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當代新儒家批評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韶音)時間10年前 (2014/03/12 23:44),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36 (看更多)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7T{)》之銘言: 我本來是想接著我的文章接下去的,不過,正好這個部分有相應的地方, 就順著講。 再講中體西用之前,有些事要先講一下。 第一,k大,我說的差異,不是指中文與哲學的差異,這點請不要用錯了。 第二,你所提到的中國有沒有哲學,這個部分,你可以看一下思想與哲學之爭。 日本把中國哲學,改成中國思想,其實是合理的。 然後然後,很多事你站在哲學系的角度去看, 但,在中文學術中,已經討論到一個程度了。 別忘了,中國學術之中,在做諸子學的,(我現在將要使用這個名字,比較不會混亂) 有一派用哲學去做,有一派用思想去做。 這個事實請記住,在針對你的評論之用,會用到。 第三,很多事情你不用急著回,你不了解中文系,我講一些中文系的事情, 也是跟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事有關。我沒說其他系所不會碰到史學,文學, 不過,如果你認為有碰到就算學,那就照你的意思。 不過,你也說了,沒有中文系那麼深。很多你以為的事,多以為多錯。 因此,如果認為我講得不夠細,跟我說,我會講得再細一點, 至少會告訴你要看的書的書名。 不要反射性的思考。那很危險的。 第四,有些話,講的時候多思考一下,如同你文章最後的那一段…… : 就我自己看完,伊斯蘭哲學和西方哲學同一套系統我不敢講,中國文化絕對是做不出科學 : 的,宇宙論,世界觀,方法論,知識體系皆不同 : 若還不足可以參考朱利安的著作 : 其中的某篇提到中國文化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西方文化著重在如何精確地描述 : 差別就出來了... 這個剛好跟我接下來要講的「中體西用」有關。 中體西用,這四個字,從它出現在現在,都還在影響著中國學術,文化。 因此,講中國近代學術,碰到這個,都不夠透。 (比如說最近的歷史課綱……) 先說,大家對「中體西用」又或者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了解的第一印象, 那是不準確的。 因為,這個是中國傳統思想中的體用問題。 不講太雜,就是孟子的這一句話: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的發展結果。 好,中體西用,失敗。很多原因,不一一表明, 但也讓中國知識分子思考「體」與「用」之間的關係。 「體」有問題,所以無法「用」? 這是最令知識分子焦躁的一點。 如果如此,那就表示中國學術無法西化,無法現代化, 那是中國學術的死亡。 這個很嚴重!!!!! 這個很嚴重!!!!! 這個很嚴重!!!!! 所以要先解決。 因此,清末民初的學者們,進行了一場大範圍的中國學術的反思。 你腦中所出現在清末民初的學者們都在進行這個工作。 (你以這個角度去看牟宗三的《政道與治道》跟科學開出說,就知道他在做什麼了。) (中西文化對話的可能性,也在這個地方中確立的。) 先說好,舉牟宗三,不是說這個工作是新儒家做的, 是怕舉其他人,你不知道是誰。 反思的結果,「體」沒問題。 有興趣可以看一些清末民初那些知識分子做的事。 (雖說,我覺得,一定會是沒問題的,我覺得) (順便回一下你的觀點。你的說法會出現一個茅盾,沒錯,中國沒有西方式的科學, 但是,中國古代卻可以做出要用很多的現代科學才會做的出來的工程。用你的說法, 沒辦法解釋這點。所以,版主才會那樣說。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我們很熟的東坡兄, 他會建築學,也懂水利工程。當然,這部分的書可能本來就沒有,又或是沒出土, 但,沒那個理論,有那個技術。很妙吧……) 那麼,就是「用」有問題了。 不會使用「用」?還是用錯「用」?或著是,西方的「用」不能放在中國學術上。 這是三個基本分野。 用白話一點,就是 不會用研究方法, 選錯研究方法, 西方的研究方法不能拿來做中國學術。 (只指學術的例子) 再將討論收一點,就會出現,中國哲學,中國思想的差別。 中國哲學中又有一個現在在討論的新儒家。 新儒家最早的工作,在體用問題。 好了,接下來就要講你最早開始po的那篇文了,我會直接在那上面回。 (對,發這麼多文,終於要講到了……靠,好累) (對不起,請版主原諒我!!) 先說一下,你只講一個切面,不精準,我從問題的出現開始,這是史學方法。 而且是中國的史學方法。 : : 學界要用什麼工具研究,就由研究者按照自己的題目以及需求自訂。有人全套西哲方法, : : 有人兼容並蓄,有人維繫中國傳統,隨人自擇。有人用辟邪劍法,有人用獨孤九劍,即使 : : 辟邪劍法是天下第一,既不代表每個練它的人都比練獨孤九劍的強,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應 : : 該去練辟邪劍法,把獨孤九劍丟垃圾桶。那些做不出好東西的學者自會淘汰或改變,我看 : : 不出來旁人有什麼置喙的餘地。 : 這只是舉個例子而已 : 就單只論研究,不可能回到清末之前的傳統中國研究方式, : PS: 社會條件和做研究的運作方式皆不可能 : 而必須配合西方的方式作為主體 好,我現在要針對這一點。 是你中國哲學、思想研究的書看得太少,還是我看的書的作者都在騙我? 要不要我舉人跟書出來?要的話說一聲。 我不否認現在做研究會用到西方的東西, 但,有用多用少的問題, 跟能不能用的問題。 絕對不是「配合西方的方式作為主體」 絕對不是「配合西方的方式作為主體」 絕對不是「配合西方的方式作為主體」 別忘了,我前文所講的「體用」問題。 你要是不懂中國傳統的研究方式,不要說這句話。 中國學術之中,有很多東西是要用中國傳統的方法才能解決的。 不要被那些看起來很西方的東西騙了, 那不一定是西方傳進來的。 不過,要是你懂中國傳統的研究方法的話…… 還有,如果你是指對諸子學講這一句話的話嘛, 你真的這方面看得書不夠多。 : : -- : : ※ 編輯: ckr 來自: 108.71.14.62 (03/08 22: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5.63.150

03/13 10:13, , 1F
他的認知世界有濾網,會濾掉一切他無法處理的部份。
03/13 10:13, 1F

03/13 10:14, , 2F
他出現在PTT快十年了吧,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03/13 10:14, 2F

03/13 17:33, , 3F
人類學和社會學處理中國思想的方式是把它當宗教看待
03/13 17:33, 3F

03/13 17:51, , 4F
這一串討論文其實在 複製 http://0rz.tw/tGDlV這篇就
03/13 17:51, 4F

03/13 17:51, , 5F
結束了
03/13 17:51, 5F

03/13 17:52, , 6F
其他的文章比較沒涉及到文化主體性
03/13 17:52, 6F

03/13 17:52, , 7F
這篇是有一點而已
03/13 17:52, 7F
文章代碼(AID): #1J883bdv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883bdv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