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儒學與佛學心性上的問題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思辨行)時間15年前 (2009/03/25 15:15), 編輯推噓2(2016)
留言1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很棒的見解,由釋、儒相同點去看兩者,可以找到自己的下手處, 有這樣的看法與胸懷是相當不容易的。 我一直覺得,做學問與做人是兩碼子事。做人是基礎功,做學問則是天上花。 做學問是找差異性,然後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此才顯得出『學問』的末端的高深處。 但學做人卻最好從共同處下手,找出哪些東西或論點是所有的宗教或先哲的共同點, 這些共同點無疑的是所有先聖先哲的共識, 既然是先聖先哲們的共識,對人類或至少對自己一定有好處, 千萬不要陷在一些枝節末的見解而不得出, 或礙於信仰的不同,而張牙舞爪的對抗異己。 如果談差異性,不要講世間的所有宗教都不相容,就是佛教內部,儒家內部, 對慈悲、對仁、對空性、對智慧、對勇、對修持的方法都存在些許的矛盾。 就以同一人,譬如說孔子,他對不同人談仁,就有深淺不同的說法。 佛說法也有了不了義之別,這些枝節末端的事,不妨留給無意自我提升的學者們去煩惱。 對於真的想要自我提升的人而言,這些末端的爭議,至少在剛開始的階段並不重要, 先選定一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哲學,可以是各種公認的宗教或學派, 由教理去研習,但內心一定要保留彈性,兼看其他各派學說, 當有心想要實行時,先由各派都談到的共道去做, 譬如說三省吾身(佛教稱懺悔),有為者亦若是(佛教稱發願), 四勿(即禮,佛教的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的自他換), 仁義(佛教的慈悲),淑世(佛教的菩提心).... 這些基礎的內涵,就以我而言,年四十,連小人的內涵都還沒達到, 儒、道、釋、基督等諸家論述中的差異性,這輩子我看是恐怕連摸都摸不到, 以我這種人,去談論諸家的差異性,只有偏見的份, 如果告訴別人什麼教才好,無疑的,是自未度而欲度人者。 ※ 引述《corson (浪人劍客)》之銘言: : 分享一下我所認識的跟大家分享 : 我也是修學藏傳佛教的學生 但現在在我所謂的學習課程當中 : 其中一個是背論語 當然現在還在背 不過面對這些文字真的是越了解是越歡喜 : 對我而言 能稍微學習到佛教跟儒家的內涵 然後結合在一起是很有趣的 : 大致來說 如果認識學佛有所謂的道次第的話 可分為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 : 下士道是求未來會更好 乃至於人天乘(如果信輪迴的話) : 所以我認識的 儒家所講述的內涵大概在下士道 : 但其實我念論語念了這麼一陣子 還是不能很懂仁的內涵 : 但我知道這個仁一定比我想像中的高 但還是不與佛教所講的有違背 : 例如 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 我學習到佛教的內涵也講孝悌 而且很重要 : 其實還有很多 我都還在揣摩 像: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 : 我未見立不足者 蓋有之矣 我未之見也 : 都在在說明 仁的標準 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 : 所以我想多了解儒家的內涵 其實對於理解佛教也會很有幫助 : 我曾聽說佛陀像太陽 孔子就像星星一樣的譬喻 : 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不論在東方或西方都會出現許多來教育我們 : 我想就你的問題來看 境界應該是不一樣的 : 但想要成佛的話 先走向聖人的境界是必須的 : 謝謝您的問題 : ※ 引述《joe680710 (喬少)》之銘言: : : 最近跟一位信仰藏傳佛教的師兄聊天,他總是希望我能多唸經禮佛實修,對生命有實質的 : : 幫助。他的理論大約是:透過唸經禮佛能讓心更圓覺清明安定,然後方能有所成就。 : : 我指出我跟他之間基本上的差異是在於動機與目的 : : 他是希望今生即能往生淨土 : : 我說我偏於儒學只求做到當下合於仁義,是應該這麼做便做,並沒有什麼動機和目的的。 : : 他反駁我:你所謂的"應然""仁",在佛法看來並不能完全通透達到完全的"覺性",就算 : : 自己覺得求仁得仁了,這個仁還是有我執的成份在,並末擺脫"無明" : : 我略知佛學中對於心性的解析很精微,先秦典籍中孔孟提出的"仁"的觀念,似乎並沒有 : : 很詳細的探討這個問題。 : : 簡單的打個比方: : : 我這位朋友會認為,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那個仁的境界仍存在孔子的主觀中 : : 以佛法的角度看,他十分存疑孔子的心境之純淨,是否到了佛的覺知開悟之境界。 : : 這似乎是在比較 : : 佛(覺者)的境界(不討論神話後的佛) : : 與孔子仁者的境界 : : 是否皆屬於同一理序 : : 我回答不了他的問題,想請教各位(若不適合在此提問,我再刪掉此文,謝謝各位)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93.78

03/25 19:00, , 1F
感謝分享~
03/25 19:00, 1F

03/25 23:27, , 2F
這種論點比較接近"儒教"而不是"儒學"
03/25 23:27, 2F

03/25 23:28, , 3F
跟佛教徒說要"學佛"而不要"佛學"是差不多的感覺
03/25 23:28, 3F

03/26 21:29, , 4F
我覺得把儒家思想當作一種學問是件很可惜的事,儒家的教育
03/26 21:29, 4F

03/26 21:31, , 5F
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甚至可形成一種可以改變身心的力量
03/26 21:31, 5F

03/26 21:32, , 6F
如果說科學的力量可以帶領世界走向更物質文明,
03/26 21:32, 6F

03/26 21:33, , 7F
那儒家思想的力量一定可以帶領人類走向更安定的心靈文明
03/26 21:33, 7F

03/26 21:35, , 8F
只可惜許多的儒家,把儒學當成學問,當成科舉,當功成名就
03/26 21:35, 8F

03/26 21:37, , 9F
的工具,學者學問日增,但儒家卻日漸式微,厚黑反成官道
03/26 21:37, 9F

03/26 21:40, , 10F
王陽明也許也是看到這點,才對儒家的衰敗深深嘆息吧!
03/26 21:40, 10F

03/26 22:38, , 11F
我不否認宗教的力量,但是如果為了矯正空談理論而束書不觀
03/26 22:38, 11F

03/26 22:39, , 12F
那就流於心學末流了
03/26 22:39, 12F

03/28 17:01, , 13F
說的太好了!易經大蓄象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03/28 17:01, 13F

03/28 17:02, , 14F
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03/28 17:02, 14F

03/29 00:01, , 15F
我提供這句"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03/29 00:01, 15F

03/29 00:02, , 16F
作對照參考,最終還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啊
03/29 00:02, 16F

03/29 19:42, , 17F
果然是擇善固執,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君子
03/29 19:42, 17F

03/13 14:34, , 18F
03/13 14:34, 18F
文章代碼(AID): #19oTe1ow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oTe1ow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