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SONY FE鏡 為何要出55MM而不是50MM

看板DSLR作者 (Rue Saint-Guillaume)時間9年前 (2015/01/22 23:03), 9年前編輯推噓14(17358)
留言78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根據上述說明, 55mm還算是標準鏡. 只是50mm比較習慣 : 然而50mm有時並非真的50mm : 在三零年代徠茨與卡爾菜司競爭時在自己的50mm上做出定義 : Contax: 52.3mm : Leica: 51.6mm : 這微小的差異使得蔡司的紅色弟子Jupiter系列螺牙標準頭用在萊卡機身上在近攝時 : 出現對焦誤差 幹古一下豆知識 技術上,標準鏡的定義指的是:焦距等同於底片的對角線長度 所以不同片幅有不同焦距的標準鏡 例如135片幅的標準鏡 = 43.3mm (所以頑固的Pentax才會推出43mm F1.9這種標準鏡) 645片幅 = 71.8mm 6x6片幅 = 79.2mm 4x5片幅 = 150.2mm 這些資訊很好查,我就不雞婆了,自己去翻書查網路都有 但一般廣義來講,40-60mm都有人說(或廠商自稱)是標準鏡 所以沒啥好爭的,差不多這焦距都可以泛稱標準鏡 前面也有人說了 每一顆鏡頭的實體焦長幾乎都不一樣 但標的時候經常都標個大概而已,例如標50mm,可能實際焦長超過或少一點 都很正常 至於為何某顆鏡頭是某個焦距? 為何55mm是55mm? 50mm是50mm? 實際焦距52.3mm又是怎麼出現的? 其實這種事情完全沒什麼好猜的 通常是先設定一個焦距,然後去用電腦模擬設計,然後設計出來是這樣 製造出來可能又有一點點差異,然後就是這樣了 也可能是為了設計某個焦段,堅持一點都不能多也不能少(例如Pentax 43mm F1.9) 但總之,原因到底是什麼,絕對不是鍵盤鏡頭大師會知道的 而且就算知道也沒啥意義... -- 我都說是幹古了,要戰我不奉陪,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205.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21939018.A.C4E.html ※ 編輯: dehors (111.253.205.182), 01/22/2015 23:04:28

01/22 23:40, , 1F
鏡頭還沒製造出來前焦距就已經決定了,不懂裝懂亂猜...
01/22 23:40, 1F

01/22 23:40, , 2F
哪來"製造出來可能又有一點點差異"
01/22 23:40, 2F

01/22 23:41, , 3F
如果是先設定好焦距再跑摸擬,你知道研發時程會增力多
01/22 23:41, 3F

01/22 23:41, , 4F
少倍嗎...
01/22 23:41, 4F

01/22 23:42, , 5F
現在都是在固有的設計上跑模擬小修改的,誰跟你設定幾
01/22 23:42, 5F
你該不會以為電腦設計好,製造端就OK吧? 我不多說,讓你講就好惹...

01/22 23:42, , 6F
還是有人想戰,推回來XD
01/22 23:42, 6F
※ 編輯: dehors (111.253.205.182), 01/22/2015 23:44:45

01/22 23:43, , 7F
mm多少焦距後重零開始跑模擬
01/22 23:43, 7F

01/22 23:43, , 8F
沒有戰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懂裝懂的小孩誤導大眾
01/22 23:43, 8F

01/22 23:45, , 9F
還鍵盤鏡頭大師,嘖嘖,全世界都是鍵盤工程師就對了
01/22 23:45, 9F

01/22 23:45, , 10F
製造端的限制也會作為模擬的條件好嗎...
01/22 23:45, 10F
對對對 製造時會遇到什麼限制 都是電腦可以算出來的 電腦真是太厲害了 ※ 編輯: dehors (111.253.205.182), 01/22/2015 23:47:02

01/22 23:46, , 11F
跟小孩多講真的浪費時間...
01/22 23:46, 11F

01/22 23:48, , 12F
又不是第一天造鏡頭,有什麼技術限制會不知道?????????
01/22 23:48, 12F

01/22 23:49, , 13F
就說你真的不懂裝懂...唉...浪費我時間...
01/22 23:49, 13F
你一秒幾十萬上下 我都忘了 呵呵 ※ 編輯: dehors (111.253.205.182), 01/22/2015 23:49:55

01/22 23:49, , 14F
樓上要不要去看醫生...?
01/22 23:49, 14F

01/22 23:53, , 15F
看什麼醫生??
01/22 23:53, 15F

01/23 00:13, , 16F
推這篇 知識清楚 比妄想的好多了XD
01/23 00:13, 16F

01/23 00:15, , 17F
某位大師倒是說說看所謂現在的設計流程是什麼 誠心求教XD
01/23 00:15, 17F

01/23 02:22, , 18F
欸,不要到處去講自己是那間學校的,我會尷尬。
01/23 02:22, 18F

01/23 06:27, , 19F
以前沒有CAD/CAM,那廠商是怎麼設計,製造鏡頭?
01/23 06:27, 19F

01/23 07:56, , 20F
可以手動算的,這篇清楚??文組喔你
01/23 07:56, 20F

01/23 07:57, , 21F
亮GG我又想起這ID了...沒實力又愛嗆的C粉ID之一
01/23 07:57, 21F

01/23 07:58, , 22F
難怪推文這麼又針對性,一定是以前被我狠狠打臉過XD
01/23 07:58, 22F

01/23 08:16, , 23F
推噓文口氣請保留些
01/23 08:16, 23F

01/23 08:19, , 24F
然後V皇要注意一下連噓規定
01/23 08:19, 24F

01/23 08:35, , 25F
原來製造鏡頭的技術都知道了,供應商的製程能力也100%
01/23 08:35, 25F

01/23 08:35, , 26F
掌握了,要不要來合開公司?
01/23 08:35, 26F

01/23 09:33, , 27F
不可質疑你的V皇
01/23 09:33, 27F

01/23 10:46, , 28F
無禮,跪下,不可質疑你的 V皇 (要挪抬)
01/23 10:46, 28F

01/23 10:51, , 29F
就別這樣鬧他了~
01/23 10:51, 29F

01/23 11:54, , 30F
whydan居然沒推腦包讓我大吃一驚
01/23 11:54, 30F

01/23 11:55, , 31F
製造鏡頭術上的限制大概都會知道的,跟製程有關的都差
01/23 11:55, 31F

01/23 11:55, , 32F
不多這樣,等高中畢業進大學後你會懂更多
01/23 11:55, 32F

01/23 11:56, , 33F
連流程都不懂就亂腦補,在我不在的一年這版水準變差了
01/23 11:56, 33F

01/23 11:56, , 34F
好多喔...
01/23 11:56, 34F

01/23 11:57, , 35F
怎多了這麼多沒看過的小朋友...
01/23 11:57, 35F

01/23 11:59, , 36F
忘了回答4F的問題,去買本光學書看看就知道了,簡單一句
01/23 11:59, 36F

01/23 12:00, , 37F
就是無盡的解矩陣
01/23 12:00, 37F

01/23 12:11, , 38F
啦啦啦路過看好戲
01/23 12:11, 38F

01/23 18:12, , 39F
"一點點差異"直接跳過差異成因,實在有點籠統
01/23 18:12, 39F

01/23 20:53, , 40F
其實開發過程分成兩種,第一是做定數的鏡頭
01/23 20:53, 40F

01/23 20:54, , 41F
第二則是開發新結構的鏡頭,這兩種的開發過程大不相盡
01/23 20:54, 41F

01/23 20:55, , 42F
沒道理硬是要做某特定焦距的設計啊,根本沒實質意義
01/23 20:55, 42F

01/23 20:55, , 43F
前者是以固定焦段作開發,在設計到打樣然後到量產前都做
01/23 20:55, 43F

01/23 20:57, , 44F
好了設定,而後者則是針對新的解構組合作定數設定
01/23 20:57, 44F

01/23 20:58, , 45F
至於些微的差距在打樣之後是不存在的,唯一0.1%只會存在
01/23 20:58, 45F

01/23 20:58, , 46F
生產公差
01/23 20:58, 46F

01/23 20:59, , 47F
另外再有一些逆天的數值這則是故意的,因為只有在那個焦
01/23 20:59, 47F

01/23 21:00, , 48F
段才會是最佳的成像,其中包含了結構跟法蘭距的問題
01/23 21:00, 48F

01/23 21:01, , 49F
在某種特殊結構之下必須做到最好的成像及體積會有難度
01/23 21:01, 49F

01/23 21:02, , 50F
所以通常很容易去犧牲其中一方,就比如sonnar也做過50的
01/23 21:02, 50F

01/23 21:04, , 51F
但後鏡距短得可憐,而且難度大於Planar當然跟後期SLR盛
01/23 21:04, 51F

01/23 21:05, , 52F
行有關,所有的開發過程一定會有一個目標然後再來試作
01/23 21:05, 52F

01/23 21:06, , 53F
接著考慮量產,現在鏡頭已經很少因為結構去制定焦段了
01/23 21:06, 53F

01/23 21:06, , 54F
再講下去大概就要開始戰結構了XDDD
01/23 21:06, 54F

01/23 21:57, , 55F
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55就是sonnar呀w不同架構有適合的焦段
01/23 21:57, 55F

01/23 21:58, , 56F
沒錯 例如sonnar適合長焦 distagon適合廣角 但後來也不乏
01/23 21:58, 56F

01/23 21:59, , 57F
各種逆天的設計 例如distagon也出過90mm 現在高價的outs
01/23 21:59, 57F

01/23 22:01, , 58F
55mm 也是用distagon 每個設計都有它的特性跟好做的焦段
01/23 22:01, 58F

01/23 22:03, , 59F
並沒有什麼架構下只能在那個焦段有最佳畫質吧w
01/23 22:03, 59F

01/23 22:10, , 60F
樓上跟樓樓上好專業呀(筆記)
01/23 22:10, 60F

01/23 22:14, , 61F
有90mm的Distagon?
01/23 22:14, 61F

01/23 23:08, , 62F
刊誤一下 是60mm 抱歉XD
01/23 23:08, 62F

01/24 00:02, , 63F
推 推文XD
01/24 00:02, 63F

01/25 01:19, , 64F
是說 V皇去年去哪了? 您不在的一年DSLR版看得好無趣啊XD
01/25 01:19, 64F

01/25 18:21, , 65F
打臉跟自以為打臉差滿多的
01/25 18:21, 65F

01/25 23:35, , 66F
從好一陣子前我就看不懂在戰什麼了 Orz
01/25 23:35, 66F

01/26 00:13, , 67F
打臉就是打臉,有事證有推論或證明矛盾才能打臉
01/26 00:13, 67F

01/26 00:13, , 68F
那有"自以為打臉"這回事...這邏緝...
01/26 00:13, 68F

01/26 00:15, , 69F
沒要戰的意思,只是不希望這板的水準愈來愈低
01/26 00:15, 69F

01/26 14:06, , 70F
就一切都是自以為啊,包含推論跟矛盾,我也看不懂在戰哪齣
01/26 14:06, 70F

01/26 14:07, , 71F
沒要戰的意思,也沒啥好戰,觀點要讓旁人認同才是重點
01/26 14:07, 71F

01/26 16:35, , 72F
呃...推論可能會有錯,但絕不需要別人同意好嗎...
01/26 16:35, 72F

01/26 16:36, , 73F
1+1=2 推出 1+2=3 還要經過你舉手同意喔
01/26 16:36, 73F

01/26 16:37, , 74F
還是說你覺得要多少人舉手說同意才可以脫離"自以為是"
01/26 16:37, 74F

01/26 16:37, , 75F
的範圍呢??
01/26 16:37, 75F

01/26 16:38, , 76F
直接跟你說啦,就算所有人同意也不代表是對的,也不會說
01/26 16:38, 76F

01/26 16:39, , 77F
所有人不同意就代表錯,對與錯不會受旁人的觀點所影響
01/26 16:39, 77F

01/27 10:45, , 78F
何苦這樣針對自己呢
01/27 10:45, 78F
文章代碼(AID): #1KmH5AnE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mH5AnE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