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 新手微單廣角選擇

看板DSLR作者 (ヽ(●′∀`●)ノ)時間6年前 (2017/10/11 02:41), 6年前編輯推噓26(26037)
留言63則, 3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預 算 :55k左右 用 途 :旅遊/風景/紀錄生活/拍食物 品 牌 :無傾向, 但希望買公司貨 周 邊 :無任何裝備準備入坑中 -- 入坑緣起: 今年四月中下旬衝了一發日本東北看櫻花,好友友情贊助 D90 +kit 18-105 來記錄, 一拍下去之後,就有入坑的念頭(雖然無法跟板上大大比較,但作為自己的紀錄已滿意) 今年11月初要和家人去韓國,一年就帶媽媽出國一次, 就決定自己買台相機,出發前多練技術、好好的給家人記錄下美好的回憶! 需求: 根據小弟今年帶著三顆鏡頭出門的心得(35mm, 18-105mm, 長鏡頭), 95%的時間我會使用 18-105mm 且停留在 18mm, 而使用到 105mm 回頭看照片沒有一張是滿意的 Orz 主要是因為我都是以拍風景為主(山、河、大片的花草樹)接著是街景寺廟(建築物) 拍的時候會覺得(如果能在更廣一點就好了Orz...) 拍攝的主題應該就是定下來,不會去拍人、或是單一主角的動物或是花草, 方向已壯闊、數大便是美(?)的方向走 目前拍攝場景光源都算充足,頂多是夜晚的街景,應該算足(?) 因此這次就沒有鎖定kit組而是優先鎖定廣角鏡頭, 而D90背的實在有點辛苦,希望能夠輕薄一點點,因此關鍵字往「微單」去找, 且因為自己經驗不足,還是希望有防手震來彌補自己實力上的不足。 已做的功課: 了解了片幅,懂什麼是 FF, APS-C, M4/3, 查了一些熱門的輕薄機型例如 A6500, X-T20, GX85...等機型。 考慮中的方案: 輕薄、防手震、55k上下、廣角變焦鏡頭, 方案一 GX85 + 8-18mm (換算FF 16-36mm) 方案二 A6500 + 16-50mm (換算FF 24-75mm) 方案三 X-T20 + 10-24mm (換算FF 15-36mm) 方案四 A7II + SEL1650 (16-50mm) 以上都可以滿足我「比D90+18mm」更廣的視角, 但有疑慮的點包含: 1. Leica 8-18mm 這顆似乎評價很高,光圈大,但新手跳坑就買了比機身還貴的鏡頭, 這樣的預算配置是否明智? 2. 方案二會有種:「咦,我幹嘛不直上A7II?」的感覺 3. 方案三,私心覺得 X-T20 外觀頗美,但價格略高 方案一,且光圈較小? 小弟現在無法判斷實際使用有多大影響 Orz 3. 方案四,超輕薄 + FF感覺很誘人,但不知是否是好選擇? -- 想知道如果是各位板上的前輩,會建議新手入坑怎麼配置預算、要思考哪些事情。 謝謝! -- ◣` / `"" \/// `" "` ▌◥▃▄▅ ▁▁▂▂▂▂這塊地不需要除草啦! / ? ▄▆ o ██◤ _╱_╱_╱_╱﹎╱ ◤◤◥\ `" █◤  ̄╱_╱﹊╱_◢█◤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40.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07660906.A.309.html ※ 編輯: rer429 (111.251.140.48), 10/11/2017 02:45:24

10/11 03:13, 6年前 , 1F
方案四會有暗角,用apsc模式會少一些畫素
10/11 03:13, 1F

10/11 06:13, 6年前 , 2F
如果不喜歡修圖推薦方案三、方案二鏡頭改10-18,方案四
10/11 06:13, 2F

10/11 06:13, 6年前 , 3F
鏡頭改16-35 F4。另外方案三如果不怎麼拍影片可以買a630
10/11 06:13, 3F

10/11 06:13, 6年前 , 4F
0就好
10/11 06:13, 4F

10/11 06:15, 6年前 , 5F
更正:是方案二改a6300,新手真的不需要全幅迷思,特別
10/11 06:15, 5F

10/11 06:15, 6年前 , 6F
拍風景全幅沒特別有優勢(除大圖輸出),錢投資在超廣
10/11 06:15, 6F

10/11 06:15, 6年前 , 7F
角鏡頭(含減光鏡)和腳架比較好
10/11 06:15, 7F
偶爾還是會拍到影片,而且希望有 a6500 的防手震 Orz 但 a6500 + 10-18 有點爆預算 囧....

10/11 07:18, 6年前 , 8F
比機身還貴的鏡頭挺正常...牛鏡配狗機的畫質通常會比
10/11 07:18, 8F

10/11 07:18, 6年前 , 9F
狗鏡配牛機好
10/11 07:18, 9F
原來如此(筆記)

10/11 07:34, 6年前 , 10F
要輕便還有EOS m配 EF-m 11-22和m4/3配7-14可選擇
10/11 07:34, 10F

10/11 07:42, 6年前 , 11F
方案四... 一定是在跟我開玩笑...
10/11 07:42, 11F
小弟目前是鍵盤挑機,連去現場摸都還沒,一定會講出很多笑話的 XD

10/11 07:51, 6年前 , 12F
10/11 07:51, 12F

10/11 07:52, 6年前 , 13F
方案4就是你還看不夠多,還可以再多研究
10/11 07:52, 13F
您好,請問您會建議我該往哪個從什麼觀點下去研究呢? 小弟目前花了一個週末進度是了解片幅、鏡頭焦距、查了熱門機種, 以及看了一些前輩拍的照片幻想自己能達到那個境界(?)

10/11 07:59, 6年前 , 14F
a7ii現在水貨$35000真的CP很高,不過是我應該會老老
10/11 07:59, 14F

10/11 07:59, 6年前 , 15F
實實的買1635ZA
10/11 07:59, 15F

10/11 08:31, 6年前 , 16F
如果錢可以再撥多一些的話,可以考慮GX85+O 7-14mm f2.8
10/11 08:31, 16F
O 7-14 應該跟 L 8-18 價格差不多? 我主要心思花在研究這兩個的差異上,國外評測似乎兩者差異不大, 投 L 的票多一點(因為可以安裝濾鏡?)

10/11 08:49, 6年前 , 17F
EOS-M的11-22個人感覺比富士的10-24好用、好收納.
10/11 08:49, 17F
了解,小的鍵盤功課做一做,之後會實際去相機店跑一跑,看自己真正會喜歡哪台! ※ 編輯: rer429 (111.251.140.48), 10/11/2017 09:12:00

10/11 08:58, 6年前 , 18F
直接每台機身都拿拿看,選自己喜歡的那台就好了,另外
10/11 08:58, 18F

10/11 08:58, 6年前 , 19F
sony的apsc跟ff在重量跟體積上還是有很大差別,你從M4
10/11 08:58, 19F

10/11 08:58, 6年前 , 20F
3到FF都列了,建議先考慮會不會在意重量跟體積
10/11 08:58, 20F
謝謝建議,比較過後應該是 gx85 跟 x-t20 挑一台

10/11 09:11, 6年前 , 21F
二手a72+二手1635f4 可小爆預算的話啦
10/11 09:11, 21F
※ 編輯: rer429 (111.251.140.48), 10/11/2017 09:23:52

10/11 09:31, 6年前 , 22F
8-18焦段比7-14泛用,且可上濾鏡安全感大增
10/11 09:31, 22F

10/11 09:35, 6年前 , 23F
7-14也可以上 詳見STC
10/11 09:35, 23F

10/11 09:38, 6年前 , 24F
機身畫質4最好。但考慮部分錄影的話我選2。機身可以考慮
10/11 09:38, 24F

10/11 09:38, 6年前 , 25F
公司新品,鏡頭不用堅持,買二手貨水貨可以讓你比較有空
10/11 09:38, 25F

10/11 09:38, 6年前 , 26F
間。年初我也是2/4在選,不過我現在慶幸選A6500,這一年
10/11 09:38, 26F

10/11 09:38, 6年前 , 27F
多的Sony新機在發色上我覺得改善很多,比較不會有舊機被
10/11 09:38, 27F

10/11 09:38, 6年前 , 28F
詬病的黃、綠膚色問題,我通常都直出,很少修圖了。
10/11 09:38, 28F

10/11 09:38, 6年前 , 29F
7-14上濾鏡超麻煩 並且預算花更多 8-18就不錯
10/11 09:38, 29F

10/11 09:39, 6年前 , 30F
不然你的廣角如果是m43可以選擇買老蛙7.5
10/11 09:39, 30F

10/11 09:45, 6年前 , 31F
2的鏡頭配二手10-18應該可以60K內解決,不介意定焦可以選
10/11 09:45, 31F

10/11 09:45, 6年前 , 32F
Touit 12mm或福倫達的10/12mm,後續拍人可以補35或50,有
10/11 09:45, 32F

10/11 09:45, 6年前 , 33F
意思要上全幅補55ZA。
10/11 09:45, 33F

10/11 09:49, 6年前 , 34F
前陣子同場試55ZA在A7R2和A6500上面,2種接法的畫質和散
10/11 09:49, 34F

10/11 09:49, 6年前 , 35F
景都很滿意,最近存錢想買一支來玩,以後接A7iii
10/11 09:49, 35F
感謝分享

10/11 10:30, 6年前 , 36F
會有人說列出方案四就是看的不夠多 是因為你挑了全幅
10/11 10:30, 36F

10/11 10:30, 6年前 , 37F
機配apsc鏡頭...浪費了多出來的片幅 代表你一開始最基
10/11 10:30, 37F

10/11 10:30, 6年前 , 38F
本的功課都沒做
10/11 10:30, 38F
感謝說明

10/11 10:55, 6年前 , 39F
我好奇買7-14的人有幾個會裝保護鏡 XDDD
10/11 10:55, 39F

10/11 11:23, 6年前 , 40F
A7ii + Batis 18/2.8
10/11 11:23, 40F

10/11 11:29, 6年前 , 41F
先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系統啦
10/11 11:29, 41F
目前還在摸索中 Orz

10/11 11:29, 6年前 , 42F
有錄影需求可考慮m43的olympus,em5ii+1240pro,攝影展
10/11 11:29, 42F

10/11 11:29, 6年前 , 43F
剛好有活動,住台北的話博愛路有店家可以玩這組
10/11 11:29, 43F

10/11 11:31, 6年前 , 44F
EOS M5/M6+11-22
10/11 11:31, 44F

10/11 11:42, 6年前 , 45F
7-14上濾鏡超麻煩,都換8-18或7老蛙了
10/11 11:42, 45F

10/11 11:53, 6年前 , 46F
SEL1650是APSC鏡頭啦~~
10/11 11:53, 46F

10/11 12:05, 6年前 , 47F
看了一下原po的敘述,我覺得你還是把最常用的視角描述
10/11 12:05, 47F

10/11 12:05, 6年前 , 48F
清楚比較好,因為你的盲點在於不清楚究竟要有多廣,以
10/11 12:05, 48F

10/11 12:05, 6年前 , 49F
及廣角的變形究竟能接受到何種程度
10/11 12:05, 49F

10/11 12:11, 6年前 , 50F
最好去測試看看視角到哪個是自己還可以接受的
10/11 12:11, 50F

10/11 12:12, 6年前 , 51F
10/11 12:12, 51F
實際拍過照片只有用過 APS-C + 18mm ,但看照片與比較的感覺, 希望可以拍到與 FF 16mm 相同的視角!

10/11 12:35, 6年前 , 52F
124沒用過不予置評,但感光元件一定是越大越強,拍景的
10/11 12:35, 52F

10/11 12:37, 6年前 , 53F
話,能接受價格和重量就直上FF吧,本魯上不了全幅,所以
10/11 12:37, 53F

10/11 12:37, 6年前 , 54F
就玩鏡頭群完整且直出討喜的富士,以下為10-24出國拍的
10/11 12:37, 54F

10/11 12:38, 6年前 , 55F
照片,你參考看看,https://goo.gl/EqQMTn
10/11 12:38, 55F
謝謝分享,目前 3 在心中勝出 1 一些 XD

10/11 13:45, 6年前 , 56F
GX85+9-18,成本低,先看看自己滿不滿意。
10/11 13:45, 56F
應該會直接衝高級的鏡頭 QQ"

10/11 14:42, 6年前 , 57F
A6300+1670Z
10/11 14:42, 57F

10/11 20:06, 6年前 , 58F
sony 10-18有夠廣,廣景拍起來就是大氣,也有你喜歡
10/11 20:06, 58F

10/11 20:06, 6年前 , 59F
的18端
10/11 20:06, 59F

10/11 22:09, 6年前 , 60F
我7-14有上濾鏡,鏡頭也是貴貴的,還是要保護才安心
10/11 22:09, 60F

10/11 23:52, 6年前 , 61F
我P7-14換8-18跟老蛙 可以上偏光鏡真的幫助很大
10/11 23:52, 61F
※ 編輯: rer429 (111.251.140.48), 10/12/2017 01:06:49

10/12 01:08, 6年前 , 62F
那方案二就可以剔除了,但不懂你把方案四剔除的原因?
10/12 01:08, 62F

10/18 14:19, 6年前 , 63F
方案四就是因為FF機身配APSC鏡頭所以他剔除啊
10/18 14:19, 63F
文章代碼(AID): #1PtHHgC9 (DSLR)
文章代碼(AID): #1PtHHgC9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