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儒學與佛學心性上的問題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待風想翻桌想翻桌)時間15年前 (2009/03/31 05:48), 編輯推噓5(507)
留言1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看了此篇討論串,雖然覺得自己學識不能與諸位相比, 但版主說本版並沒那麼嚴肅,那麼想嘗試說說一些個人的想法~。 我覺得佛與聖人的境界是各自獨立的。 幫助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喜悅, 在儒家和一般的佛教徒,大概是一樣的。 但和佛一樣嗎?即使不說是看破,是說超越, 當超越之後,內心所能得到的喜悅大概是有所不同的, 和儒所得到的已經隔了一層了。 雖然以佛家角度來看是好的,但以儒的角度則非。 因此我較認同#19o8Ih9W篇推文takase的說法, 孔子是會執著於仁的。因為仁就是最高的境界,沒有所謂更高的佛。 當然孔子是沒見過佛,即使見過,我不認為孔子會往佛的方向走,原因如第一段所述。 再言「仁的境界仍存在孔子的主觀中」,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 是因為孔子要去說它,教導別人來改善這世界。 若孔子真體現了仁,若把其和世界隔離,只獨獨觀察孔子,那主觀就不見了。 satkuo言要各宗教、學說要由相同點去看,是有道理。 但把「差異性」視為學問所要處理的末端則不認同。 若真理只有「一」的話,如何確定那些偏差不會令自己永遠達不到真理? 如果不能確定,此處豈能不審? 若個人有個人適於自己的道,那尋出最適合自己就很重要了,哪能不考慮? 我贊同言「差異性」容易流入偏見。但以此為末端,而放棄思辨,恐怕不妥。 corson、armida兩位皆認為孔子的聖人之境,為達佛的境界之所需。 用圖來說應是如此 世人--->孔子--------->佛(最高) 但我個人認為如此 世-----?----->孔子-->聖人 人-----?------------>佛 因為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七>言「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我目前選擇相信孔子自己所說,而非謙辭。 雖然假定孔子非聖人,但<論語.子罕第九>顏回讚嘆孔子: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我想佛經應有類似橋段,佛佗的境界是否高於孔子,我不敢說。 這好像在仰望穿越雲叢的兩座高山,因此覺得兩位似乎太輕易帶過, 不知能否多論證一些如何達成佛佗境界>孔子境界的結論。 此文為了行文方便,怕有些尖銳, 實則沒那麼肯定,兼以文字淺薄,請不要見怪>.<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2.176.5

03/31 19:53, , 1F
不會尖銳 ^^ 這樣的討論很有價值~ 謝謝您的分享
03/31 19:53, 1F

04/01 20:57, , 2F
一個老問題:儒家沒有「超越」嗎?「聖人」不須超越(世俗)嗎?
04/01 20:57, 2F

04/01 20:59, , 3F
把那句話作事實陳述而非孔子謙辭的論語解釋者,應屈指可數...
04/01 20:59, 3F

04/01 21:03, , 4F
就算孔子不是聖人,那不也代表儒家存在著比孔子更聖潔的「聖
04/01 21:03, 4F

04/01 21:04, , 5F
人境界」?!.....這種境界如何「論證」、又怎有「結論」呢?
04/01 21:04, 5F

04/01 21:12, , 6F
沒有人說"超越"是與世界"隔離",基督宗教豈會與世界隔離?!
04/01 21:12, 6F

04/01 21:15, , 7F
如果所謂終極的真理是形式化的,那"差異"也可以是真理的內容
04/01 21:15, 7F

04/01 23:59, , 8F
樓上還是直接回文比較好。用推文容易冗長又講不清楚。
04/01 23:59, 8F

04/05 17:05, , 9F
在西方,有PENIS並且使用過,就不能稱SAINT(聖)
04/05 17:05, 9F

04/06 17:39, , 10F
在中國或印度,有Penis且使用過,依然可以稱佛或稱聖。
04/06 17:39, 10F

04/07 15:18, , 11F
完了,我每次喝太多水就想使用,而且也使用了好多年了。哈
04/07 15:18, 11F

04/08 18:48, , 12F
樓上補得不錯 給9分
04/08 18:48, 12F
文章代碼(AID): #19qJunU-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qJunU-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