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作業:兩岸用語之文化差異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君子風)時間11年前 (2013/07/19 13:37), 編輯推噓11(13255)
留言70則, 1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一個台灣學生在中国修課的期末作業, 請批評指教 ------------------------------------------------------------------------------ 【從兩岸用語差異論其背後之文化內涵】 兩岸曽分隔多年,致使雙方用語產生了相當的差異。自從 1987 年開放探親以來,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兩岸用語對照表遂應運而生。於 2012 年 6 月,甚至出版了雙方合編的《兩岸常用詞典 (Cross-Strait Common Vocabulary Dictionary) 》 ,收錄兩岸常用的5700個字,2萬7千多個詞 。至此,兩岸用語表面上的對照工作,告一段落。而本文則討論「用語差異」背後的文化因素,從詞彙和句式兩方面探討之。 一、詞彙差異 (一)詞的長度 中文先天音節偏短,較難以聽覺辨識。中文(華語)為單音節語言,每個字只有一個母音,不若西方拼音文字,每個單字有多個音節。故中文的意義以詞為單位。即中文的一個「詞」相當於英文的一個 “word” 。再由於中文(此指國語;普通話)若不計四個聲調,則總共只有約 400 種發音。而中文常用字卻有 6,000 字 --即平均每個音有十多個同音字。此一現象在歌詞中最為明顯。對於中文歌曲若未事先知曉歌詞,常很難「聽」出確切的字/詞。即使採計四聲調,則中文字也只有約 1,400 種發音,平均每個音仍有超過 3 個同音字。如「年中」和「 年終」在國語中,無法以聽覺分辨。簡言之,「中文是視覺的語言,而不是聽覺的語言」。故「多字詞」實有其必要性。 兩岸用語在「詞長度」上的差異為:中國偏向於短詞,甚至於一字詞;而台灣偏向於雙字詞,甚至多字詞。 詞長度例表(中國用語在前,台灣用語在後): 米 /公尺 優化/最佳化 內存/記憶體 線程/執行緒 平米/平方公尺 在語境明確,不致混淆之下,短詞較為方便。但反之,或者在正式書面語中,則以長詞較為莊重。故此二者可以互補互用。 此外,「公交車」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其本身在中國是三字詞,而在台灣無此用法。台灣用法為雙字詞的「公車」,或四字詞的全稱「公共汽車」。故如將兩岸的用詞聯集,則這同一個觀念,便有了二字、三字、四字的表達法。而「具有多種表達法」為高等文化的特徵。 (二)尊重與同情心 「少數民族」與「原住民」 在漢人移民台灣以前,台灣已有約二十個原始部族,即今東南亞各國的祖先。漢人移居台灣後,稱之「番仔」,近於中國習用的「少數民族」一詞。其後在台灣由官方立法,將「番仔」、「山地同胞」正名為「 原住民」。台灣社會已全面使用「原住民」而不再使用具歧視意味的稱呼。「原住民」一詞,即尊重其為「漢人移民到台灣以前,原本居住在台灣的人民」。尊原住民為主人,而漢人為外來者。台灣的「原住民」一詞,對比於中國的「少數民族」,顯出中華文化的「仁」、「尊重」。 「殘疾人通道」與「無障礙通道」 中國各大公共場所,如機場等,常見「殘疾人通道」,海關則有「殘疾人窗口」。看似照顧行動不便,坐輪椅的「殘疾」人。惟該些民眾本身遭逢不幸,復見到「殘」字,不免觸字傷情。此類用語等同於對該些民眾的再度傷害。台灣則不直接點出「表面」上的殘疾,而從更抽象高層的觀點來看:對失能者(殘疾人)來講,常人的一個小阻礙(如樓梯),也會形成他們的大障礙。故站在失能者的立場,以同理心將該些阻礙視為「障礙」,而要「消除障礙」。故將該些通道命名為「無障礙」通道。此外,中國(地鐵等處)的「婦幼老殘座」同理對比於台灣的「博愛座」。 (三)錯誤翻譯 「兆」既是「一百萬」,也是「一萬億」 中文數字在「萬」以上,以一萬倍(四個零)為一階: 萬:1,0000 億:1,0000,0000 兆:1,0000,0000,0000 京:1,0000,0000,0000,0000 垓:1,0000,0000,0000,0000,0000 而英文字以千倍為一階: Kilo/thousand :1,000 Mega/million :1,000,000 Tera/billion :1,000,000,000 因此, mega / million (百萬) 在中文沒有對應的單字詞。當計算機(電腦)開始流行時,計算機界誤將西方的 million 譯為「兆」,習用至今。例如申請網路時,要求帶寬「一兆」,即指每秒「一百萬」比特。而在經濟上,講到經濟上,國民生產總值時,「兆」仍指「一萬億」。 當初將百萬譯為兆,在電腦領域尚不致引起大誤會,因為此二個「兆」相差一百萬倍。但今日因科技發達,硬盤容量已經從 百萬 bytes 成長到兆(Tera; 萬億) bytes 了。現今主流硬盤容量約為 1 Tera Bytes(市面上簡稱 1 TB)左右,若再譯為兆,則與百萬相混。故 “TB” 竟無法中譯為兆,而只能直接以英文稱呼 TB。 「實時」與「即時」 “real time” 意為「即時」。但其傳入中國時,因 real是「實」之意,而從字面直譯為「實時」。然而中文本有「即時」一詞,另造此詞實「名不符實」,且「實時」與「十時」音同,實增加混亂。 此類不究字意而錯誤翻譯的現象,普遍見於中國,而不見於台灣。 二、句式差異 (一)中國的文白夾雜 中國即使是學術性文章,在優美的文言之中,夾雜著「總的來說」這樣的大白話。在台灣則著重整體諧調,而使用「綜上所述」或「整體而言」。 「你怎麼看」在台灣則為「試述己見」。「這樣那樣」(的看法)在台灣則為「種種」或「諸多」。台灣此類文雅的用語,從初中即普遍見於課本和考卷,故無文白夾雜的現象。 (二)中國的句式,重點在後 中國地鐵或渡船上可見「請給老人、行動不便的人、攜帶幼童的婦女……讓座」。在心理學、語言學、甚至廣告傳播學上,這都是不恰當的。因為該標語為了醒目,往往字很大,標語也就橫向很長。此一句式的重點在最末的讓座二字,但要看完整句才知道是讓座。而因為標語長,右側可能被其他旅客擋住根本不可見。台灣則未見此句式,而把重點寫在句首,如「請讓座給老人、行動不便的人……」。   三、台灣文化的沈淪 在中國文革之時,台灣相反地進行「文化復興運動」,將傳統四書五經編入各級國文教材中。綜上所述,可見文化復興運動已收到基本成效,台灣用語較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惟因該運動年代久遠,九零後,甚至八零後一代,已日漸疏離。大學生普遍不識「孫行者」就是孫悟空,如此何能體會當年清華大學的入學測驗對聯之美:以「胡適之」對「孫行者」。尤有甚至,多數大學生不知道報紙有一版叫做「副刊」。 四、結論 (一)互相學習,去蕪存菁 兩岸用語有長與短,具象與抽象之別,可以互補,豐富文化內涵。 (二)文化危機 與 第二次文化復興運動 中國由於文革的文化斷層,台灣由於「第一次文化復興運動」的效力已經到了尾聲,雙雙面臨了文化危機。期盼兩岸有志之學士齊心勠力,以文載道,共同掀起「第二次文化復興運動」,恢復禮儀之邦,再造大漢聲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92.34.66 farmerlu: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7/19 13:37

07/19 13:43, , 1F
推認真文不錯。君子風...想到一位BBS故人
07/19 13:43, 1F

07/19 13:47, , 2F
抹黑
07/19 13:47, 2F

07/19 14:07, , 3F
兩岸的確都面臨文化浩劫...何來抹黑之說
07/19 14:07, 3F

07/19 14:16, , 4F
多數的定義何在
07/19 14:16, 4F

07/19 14:17, , 5F
之前的去中國化對文化有多少影響﹖
07/19 14:17, 5F

07/19 14:26, , 6F
去中國化是改國家認同,跟文化無關
07/19 14:26, 6F

07/19 14:26, , 7F
民族、文化、政權三個是不一樣的東西
07/19 14:26, 7F

07/19 14:27, , 8F
民進黨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文化來取代
07/19 14:27, 8F

07/19 14:28, , 9F
因為這本來就是不可能做到的
07/19 14:28, 9F

07/19 14:40, , 10F
"兆"的用法和錯誤翻譯沒有關係
07/19 14:40, 10F

07/19 14:41, , 11F
我不想跟認為大便出現在哪裡都正常的人
07/19 14:41, 11F

07/19 14:42, , 12F
有什麼交流
07/19 14:42, 12F

07/19 14:42, , 13F
我最討厭還是中國的地名翻譯
07/19 14:42, 13F

07/19 14:42, , 14F
ex:印度尼西亞 新西蘭 老郭..
07/19 14:42, 14F

07/19 14:43, , 15F
澳大利亞.. 拗口得要命
07/19 14:43, 15F

07/19 14:48, , 16F
我最討厭台灣電影的翻譯 神鬼** 刀鋒**
07/19 14:48, 16F

07/19 14:49, , 17F
不知道是在翻譯3* 跟白*一樣
07/19 14:49, 17F

07/19 14:49, , 18F
有有啥 奇幻旅程
07/19 14:49, 18F

07/19 15:13, , 19F
大陸最早也叫公共汽車,後來為跟“
07/19 15:13, 19F

07/19 15:13, , 20F
公共交通系統——公交系統”保持一致
07/19 15:13, 20F

07/19 15:14, , 21F
就改口公交車了。
07/19 15:14, 21F

07/19 15:14, , 22F
少數民族不等於原住民,新疆的錫伯族
07/19 15:14, 22F

07/19 15:15, , 23F
差點看去口...車
07/19 15:15, 23F

07/19 15:15, , 24F
就是早期滿族的一個分支遷移到新疆才
07/19 15:15, 24F

07/19 15:16, , 25F
演化而來,著名女演員佟麗婭就是錫伯
07/19 15:16, 25F

07/19 15:17, , 26F
族,而佟姓是常見滿族姓之一,比如
07/19 15:17, 26F

07/19 15:17, , 27F
佟大為,都是滿姓漢化
07/19 15:17, 27F

07/19 15:18, , 28F
殘疾人通道,意味著照顧弱勢群體給予
07/19 15:18, 28F

07/19 15:19, , 29F
的便利特權,而無障礙是中性,對普通
07/19 15:19, 29F

07/19 15:19, , 30F
人也可無障礙,體現不出照顧特殊人群
07/19 15:19, 30F

07/19 15:19, , 31F
之意,
07/19 15:19, 31F

07/19 15:22, , 32F
real time在中國就是叫做即時,RTS
07/19 15:22, 32F

07/19 15:22, , 33F
即時戰略遊戲。叫實時的情況,大概只
07/19 15:22, 33F

07/19 15:23, , 34F
在PCR吧,可我們直接簡稱定量了
07/19 15:23, 34F

07/19 15:25, , 35F
1999年遇到中國人,他們稱電腦為計算機
07/19 15:25, 35F

07/19 15:26, , 36F
稱蕃茄為西紅柿
07/19 15:26, 36F

07/19 15:27, , 37F
經過10多年,現在沒人稱計算機
07/19 15:27, 37F

07/19 15:28, , 38F
這是你的漢語語言學的期末作業 ?
07/19 15:28, 38F

07/19 17:39, , 39F
文化浩劫是事實...怎麼討論到用語去了?
07/19 17:39, 39F

07/19 18:02, , 40F
這不就是結論是再怎麼說都比對面兒強點兒
07/19 18:02, 40F

07/19 18:02, , 41F
麼﹖還發到政治版面來。
07/19 18:02, 41F

07/19 18:08, , 42F
沒人稱計算機?那現在稱什麼?
07/19 18:08, 42F

07/19 18:12, , 43F
計算機是computer的直譯啊。電腦之前還有個
07/19 18:12, 43F

07/19 18:13, , 44F
多媒體呢。調研的不仔細啊~~~
07/19 18:13, 44F

07/19 18:20, , 45F
現在還叫計算機,winXP叫我的電腦
07/19 18:20, 45F

07/19 18:21, , 46F
win7顯示的是計算機
07/19 18:21, 46F

07/19 18:21, , 47F
北方多用西紅柿這個詞,南方用番茄這
07/19 18:21, 47F

07/19 18:21, , 48F
詞較多
07/19 18:21, 48F

07/19 18:22, , 49F
電腦顯然是俗稱。你看大學的計算機系哪個叫
07/19 18:22, 49F

07/19 18:22, , 50F
電腦系了﹖
07/19 18:22, 50F

07/19 18:23, , 51F
大陸朋友每次旅行..吃到很正宗的食物
07/19 18:23, 51F

07/19 18:23, , 52F
都會想挖個地道去稱讚廚師..
07/19 18:23, 52F

07/19 18:28, , 53F
樓上挖地道是什麼典故什麼梗...XD
07/19 18:28, 53F

07/19 20:54, , 54F
就'地道'和'道地'啊(茶
07/19 20:54, 54F

07/19 21:13, , 55F
懂了!
07/19 21:13, 55F

07/19 21:15, , 56F
地道是不是廣東比較常用?舌尖上中國
07/19 21:15, 56F

07/19 21:15, , 57F
第二集那個雲吞麵好像廣東食客這麼說
07/19 21:15, 57F

07/19 21:25, , 58F
北京人表示用地道,而且重音在前,道是
07/19 21:25, 58F

07/19 21:26, , 59F
輕聲
07/19 21:26, 59F

07/19 21:31, , 60F
北京人不得說:zhei味兒挺正的
07/19 21:31, 60F

07/19 21:41, , 61F
本來都是四個字的: 道道地地 地地道道
07/19 21:41, 61F

07/19 22:11, , 62F
但是也會說:zhei挺地道的
07/19 22:11, 62F

07/19 23:17, , 63F
樓上zhei小子可不地道了
07/19 23:17, 63F

07/19 23:23, , 64F
我猜是因為以前金庸系列週邊太火 搶了地道
07/19 23:23, 64F

07/19 23:26, , 65F
地~道戰~ 嘿~ 地~道戰~ (歪樓
07/19 23:26, 65F

07/19 23:49, , 66F
K妹您可能不知道 金庸在台灣解嚴前是禁書
07/19 23:49, 66F
謝謝大家寶貴的意見. 稍後一一回覆.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24.192.34.66 (07/20 00:02)

07/20 00:03, , 67F
衛斯理在大陸也曾經是禁書XD
07/20 00:03, 67F

07/20 00:08, , 68F
我上次看衛斯理系列是1998年在水木上
07/20 00:08, 68F

07/20 00:15, , 69F
我從小學看到大學(掩面
07/20 00:15, 69F

01/01 23:28, 5年前 , 70F
殘疾人通道,意味著照顧 https://noxiv.com
01/01 23:28, 70F
文章代碼(AID): #1HwD2Y8G (CrossStrait)
文章代碼(AID): #1HwD2Y8G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