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東西青少年對發育中身體的觀感…

看板CultureShock作者 (phenobarbital)時間17年前 (2007/01/21 18:04),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miuu (miuu)》 : 寫這篇是因為最近遇到兩位移民英國的姐妹,回港台探親友,與他們相處的心得 : 兩位姐妹一位17、一位13,英國生養,其實就是英國人,但家裏還是講廣東話 : 管理中國餐廳,二代移民,應該還是保留蠻多傳統中國影響的吧… 中國文化 上對下的價值觀移植本來就是所有文化之冠 這可以理解 但是父母的作風有很大的影響 有那種明明在國外生活 卻要他們的小孩寫書法 背唐詩 穿著稍微隨性一點就好像天塌下來一樣 (其實也只是跟白人一樣而已吧) 再三嚴格禁止的 也有那種小孩怎樣都不太管的 到最後變成小孩整天嫌父母落伍 不懂得融入美國社會 各種狀況都有阿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 子女在外超級活潑外向 看起來就像典型ABC 實際上回到家裡卻要面對權威式的管制 做錯小事就被罰跪什麼的 (不敢用打的 被學校老師看到傷痕 很可能會被告) 美國有些心理醫師主要就是處理這一類 移民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斷層問題 : 她們的打扮可說是非常保守,到了「悶」的程度…一身黑運動服,遮掩發育 : 因為帶她們在西門町逛,映入眼簾都是流行服飾、配件等… : 開始談到打扮 : 我問她們好像沒什麼打扮,而英國的青春期少女,想像中應該是很愛打扮 : 看很多服裝雜誌,也喜歡有色彩的東西吧? : 她們說,的確,同學中女生甚至有人穿BIKINI來上學的… : 可是她們沒有興趣… : 但在我看來,其實她們是連個性上都很悶的人 : 一位認得挺多ABC之類的朋友說,一般這種國外回來小孩,都是超健談、超開朗的 : 不用帶話題,自己會瓜啦瓜啦 要看他們生活在怎樣的地方 周圍的白人拿怎樣的態度對他們 一般來說啦(不是絕對) 美國加州長大的ABC會比較活潑 (但是即使是最外向的黃種人 白人還是覺得他們很ㄍㄧㄥ 可知文化差別有多大) 因為種族歧視的氛圍比較淡 比較容易打成一片 在英國那種地方的話... 黃種人光是走在路上都會被找麻煩 在那種地方生長 是要怎麼健談開朗 小孩子的世界又和大人不同 更直接 看誰不爽直接就是欺負了 很多黃種小孩在國外都是從小被欺負到大 所以用心一點的父母 會試著把小孩送到種族多樣一點 校風溫和的學校 比如說劉墉就是把劉軒送到離家比較遠的私立學校 避免太嚴重的種族歧視 但是其實種族歧視是移民一輩子都要面對的問題 只是說年紀越大的人 面對的狀況比較不會這麼尖銳 大家比較懂得戴上面具 : 而我自己的表弟表妹,在美國念書,感覺他們也是沒有變開朗什麼的,還是很悶… : 跟我想像中的移民小孩完全不同呀… : 好了,以上是範例,以下進入個人囈語… : 其實我自己也是屬於很中性的女生,就是開始發育後,努力方向變成如何遮掩發育 : 但是印象中,西方女生好像是在發育期,開始努力讓發育明顯,並得意於胸部變大 : 這種東西方教育的區別,是否大家也觀察到呢? : 歡迎各位推文指教喔^^ : 謝謝各位^^ 這的確是很怪 單純就這點來說 我是覺得東方人這方面很病態 任何關於性的事物都視為骯髒丟臉的 說實在 發育是好事情阿 也遲早要發育的吧 本來就是值得高興 可是在東方社會 父母長輩也好 導師也好 同學也好 都對小孩發育看不順眼 雖然說這情況已經在改善了 甚至還矯枉過正(黑色會 棒棒糖?) 不過 所有黃種人的社會 內部落差都很大 到現在還是有小女孩胸部發育 拿"裹胸布"把它勒起來的父母 是不是為了避免在學校被嘲笑是不知道啦 不過這種行為本身就反映出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我們這些2X歲的人 也常常覺得1X歲的人很腦殘很不要臉怎樣的 不過有時後退一步想 其實那樣也不見得不對吧 只是他們想要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 或者該說他們現在能得到的我們那時候得不到 能腦殘也是一種幸福阿...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240.251

01/21 20:12, , 1F
Question: have you been to UK ever?
01/21 20:12, 1F

01/21 21:13, , 2F
一樓有中文障礙嗎?XD
01/21 21:13, 2F

01/21 21:33, , 3F
一樓有中文障礙嗎?XD
01/21 21:33, 3F

01/21 21:45, , 4F
上對下價值觀是所有文化之冠? 阿拉伯世界不是更糟
01/21 21:45, 4F

01/22 13:07, , 5F
我去過英國...走在路上沒事就被鬧了...
01/22 13:07, 5F
文章代碼(AID): #15ipgOVz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ipgOVz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