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對話賴聲川   ◎蒯樂昊

看板Drama作者 (我要努力向上!!)時間16年前 (2008/06/12 16: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pest (這些分鐘妳有沒有想過我?)》之銘言: : 純粹借標題... : 記得先前有看到賴導認為,台灣缺乏長期表演的場地,所以像暗戀桃花源這種 : 戲沒辦法固定演出;一方面消耗劇團創意很大,另一方面也沒有固定收入。 : 不過最近想到,如果賴導真的是這樣想,似乎就不能像他對暗戀桃花源一再的 : 進行改編,如同百老匯的演出必須講求的是精準和可以重複的感動,他也不能夠 : 找明華園進來顛覆自己的作品,甚至於不管誰演江濱柳都得有金寶的功力、或選擇 : 相同的詮釋方式,不知道這個矛盾有沒有人有機會問過賴導呢? 我覺得不完全是如此 台灣缺乏場地是事實 所以很多很好的團體受限於這樣的原因 不能像百老匯一樣把同樣的劇目一再搬演 而且像國家劇院這樣的場地 檔期非常難敲 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但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 使得導演必須因應這些原因 將作品進行不同的詮釋 就拿江濱柳來說好了 除了金士傑之外 大概沒有人能把這個角色演好了吧 我不覺得這中間有矛盾存在 如果這個「暗戀桃花源」是存在於有著美國百老匯般資源底下的劇碼 前提是 台灣有像百老匯那樣的場地與經營方式 那當然不能有任意地更動 導演方式也當然要做到近乎一樣的程度 但台灣並沒有 一開始的條件就不成立 所以 有不同的面貌去呈現這個劇本 當然也就不會有矛盾存在 拿尹昭德的江濱柳跟金士傑的江濱柳來比較 或是拿陳湘琪的雲之凡跟以往的雲之凡(丁乃竺、蕭艾、林青霞)相比 味道還是不一樣 甚至差很多 並非尹昭德跟陳湘琪演得不好 而是當初在創作出江濱柳跟雲之凡這兩個角色的時候 他們並沒有參與當時的創作過程 所以 在「重新」詮釋的過程中 就會出現「瓶頸」 但演同樣的戲碼 難免不會被拿出來比較 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 所以 我覺得 您提出的疑問 跟百老匯的比較 基本上是兩個問題 如果有機會的話 我想辦法去問賴老師這個問題好了~~~哈哈哈 (我是說 如果有機會的話~~~) -- <摸魚兒> 夜微涼、繁星點點, 參商天際遙望。 玉樓獨倚人皆睡, 錦帕寄情難忘。 春何往? 杜宇淚、子規啼血魂空蕩。 重巒疊嶂。 便水遠山高,所之一葦, 猶踏破長浪。 秦皇計,欲滅六朝而王。 弄撥天下於掌。 盡收諸國奇珍寶,唯獨年華難享。 當此際, 便縱有、環肥燕瘦笙歌唱, 心懷惆悵。 春去了無痕,荼靡亦落, 夢裡共相賞。 http://www.wretch.cc/blog/kodance20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18.171
文章代碼(AID): #18KDgSz8 (Dram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KDgSz8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