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急速快感-化不可能成可能的Nikon f/0.7

看板DSLR作者 (我是EPS)時間12年前 (2012/05/31 10:20), 編輯推噓13(13011)
留言24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一般我們看到鏡頭的F值,想到的意義就是兩個, 一是景深,二是攝影速度。 景深假設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攝影速度是說,面對同一個景,用同樣感度的底片, 曝光時間可以多短,就得到想要的影像濃度。 所以,在所有其它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 F2鏡頭的攝影速度是F4的四倍, F4曝1/100秒才能得到的影像,F2只要曝1/400秒。 這是為什麼低焦比鏡頭也會被稱為“高速”(fast)鏡頭。 上面提的是底片,底片時代以全片幅為大宗,較少考慮片幅間的比較, 但觀念要代換到各種片幅百家齊鳴的數位也是可以的。 攝影速度較適用於數位較精確的說法是, 焦平面上每單位立體角的入射光量。 注意,不是焦平面上單位面積的入射光量, 因為同畫角下(譬如都是各種片幅各自的標準鏡), 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片幅下,在焦平面上會佔有不同面積。 我們攝影從來就不是在考慮: 我要曝多久可以讓焦平面上單位面積得到足夠的入光量 而是在考慮: 我要曝多久可以讓我有興趣的物體得到足夠的入光量 所以重要的是單位立體角(被攝物觀點)的入光量, 而不是焦平面上單位面積的入光量。 焦平面上單位面積的入光量反比於F值平方,假設大家都已經知道這一點。 那焦平面上單位立體角的入光量是什麼? 就是要把物體的實際大小乘回去,其正比於焦距平方。 如果定義F=f/D,那麼,決定真正攝影速度的就是D平方,鏡頭口徑的平方。 這很奇怪嗎?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一點也不奇怪, 鏡頭的集光面積本來就是決定可以從一個物體收集到多少光訊號的根本因子。 注意,這裡的口徑D是F=f/D式子裡的D, 不是鏡頭最前第一片鏡片乍看上去的直徑。 所以,想知道D,請不要拿尺去量鏡片,請把焦距除F值。 至於為什麼不是第一片鏡片的直徑? 如果你能有耐心讀到這,我想你有足夠的悟性, 多把玩一下各種不同焦段的鏡頭,最好是可以手動轉光圈環的, 你會發現有趣的事。 所以,就攝影速度來說,真正的決定因子是口徑,不是F值。 那景深呢? 很多年以前,或許是攝影板與DSLR板還沒分家時, 我就已經在板上算過,要得到類似的景深, 決定因子依舊是口徑,不是F值。 這點大家的感覺應該比攝影速度還深刻, 同畫角的鏡頭,全片幅上F4可以得到的景深,APS-C上差不多要F2.8, 4/3差不多要F2才能得到類似的景深。 (片幅越小,就越需要超低F值才能得到相同的景深,這我想已經是常識了吧?) 在後面作怪的依舊是口徑。 在做跨片幅比較時,F值不是景深的好指標。 最後,畫質。 決定畫質的有很多因子,在光學設計與製造方面, 各位會發現小片幅的鏡頭在畫面中心解析力都超高。 廢話,當然要超高,因為這些小片幅相機的pixel都超小, 但這些鏡頭只需要在焦平面上很小的範圍內達到超高解析力就好。 反之,全片幅鏡頭不需要達到那麼高的解析力, 卻要照顧到焦平面上非常大的範圍。 在小範圍內達到極高解析力,且F值要低(以達到同樣的攝影速度與景深), 跟在大範圍內達到中等以上解析力,且F值不需要太低。 在設計與製造上,哪個比較難? 說真的,我不知道,我沒看過任何資料可以說服我相信二者的任何一個。 所以這部份,恕我無法評論。 但如果現今的設計與製造都進步到一個程度, 那決定畫質的另一個因子就會出現,就是繞射。 (在全片幅的好鏡頭下下,當光圈縮到約F5.6,繞射效應就會開始出現。) 在同畫角下,不論片幅,拍一個物體能拍得多清楚, 也就是鏡頭的繞射角解析力,取決於其口徑。 同樣的,你逃不掉,一直都是口徑。 不論你談的是景深、還是攝影速度、還是繞射解析力, 決定因子都是口徑,不是F值。 所以,假設那個Nikon 1上F0.7的鏡頭是標準鏡, 也就是約18mm/F0.7的規格, 大家很高興很鵲躍很興奮, 但是抱歉,就景深、攝影速度、還有繞射解析力來說, 這支鏡頭值得興奮的程度就跟全片幅上的50mm/F1.9一樣。 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值得興奮的。 最後,這邊說的東西很多以前我其實都已經說過了, 包括我在本板的前一篇文章。 但我知道,很多觀念不是一兩千字的說明就可以讓大家都理解接受, 我既沒有講到口乾舌噪非要讓所有人都懂不可的義務, 很多事也本來就是要花時間理解與消化,才可能慢慢接受。 各位看到這,如果還是無法理解, 那其實多發問未必是個好主意,時間或許才是幫助各位理解的催化劑。 所以言盡於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77.127

05/31 10:24, , 1F
這篇讓我再多拜讀幾次
05/31 10:24, 1F

05/31 10:27, , 2F
其實沒這麼難啊,就考量絕對焦距和光圈值就好了啊
05/31 10:27, 2F

05/31 10:29, , 3F
嗯 看來是我們太容易滿足了
05/31 10:29, 3F

05/31 10:37, , 4F
推, 我懂你想表達的 :)
05/31 10:37, 4F

05/31 10:38, , 5F
專業且精闢的解釋
05/31 10:38, 5F

05/31 10:56, , 6F
你講口徑很多人會誤解為鏡頭表面那個,其實是片幅的意思
05/31 10:56, 6F

05/31 10:56, , 7F
好棒的文章!!
05/31 10:56, 7F

05/31 10:59, , 8F
其實F值跟口徑的關係是分不開的,F值是定義出來的值
05/31 10:59, 8F

05/31 11:03, , 9F
另外如果真的有F/0.7的鏡頭出來,也是為了高速連拍用的
05/31 11:03, 9F

05/31 11:04, , 10F
會玩NIKON1就應該不會追求什麼畫質吧
05/31 11:04, 10F

05/31 11:04, , 11F
也不太可能追求淺景深阿
05/31 11:04, 11F

05/31 11:05, , 12F
相同環境拍出相同亮度的照片攝影速度會一樣?_?
05/31 11:05, 12F

05/31 12:00, , 13F
請問135FF/F1.0鏡頭接到M4/3機身的等效光圈是多少?
05/31 12:00, 13F

05/31 12:19, , 14F
推推
05/31 12:19, 14F

05/31 12:44, , 15F
F0.7的快門能彌補 Nikon1 高ISO不好的缺點
05/31 12:44, 15F

05/31 12:45, , 16F
要玩淺景深 怎麼會去玩 Nikon 1
05/31 12:45, 16F

05/31 13:39, , 17F
好文!推
05/31 13:39, 17F

05/31 15:39, , 18F
呵呵大家都來開砂石車吧
05/31 15:39, 18F

06/01 00:50, , 19F
06/01 00:50, 19F

06/01 09:57, , 20F
f/5.6 達到繞射極限是怎麼算的呢?
06/01 09:57, 20F

06/01 13:55, , 21F
攝影速度Nikon 1的f0.7怎會等於全片幅的f1.9?
06/01 13:55, 21F

06/02 12:24, , 22F
定性的描述聽聽就好,這篇作者根本不知道"無反"的意義
06/02 12:24, 22F

06/02 12:25, , 23F
無反根本不是跟135系統比畫質跟景深的,工程上很多問題
06/02 12:25, 23F

06/02 12:25, , 24F
都是trade off,只要是工程出身的應該都會了解。
06/02 12:25, 24F
文章代碼(AID): #1FnjLGBM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njLGBM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