺得有誰看的懂廣東漢字阿(沒特別學的話) : 而且這樣幹麻一定要統一 可以把當初強勢語言當成東方拉丁語就好阿 : 讓各諸侯國各自發展就ok阿 統一了文字 到現在還不是一樣開始分支了 閣下似有誤解 泰西各文化所承者乃羅馬思維 基督教文化 亦有通用文字 謂拉丁文 一根之下 分枝而生 中國統一文字 但沒有統一語言 從古至今 書面語中國讀書人都懂 開口講話大家不見得都聽的懂 如此一來沒有統一文字 大家就很難溝通 若談撞擊更大文化 未必非如泰西諸國林立始然之 廣東漢字者 乃如日系漢字也 借而用之爾 真正所謂的統一文字的使用 是規範出來的文言文 : 3.如果各省都型成小國家說不定 就不會讓商學一直被瞧不起 (士農工商) : 因為跨國貿易會成型 因為各省資源皆有其獨特性 : 而且重農造成生男的好而且小孩越多越好 造成中國人口開始高數字 : 然後明明中國農業產值 沒有辦法讓這數字的人都均富 : 名義上好像中國歷代重農 其實農人實在沒賺到啥錢 : 很明顯這是計畫經濟 而且很糟糕且失敗的計畫經濟 一不小心 天災 : 就沒了彈性 因為要養的人口過多 然後又為了種田 生更多 : 這樣只是惡性循環 : 而且統一只是方便當權者支配各地人力跟物資 根本無法有效率使用 建議閣下不妨讀讀漢代的鹽鐵論 中國商人被政府多方限制 表示商人在中國必定有某種對政府或社會而言憂慮之處 試問泰西行工業革命 商業政策 有使舉國上下均富乎? 農業商業與否 不盡然與民生有絕對優劣 中國的農業政策雖未必完善 但也不至於沒彈性很糟糕就是失敗 像天災 中國也有災荒救助機構之屬 養人之多 損耗亦大 過去不像今天醫療完備 生了一打可能還沒成年就死完一半 方便當權者支配各地人力物資 怎會無法有效率使用? 正因當權者掌握了全國資源 方能互補缺餘 : 恩....一開始我只是想反駁書同文 是罪惡的開始 : 中國也是因為重讀書人 輕視工業 所以 又落後了 搞到近在 : 讀的知識是歐美的 說歐美瞧不起中國人 可是又要跟他們學 : 學也就算了...到了中共現在又要偷別人技術 買別人國際公司 : 逼想進中國市場的高科技 要跟陸資合作方便他們竊取資料 : 我覺得中國像歐洲那樣也不錯 說不定 可能如此所有科技都是用中文寫喔XD : 反正我室友沒人覺得我是對的........ : 我只是想問...車同文 書同軌 這真的是功績嗎 : 我覺得 書同文 車同軌 是破壞中國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閣下覺得國際ISO組織是破壞全球發展的里程碑嗎? 今天我們享受的很多便利 要是沒有個統一的形式概念 就全然做不到 書同文者 今天國際會議多半用英文當會議發表語言 假使不同文 那麼今天聯合國各種會議想必是開不成的 聯合國主席更沒人可當 因為會議裡有多少國家 他就要看的懂多少各國語言文字 車同軌者 不妨想像德意志還沒統一前的狀況 一趟旅程 要經過兩三百個關卡 換兩三百種貨幣 車不同軌 以今天來講 那麼一個小地區就用一種車軌 所以從光是從永寧到昆陽 今天一小時內的車程 閣下可能要轉十幾次車 過一站就轉一次車 不僅浪費時間 而且會使人抓狂吧。 : 大家有啥看法 : 為啥我說我不知道PO哪板呢 因為 歷史板好像很排中國史 : 他們連輪流的國家史都要跳過中國 = = : 然後另外一個中國史板 好像 只能放近代史 : 我這問題 既古代 又現代 真麻煩 : 然後說是改寫歷史 架空嗎..... : 我好像也只是想問 車同文 書同軌 這真的是功績嗎 : 有沒有 歷史區 分板 分的莫名其妙 讓我裡外不是人的八卦....XD : 反正 總之....大家分享看看 看法摟 : 如果其他板 可以放我這種"不三不四"的文章 也請各位鄉民幫我轉 : 我想看不同專長的鄉們的見解 看是否是我太過單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127.7

06/06 13:57, , 1F
認真推
06/06 13:57, 1F
文章代碼(AID): #18I60Emb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I60Emb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