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新視野號用的相機

看板DSLR作者 (一直走)時間9年前 (2015/07/18 14:56), 9年前編輯推噓19(19017)
留言36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稍微更新一下大家的補充跟規格) 剛無意間看到有篇譯文,就順手找了一下相關的資訊 新視野號前幾天傳回來的冥王星照片,大家應該都有看到吧 畫質比想像中的好勒 一開始看到的文章寫說上面架有一台叫RALPH的相機 但進一步看到其他訪談和NASA的介紹 另外有一台是高解像力的相機,叫做LORRI,被稱為新視野號的「鷹眼」 (再另外一台是UV光譜儀,也能造影,有的文章提到相機會算進去) 打這篇之前,有確認了一下感光元件是數位的(CCD)之外 也有反光鏡的設計,就當作是有符合板規吧 XD RALPH http://pluto.jhuapl.edu/Mission/Spacecraft/images/Payload-Ralph.jpg
總重:10.3kg 焦長:657.5mm 光圈:75mm 相當於f/8.7 有8個感測器,7個是CCD,3個是黑白的,4個是彩色的(多譜相機MVIC) 另外有1個紅外線感測器(LEISA) 8個感測器共用一個的鏡頭,解像力是人眼的10倍 為了確保反光鏡跟組件熱脹冷縮的程度一樣,不致出現間隙 殼跟鏡片都是鋁製的,要把它磨亮還得用鑽石 https://goo.gl/dMn8Mb 光路的示意圖,真的有透光反光鏡,但不知道是不是上述鋁製的 至於鏡組則還是用玻璃製成 在拍攝冥王星時,唯一的光源是來自它的衛星Charon反射太陽所得的光線 相當於在地球上用月球1/4的光量進行攝影 我們拍照都會調光圈,不過這台相機沒辦法 因為設計適合的環境就是用來拍冥王星的亮度 所以一路上直到靠近火星時,才把上面的蓋子移去,不然相機會被太陽燒掉 LORRI http://pluto.jhuapl.edu/Mission/Spacecraft/images/Payload-LORRI.jpg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0709/0709.4278.pdf (規格跟詳細說明) 總重:8.8kg 焦長:2630mm 光圈:208mm 設計使用溫度從-100度到室溫 反射式望遠鏡,也使用CCD(設計上在-70度時使用),只能拍黑白照 但是可以用RALPH的資料幫LORRI拍的照片上色 這台是新視野號上在遭遇冥王星時第一個對它拍照的相機,從距它180天遠就開始拍 大概在五月中,距它還有60天左右,LORRI就能拍出勝過哈伯望遠鏡畫質的照片 LORRI沒有濾鏡也不能動,拍攝的方法就是等這一側轉到面對目標物 :D 上面講的,都是15年前的科技 不用當時更尖端科技的原因,是要確保機器和技術都能掌握不會出錯 有幾點也蠻有趣,新視野號用的晶片,是PS一代的那顆 而任何資料要傳回地球要花四個半小時 一張1024的照片傳回地球,要42分鐘才傳得完 大概是1秒1k,比56k撥接慢50倍 XD http://technews.tw/2015/07/17/the-camera-can-shoot-pluto/ 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5/07/the-camera-behind-the-new-horizons-pluto-photos-ralph/398549/ http://pluto.jhuapl.edu/Mission/Spacecraft/Payload.php http://time.com/3944157/new-horizons-pluto/ http://www.vox.com/2015/7/9/8921713/pluto-mission-new-horizons-nasa-flyb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2.219.196.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37202585.A.418.html

07/18 15:09, , 1F
不是傳回地球要花4個半小時,而是delay是四個半小時
07/18 15:09, 1F

07/18 15:09, , 2F
就是俗稱的網路延遲
07/18 15:09, 2F

07/18 15:16, , 3F
75mm是光圈大小 實際焦段是658mm
07/18 15:16, 3F

07/18 15:17, , 4F
換算成FF等效的話大概是374mm
07/18 15:17, 4F
謝謝說明,講實在真的看不懂他給的規格是啥 :D

07/18 16:45, , 5F
這篇很有趣,我看到照片也在想這是用什麼規格拍攝的
07/18 16:45, 5F

07/18 16:54, , 6F
老實說不太懂1樓f大的意思...
07/18 16:54, 6F

07/18 16:57, , 7F
原po沒說錯 距離太遠 電波要四小時才傳到
07/18 16:57, 7F

07/18 16:57, , 8F
距離太遠了 發指令出去要X秒時間對方才能接收到的意
07/18 16:57, 8F

07/18 16:57, , 9F
07/18 16:57, 9F

07/18 17:15, , 10F
感覺跟原po的意思一樣 但1樓f大說不一樣...@@
07/18 17:15, 10F

07/18 18:37, , 11F
資料回地球要4個半小時 因為電磁波要跑那麼久才到啊
07/18 18:37, 11F

07/18 20:05, , 12F
1樓在講啥...?
07/18 20:05, 12F

07/18 21:04, , 13F
一樓發生什麼事...這兩個意思一樣啊
07/18 21:04, 13F

07/18 21:12, , 14F
樓上 這兩個意思怎麼會一樣= =
07/18 21:12, 14F

07/18 21:23, , 15F
用鑽石把鋁磨成透明鏡片?
07/18 21:23, 15F

07/18 21:27, , 16F
反射鏡是鋁做的意思吧
07/18 21:27, 16F

07/18 21:35, , 17F
第一個連結報導寫「把普通的鋁製造成能夠透光的鏡片」
07/18 21:35, 17F

07/18 21:39, , 18F
看了一下原文"To turn dull aluminum into mirrors...",嗯
07/18 21:39, 18F

07/18 22:07, , 19F
這種科學文章我都不相信記者寫的 作者"雷鋒網"…
07/18 22:07, 19F

07/18 22:08, , 20F
原文是"把鋁打磨成鏡面" 而不是透光的鏡片吧
07/18 22:08, 20F
我應該有附原文,也完全沒貼它的文字喔~ 之前也一直在想到底是不是反射鏡 不過這幾篇都沒有清楚規格,而LORRI如果是解像力高的鏡頭 蠻難想像把它做成反射鏡 此外這篇譯文相當模糊,把兩台相機混在一起 所以才會另外去挖原始文章、其他訪談和NASA授權的資料

07/18 22:44, , 21F
一樓是正確的 頻寬不等於傳輸延遲 他傳2G的資料也要4個
07/18 22:44, 21F

07/18 22:44, , 22F
小時 照原po的算法那是不是頻寬變大了 答案是否定的
07/18 22:44, 22F

07/18 22:46, , 23F
原po的42分鐘是傳輸速度 4.5hr是delay 這兩個不一樣
07/18 22:46, 23F

07/18 22:53, , 24F
那麼遠光free space loss就大到誇張啦
07/18 22:53, 24F

07/18 22:54, , 25F
傳輸量自然高不起來
07/18 22:54, 25F

07/18 22:54, , 26F
傳到地球花4.5H 然後收到訊號再花42分鐘傳完一張圖
07/18 22:54, 26F

07/18 22:54, , 27F
是這樣嗎
07/18 22:54, 27F

07/18 23:01, , 28F
看起來是這樣沒錯
07/18 23:01, 28F

07/19 00:08, , 29F
很快傳完一張圖,但地球4.5小時後收到@@
07/19 00:08, 29F
https://goo.gl/L3sP76 最後一個連結第9點有說明 我文字不精準,有興趣的朋友看圖和原文就很好了解了

07/19 00:26, , 30F
處理速度>>>>傳輸速度的意思啦
07/19 00:26, 30F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3:01:01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3:03:38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3:07:07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3:08:33

07/19 04:37, , 31F
解像力高的鏡頭都是反射鏡啊,大如哈伯,小如曝光機台
07/19 04:37, 31F

07/19 04:38, , 32F
因為可以免去一大堆像差
07/19 04:38, 32F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0709/0709.4278.pdf LORRI的資料,有規格有光學結構圖和更清楚的圖 反射鏡無誤,感謝補充說明!

07/19 05:49, , 33F
我只知道哈伯是 就圖那個洞看起來真的蠻像的 :D
07/19 05:49, 33F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5:56:15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6:11:10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6:24:35 ※ 編輯: Aldebaran (172.219.196.93), 07/19/2015 06:25:22

07/19 08:18, , 34F
這篇很棒 之前找類似資料都覺中文好少
07/19 08:18, 34F

07/19 16:04, , 35F
我看懂一樓在說啥了…
07/19 16:04, 35F

07/19 16:04, , 36F
應該說頻寬和網路延遲之間的關係
07/19 16:04, 36F
文章代碼(AID): #1LgVYPGO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gVYPGO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