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推薦暗殺Q3...GO

看板Drama作者 (幻想式波西米亞)時間16年前 (2007/11/12 00:5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原PO的觀察非常仔細入微 描述也很詳盡 但我還是想講一下個人這週看完的感想: 基本上暗殺系列一直以來都以"劇場"為命題 在戲謔諷刺中帶著劇場工作者的誠實告白 及幾分悲涼的自憐感嘆 搞笑同時亦省視了劇場的存在意義與困境 既然從Q1~Q2主題路線已如此底定 導演是否有在Q3中發展出更多新意與內容呢? 形式來說 鏡框式舞台的密室偵訊非常有趣 將"第四面牆"化為觀景玻璃 指涉了黑暗中觀眾不負責任的窺視者角度 也在幾段對白中也提到了類似觀眾的批判 (愛遲到/愛打磕睡/黑暗愛挖鼻孔/不尊重表演藝術的觀眾) 雖然這是個令人玩味的設計 編導似乎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潛力 警探所接到來自"外界"的指令 一直只有打斷兩人、將離題對話拉回劇情主軸的功能性作用 不然就是拿來鋪陳一些瑣碎的笑點 (警探吃了有機地瓜放臭屁的笑點...) 被"窺視"的徐華謙與蕭正偉在演繹偵查凶案情節時 還是乖乖地待在鏡框內演自己的戲 而未和觀景玻璃外的"窺視者"有任何互動或互涉 如此一來 這個"第四面牆"的設定(還被拿來放在戲劇講座解說一遍) 存在的必要與意義就顯得薄弱了 再來談談Q3的後設結構(劇中劇) 基本以此形式進行自我指涉與反諷的手法 在台灣劇場界有點用到幾乎到氾濫的程度 甚至在Q1~Q2中也屢見不鮮 當然如果運用得宜 仍是有可觀之處 但是我覺得Q3的後設用得一點都不高明 例如:警探與導演在演到一半時忽然變成通俗愛情劇與國劇 似乎想嘲弄戲劇類型 但這兩段短短的曇花一現 除了搞笑之外似乎很難思索出其有何意義? (何況這種手法並不新鮮) 另外演到一半回歸到演員身份 也是常見的打破幻覺手法 這部份加入了檯燈二人組的戲份 一開始乍看有趣 但兩位檯燈的對話除了指涉劇場的部份外 大多顯得十分累贅且無趣 而演員回到自我身份的現實 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主題之外 沒有任何情感或是隱喻層次的互涉與關聯 兩段似乎是抽離獨立的故事 戲中戲可以是暗殺也可以是任何的戲碼 浪費了這個結構的發展性 至於兇案的劇情線 兩人互動間剛開始看似在認真辦案 但這位熱愛表演藝術的警探 很不自然地將話題幾乎引導至和凶案無關的地方 在兩位演員紊亂瑣碎的一問一答間 幾乎淪為插科打諢、以及吐劇場演員苦水的工具 其中對劇場的批判與感觸無非又是: 高調藝術家流於自溺、政治因素干預(兩廳院)、 票房不佳難以維生......等議題。 這些議題並不是不重要 但在暗殺系列前作幾乎都講過了 並且只以演員的自白口述呈現 內容就好像是某篇文字報導的轉述 難以引人共鳴或有所省思 既然導演在之前大段都無意鋪陳凶案劇情 幾乎流於劇場工作者的碎碎念 最後凶案的轉折自然是生硬且毫無高潮可言 真相就好像是個開頭給觀眾後 就不得不交待的收尾 警探為導演開脫的動機似乎僅能歸咎於"他熱愛劇場藝術"這件事上 而導演被演員被背叛的橋段 僅以DV側拍排練+徐華謙口白呈現 殺人動機被交待地也十分倉促而無力 對劇場中導演位置與演員關係沒有深入探索及辯證 形象也流於刻板化(神經質的自溺藝術家) (btw 徐華謙的表演看了三四年 覺得他的表演越來越流於某種窠臼: 一直出現大量誇張表情、顫抖高調的聲音、且略帶神經質的喜劇演法 當然他整體表現仍是稱職 但看幾遍就膩了.......不會覺得他融入了他的角色 ---> 而且......小聲偷偷說一下個人感想 有越來越娘的趨勢 "orz) 最後談談黑盒子空間與多媒體劇場 基本上不論意義為何 當演員表情幾乎黑掉 且距離觀眾遙遠時 不論再怎麼用聲音表情補救 表演的張力在一開始就打了許多折扣 更何況這齣戲大體上有相當的喜劇成份 除非劇情對白夠豐富 演員功力夠好 不然觀眾很難被氣氛感染 至於投影機的運用 除了一開始的黑卡字幕內容有趣且聰明外 我覺得幾乎就像演員自己說的 感覺是為了申請更多補助才搞了這個玩意兒 = =" 無論趣味或意義玩得都不甚高明 近來的作品例如安徒生計劃或水滸傳 都有運用類似的影像裝置 但是Q3用得就很單調 整體來說 Q3讓我失望 Q1看的時候很驚喜 笑得很開心 Q2雖然劇情有點牽強 主題已經開始重覆 但是劇情緊湊台詞生動而且演員魅力佳 看完之後仍是給予好評 但Q3無論是內容或是表演張力都讓人略覺貧乏無力 說了這麼多批評之處 並不是說Q3整體而言有多爛 演員許多對白的趣味我還是有笑 前面的黑幕字卡也很妙 (雖然一語成讖 真的是最好看的部份) 而最後兩人以劇場演員身份離去 工人開始撤台的那段 雖然近似閒聊 但卻真實自然地傳達了劇場演員心聲 (先前煞費苦心用後設搞了個舞台殺人事件 卻說得有點不痛不癢 可能是我之前對李建常期望太高 以致於期望有點落空吧......) --- 個人小小感想 內容不能認同或有冒犯之處敬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156.86

11/12 10:57, , 1F
推這篇 說的真是太太太中肯
11/12 10:57, 1F

11/12 13:30, , 2F
有一種表現方式叫做聲音情感,但是在台灣劇場界看不太到Orz
11/12 13:30, 2F

11/12 13:30, , 3F
反而我在很多歌仔戲團和布袋戲團卻能感受到演員聲音裡的餘韻
11/12 13:30, 3F

11/13 18:27, , 4F
我在有些兒童劇裡有感受到@@"
11/13 18:27, 4F
文章代碼(AID): #17DpFNlz (Drama)
文章代碼(AID): #17DpFNlz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