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Drama ]
討論串[新聞] 對話賴聲川   ◎蒯樂昊
共 6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4(4推 0噓 0→)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ilonga (地動的少年家)時間16年前 (2008/06/05 22:19),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大眾時代(from南方周末) 2008.5.30. http://mass-age.com/wpmu/blog/2008/05/30/3278/. 對話賴聲川. ◎蒯樂昊. ●社會情景喜劇治好了中年危機. 人物週刊:你曾經說過,《women 說相聲》是你最後一個相聲劇,以後不做了,為. 什麼這麼說?
(還有2460個字)

推噓2(2推 0噓 1→)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est (這些分鐘妳有沒有想過我?)時間16年前 (2008/06/12 15:55),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純粹借標題.... 記得先前有看到賴導認為,台灣缺乏長期表演的場地,所以像暗戀桃花源這種. 戲沒辦法固定演出;一方面消耗劇團創意很大,另一方面也沒有固定收入。. 不過最近想到,如果賴導真的是這樣想,似乎就不能像他對暗戀桃花源一再的. 進行改編,如同百老匯的演出必須講求的是精準和可以重複的感動,他也不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kodance2003 (我要努力向上!!)時間16年前 (2008/06/12 16:13),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我覺得不完全是如此. 台灣缺乏場地是事實. 所以很多很好的團體受限於這樣的原因. 不能像百老匯一樣把同樣的劇目一再搬演. 而且像國家劇院這樣的場地 檔期非常難敲 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但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 使得導演必須因應這些原因 將作品進行不同的詮釋. 就拿江濱柳來說好了. 除了金士傑之外 大
(還有536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ionyt (簡簡單單 。)時間16年前 (2008/06/12 21:45),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功力暫且不論. 要說相同的詮釋方式 這種要求對演員來說是不公平的. 台灣若有百老匯的消費人口 當然就比較有機會有百老匯的場地與收入. 那麼 戲一再搬演的機會就比較高. 但既然是無法如此 "原班人馬"就會流失或有新工作. 所以即便是舊戲 也會找新演員;. 又因為不是每天搬演 自然就難確定之後的檔期等等

推噓4(4推 0噓 2→)留言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est (這些分鐘妳有沒有想過我?)時間16年前 (2008/06/13 00:47),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謝謝學姐的回應 :p. 我的問題比較直接的說法是,假如可以選的話,賴導會希望的是百老匯的模式,. 還是台灣導演做戲的自由?. 我並無意要比較不同演員的功力,而是戲的創作問題。. 百老匯的模式讓創作這件事停留在首演,成功的表演就定型了,之後原創駕鶴去. 西方了也還是可以搬演個幾十年,演員來來去去也不會
(還有27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