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  ~閉關中~)時間8年前 (2015/12/25 00: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neomozism (好風入室)》之銘言: : 標題: Re: [心得]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 : 時間: Thu Dec 17 02:43:25 2015 : : : : 原文邏輯 明顯是 「不告而娶」=「無後」=(最大的)不孝 : : : 這裡就有問題了,根據你畫的等號 : 我猜想你可能把"為無後也"的"為"念成ㄨㄟˊ解釋成白話文的"是" : 導致以下一連串的誤解 : : 這裡補充先秦語法的觀念 : 在先秦的判斷句中 「為」和「也」原則上不會同時出現 : 呈現互補分布的現象 : 左傳「為」字判斷句凡112例,句末都不加「也」 : : 孟子有一兩例子是兩者同時出現, : 但那是例外,如果有更好解釋,不應該當成優先選項 : : : 更好的解釋是"舜不告而婜,為ㄨㄟˋ無後也" : 「為了」避免「無後」的下場,所以才不告而娶 :  因為舜他爸不會讓他結婚 :  舜衡量當時情況,必須不告而娶 才能結婚,也才能「有後」  : : : : : : : 接著 反過來推 : : : : 如果孟子認為 無後 => 就是"沒有後代" => 就是"不孝" : : 他應該說「君子以為"猶有後"也」 這樣才能幫舜說話 : : : : 否則 舜告不告 根本沒差 => 都是無後 => 都是不孝 : : 又何必在最後說"君子以為猶告"? : : :  這就是在 告 和 不告 間的道德難題 :  按照傳統,結婚必告,不告就是不孝,  :  但舜已明知 告訴父親會導致無法結婚生子,又是大不孝(在當時觀點) :  衡量之下,選擇了不告 : :  這種衡量是考慮 娶妻必告 這個道德規章創立的理由 :  舜的父親當時已不能對舜的婚姻 提出正確的意見 :  如果墨守教條, :  反而違背教條創立的理由     : : 然而, : :  對古人而言,再怎麼昏庸,他是你父親 :  如果沒有急迫到不行的理由,父母在,不可自己作主 : 尤其孟子本人明確主張,婚姻必須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  否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 :  因此,需要強烈的動機支持 娶妻為什麼那麼急迫,非娶不可 :  急迫到可以不顧父親的命令 : : :  這個急迫到不行的理由--就是「延續後代」啊 :  我們現代個人主義抬頭, :  覺得沒後代也不會怎麼樣, :  但那個時代,「無後」常常當成一件很淒慘的下場在說 : :  魯閔公被弒,齊桓公憂心魯國「國絕無後」 :  公父定叔逃亡,鄭公說「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讓他回國 :  當時罵人的慣用語是「其無後乎」, :  類似咒人斷子絕孫 : : :  如此,必須要從「沒有後代」去理解, :  才有足夠的理由,讓舜寧願 背負不告而娶的罪名 :  也非娶老婆不可 :  不然為什麼非娶不可呢?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247.122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50291408.A.706.html : ※ 編輯: neomozism (114.38.92.164), 12/17/2015 08:31:54 : 推 salami: "必須要從「沒有後代」去理解" 這是增加新意進去了 12/17 11:03 : → salami: "不然為什麼非娶不可呢?" 我上面已經說過了 對孟子而言 12/17 11:03 : → salami: 最重要的是心性論中的人心和人性 人心人性會推出「義」 12/17 11:03 : → salami: 「義」就是(由心性推衍出)非做不可的事情 12/17 11:04 : 推 salami: 然後才會由「義」出現這些「人倫」(禮) 12/17 11:06 : → salami: 這是為什麼 「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12/17 11:06 : → salami: 你回頭看 你的文中完全沒有「後代」這個詞的來源或解釋 12/17 11:06 : → salami: 而且無論「無後」的解釋是什麼 孟子該段文字很明顯不是 12/17 11:07 : → salami: 在論 「有後>無後」 而是在論 「告與娶何者優先」 12/17 11:08 : → salami: 正是要告訴你 「如果情況需要,禮俗也是可以被捨棄的。」 12/17 11:09 : → salami: 怎麼會反過來解釋成 「禮俗是必須遵守的」 這根本不通 12/17 11:10 : 推 salami: "舜不告而婜,為ㄨㄟˋ無後也" ||| 請問「避免」哪來的? 12/17 11:12 : → salami: 我當然有想過用為(\)去解 這樣一樣不通 正因為少了"避免" 12/17 11:13 : → salami: 不管你用因為、為了 去解 語意和邏輯都會剛好相反 12/17 11:13 : → salami: 「不告而婜,為(免)無後也」 除非是原文這樣寫 12/17 11:14 : → salami: 「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套 為了/因為 進去解 12/17 11:16 : → salami: 並不會無中生有一個「避免」出來 還是要額外加上否定詞 12/17 11:16 : → salami: 最後 前面也說了 就算他真的是「為了避免無後」 12/17 11:17 : → salami: 你也沒辦法直接認定「無後」就是「沒有後代」 12/17 11:18 : → salami: 又或者「不告而婜,為有後也」這樣才對不是嗎? 12/17 11:19 : 推 salami: 我覺得「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倒是有說服我 12/17 11:39 : → salami: 我再去查查 12/17 11:39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的無後,的確應是沒有後代的意思 不過這八字後來有個有趣的轉向,本來是說難道罪魁禍首不該絕子絕孫嗎? 近期是認為:發明陶俑代替人獻祭,是個救人的大功德,難道會害及繁衍後代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55.160.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50973804.A.E55.html
文章代碼(AID): #1MV1fivL (Confucianism)
文章代碼(AID): #1MV1fivL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