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大家是如何規劃練舞的時間

看板Dance_Sport作者 (生活藝術大師 ￾ N)時間14年前 (2009/11/08 18:1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標準舞稱做運動舞蹈,一半是運動,一半是藝術. 所以可說是技術和靈魂的結合性活動,這是他最迷人的地方. 既不像純藝術那樣要整天窩著一個姿勢不. 也不像純運動那樣死板僵化. 但是,也因為他是運動和藝術的結合體,所以他比純運動和純藝術又複雜許多. 因為你兩邊都不能弱,兩邊都要有一定的修為,才能展現出某個水準的東西. 可是通常,講到舞蹈訓練,為啥會從基本步,基本功力下手呢. 其實是這樣的. 先看那些有音樂底子的人學舞吧. 對那些有音樂底子的人而言. 個人風格很容易培養,甚至說原本就以經培養好了,不需要特別去注重. 可是身體的運用自如,卻困難很多. 所以對老師而言,通常他只需要負責把你身體鍛鍊成伸縮自如. 然後音樂一放,妳自然就可以跳出完全屬於你自己內心的舞. 一個有音樂底子的人跳舞,沒有音樂,甚至看他沒有節奏感. 通常問題不是她聽不懂音樂,而是她"聽不到音樂" 我想,連有音樂底子的人,都會聽不到音樂,那更何況是一般大眾. 我相信很多人跳舞,問題也一樣發生在"聽不到音樂". 一跳舞大腦就一團亂,一堆東西要想,一堆東西要注意,根本沒空聽音樂. 這也是為啥舞蹈老師必須要從基本動作下手的原因. 音樂,要在動作熟練後,才有辦法引入的. so....其實大半的人,跳舞的風格,音樂出不來,是舞蹈基礎功力不足造成的呀. 另外還有一個很嚴重點. 懂音樂的人練舞,很容易因為全心都在詮釋旋律,而忽略掉許許多多動作的精緻和細節. 所以某個歪國重量級的裁判的教室,幾乎不放音樂,因為安靜,才有辦法專心找身體. 音樂是等你和舞伴舞序都十分熟悉後,才放個一兩次run看看是否能結合的. 就像我平時沒事情,房間一定是安靜的,不聽音樂,這樣跳舞時音樂感才會更好. 一直掛耳機,電腦音樂沒停過,久了反而會對旋律的敏感度麻木. (我大學就是這樣過的,宿舍住個一年,KTV每首歌都會唱,so.很清楚之間的差別) 我學小提琴學了六年(鋼琴是自修亂彈的),所以我很清楚音樂這個課程,不能放在一開始. 至於初學者,通常初學者很難去上個人班吧. 記得我上個人班好像都是學舞第二年的事情了. 先上吳福恩老師的Jive團體,韋文正老師的Samba團體,韋文正老師的jive團體. 練舞就是社團活動,一個人那時根本不懂該怎樣練舞. 等到第二年,才上第一期個人班....舞科是Rumba.老師是...周恬羽老師..!!...XD (那時周老師還沒和黃正彥老師搭,他的舞伴還是另外一個) 之後也才想到要自己一個人或是約舞伴兩個人躲起來練舞. 所以通常如果開始講道要比賽,舞怎樣練,直覺應該都不把問問題的原PO當新手嚕. 新手練舞.一定都是團體行動. 有學長姐帶的社團活動,團體班或是聚會練舞等等. 像社會人士也是,會約一群人去有場地的卡拉OK跳舞. 或是約一群人去舞廳練舞場跳舞等等. 但等到一個人想精修他的舞蹈,想把舞跳好時. 沒辦法,想把舞跳好,就必須經過專業嚴格的訓練. 就像我某朋友被成大某系的桌球系代表約去打桌球. 他本來以為打桌球麻,打了十幾年了,不就球打過來球還回去. 然後再加一點點轉來轉去切來切去的變化這樣單純麻. 但是一見面開始打分,連對方的發球都接不到. 有沒有受過訓練,有時候反應出來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想精修舞蹈,想把舞跳的更感動別人感動自己,沒辦法苦功夫不能逃避. 很多裁判的學生都是分兩極化. 一極是死忠派,一跟五年十年二十年. 另一極就是,上個不到兩張卡就離開了. 理由就是,進他的教室,就嚴格規定要修練他們門派的基本動作,不准跳音樂,不准跳舞序. 如果你在比賽場上是選手,如果你的想法是要精修舞蹈.妳就會留下. 但如果你跳舞只是才藝之一,跳舞要的是快樂,那就會離開. 跳舞的人,追求的東西,一定都是和音樂和舞伴融合為一的感覺. 不然早就選擇體操或是溜冰等更純技術性的活動. 但是當你覺得自己能詮釋的音樂和靈魂太少的時候. 就會想要學習,怎樣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表現更多的音樂和內心感受. 那時,舞蹈之路的好漢坡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練摩登,你必須軸心拉好,架子端好,底盤推送交接. 重心控制,swim sway拿捏,內外圈,進而線條強弱伸張控制等等等一系列的苦功夫. 妳能在其中修練多少,你音樂才有辦法展現多少. 沒受過這些訓練,其實表現出來的音樂,很粗淺,很沒深度. 這也是為啥很多學音樂的人,到最後還是回去玩他的樂器的原因. 我今天用樂器來顯示我的靈魂,可以做到80分,跳舞卻只剩下20分. 那....我還是靠樂器來享受音樂比較好...XD 沒受過基本訓練,音樂永遠只能表現在鬆動又刻意的動作當中,甚至只有拍子. 有受過基本訓練,跳基本步,音樂依然可以展現在他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線條裡面. 另外,標準舞要的東西是音樂,拍子只是入門. 因為只有拍子,別人根本搞不清楚你跳的是恰恰還是森巴. 舉個例,華爾滋 1 重心會沉準備升,但狐步1 n 2,2就已經在升了. 華爾滋 3 升到最高就要降下來,但狐步 3 開始降到 4 接到 1 的降卻都要很控制. 其實也已經是包含了音樂屬性,旋律的舞科基本概念在裡面. 懂音樂的人聽,就知道這些技術裡面包含的東西,並不只是死板板的技術. 甚至還有音樂的技術都在裡面. 受過這些訓練,也才更能表現出自己聽到的音樂. 不然自己會覺得跳舞表現的音樂怪怪的,但又說不出哪裡怪. 更簡單講,就是和音樂沒有融合,而問題不是出在風格或音樂的造詣,而是出在線條控制. 其實對於老師,他們為啥會那麼的要求基本呢?. 這就像去爬山看瀑布. 很多小朋友看到有溪流,就高興的忘我,然後停在入口處玩水玩得很開心. 甚至覺得,這樣玩就夠了,今天就在這邊吧. 但是從瀑布回來的人看到了,就會說.. "哀呀,在往前走,真正壯觀的景色在走一公里就看得到了" 然後有的人就會先收心起來,繼續往前走,期望著看到那個壯觀的景象. 有些人會想,我不要走步道,我就順著溪流走,可以邊玩邊走更快樂. 另外有些人會覺得"我已經玩夠了,走又好累,不想走了我留在這邊就好" 舞蹈界那些前輩老師,叫我們好好練基本步的理由也是這樣. 這是最快對舞蹈有更深體會,對音樂和身體和舞伴融合更完整的方式. 這是最快讓你覺得跳舞和做愛一樣爽的捷徑. 然後會覺得學生明明有能力,卻只在下游玩水很可惜的情況一樣. 當然拉,選擇權畢竟在學生. 就像我上個人課,也會先問學生"妳跳舞的目標是什麼?" 要比賽有比賽的上法,要表演有表演得上法,要快樂我上起來最輕鬆. 畢竟出錢的是學生,我拿人錢財,不需要去破壞人家興致. 但是也因此,很多想跳快樂的學生卻沒有體悟到一點. 基本動作?軸心?線條?... 練這些的目的,並不是把自己搞得很專業可以唬人教學生比賽. 而是..... 練了這些,妳跳舞才會更爽. 沒錯,跳舞是很爽的,可以邊爽邊賺錢,更是所有舞蹈老師的樂事. 只可惜很多學生看到好漢坡就先退卻了,然後會停在路邊玩水. 卻沒看到壯闊的瀑布. 可以想像嗎,光站在鏡子前面拉軸心端架子都可以拉得很爽. 因為力量通暢,全身可以舒服的伸展. 功力越高,就越有感覺. 功力越高,妳得爽快才越可以傳騙全身上下的線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154.246

11/08 20:09, , 1F
我想c板大要的是最單純不受拘束的跳舞
11/08 20:09, 1F

11/08 20:09, , 2F
而ceca大要的是功力提升所帶來的成就與爽快 XD
11/08 20:09, 2F

11/10 18:43, , 3F
ceca出版 必屬佳作 當然推
11/10 18:43, 3F

11/10 18:54, , 4F
只是大專版可能比較喜歡新聞跟八卦 XD
11/10 18:54, 4F
文章代碼(AID): #1AzfcOzk (Dance_Spo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zfcOzk (Dance_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