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請教:如何去澀?

看板Coffee作者 (tienwin)時間9年前 (2015/01/02 15:37), 編輯推噓19(19035)
留言54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看到本版高手甚多,趁機提出存在內心許久的疑惑,希望能得到高手的指點,也希望能緩 和一下最近緊張的氣氛。 個人的烘焙機是某V牌的1公斤級,對這台的整體評價是長得像商業機的爛機。(點火,測 溫,排風都是問題,板上我不回答有關這台的問題) 我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在烘焙時去除澀味?我爬過文,似乎沒人深入探討過。以我的經驗 ,澀味在生豆時就已經決定了大半,所以別挑太便宜的豆子,前輩建議盡量挑高海拔的豆 。不過我在咖啡展試喝不少不便宜的豆子,很遺憾的大概也有七成左右仍有澀味,我忍不 住向某一專賣生豆的店長反應,竟得到令我傻眼的連兩聲謝謝(第二次感受到用謝謝罵人 ,第一次是烘豆機老闆)。我也買過賴神的咖啡豆(紅櫻桃日曬耶家),盲測的結果證明原 來賴神也是人(單指澀味)。 網路文章(邵老師)指稱脫水的快慢都會影響澀味,太快太慢都不行。但更大的疑問產生, 何謂太快太慢?如何認定?北歐式烘法不會太快嗎?田口護的烘法不會太慢嗎? 雖然養豆幾天甚至更久可以去除或蓋過部分的澀味,但烘豆時的手法,才是我這篇文章想 去探討的。不知各位高手的想法? 深入點無妨。 第一次發文,先問一個問題,也希望沒違反板規。以上…… ps.祈望大家多聚焦在討論咖啡的議題上。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77.12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Coffee/M.1420184235.A.20B.html

01/02 16:01, , 1F
烘豆技法取決於烘豆者對烘豆機的特性了解有多少,首要
01/02 16:01, 1F

01/02 16:01, , 2F
了解機器原理構造再來談論技法才能釐清問題點在哪
01/02 16:01, 2F

01/02 16:05, , 3F
舉例來說,很多人在烘豆時常常迷思在是否要『蒸焙』
01/02 16:05, 3F

01/02 16:05, , 4F
或是要『蒸焙』多久,卻沒有好好了解機器特性與基本
01/02 16:05, 4F

01/02 16:05, , 5F
物理。ex:全熱風機怎麼蒸焙?
01/02 16:05, 5F

01/02 16:06, , 6F
PS:小弟用的是Kapok 1.0
01/02 16:06, 6F

01/02 16:11, , 7F
先謝謝m兄的回覆。哇哦,我的夢幻機kapok
01/02 16:11, 7F

01/02 16:11, , 8F
上述的點我認同,但烘豆觀念上應該是一致的。
01/02 16:11, 8F

01/02 16:12, , 9F
人被豆烘到現在給初接觸烘豆的版友建議:機械/物理/化
01/02 16:12, 9F

01/02 16:13, , 10F
學 是烘豆首要研究的三大要件。
01/02 16:13, 10F

01/02 16:15, , 11F
機器設計會直接影響烘豆手法。如原po所說北歐與日本
01/02 16:15, 11F

01/02 16:15, , 12F
的烘法算是南轅北轍,而北歐排似乎也沒有日本蒸焙的
01/02 16:15, 12F

01/02 16:16, , 13F
動作
01/02 16:16, 13F

01/02 16:19, , 14F
澀感(或是咬舌)一般都是豆子未熟透所致,那就要切入
01/02 16:19, 14F

01/02 16:19, , 15F
化學問題(研究生豆化學物質)
01/02 16:19, 15F

01/02 16:24, , 16F
現在的問題是烘豆時如何讓豆子熟透或如何認定豆子已熟透?
01/02 16:24, 16F

01/02 16:26, , 17F
總有一定的方式去做或認定,不管你是怎樣的機子
01/02 16:26, 17F

01/02 16:26, , 18F
你不會知道,也不可能在烘豆過程中知道。一切要在烘
01/02 16:26, 18F

01/02 16:27, , 19F
完測試才能得知
01/02 16:27, 19F

01/02 16:29, , 20F
因為我不太清楚V牌的1公斤是哪一台,提供一下確切型
01/02 16:29, 20F

01/02 16:29, , 21F
號,或許可以給個建議
01/02 16:29, 21F

01/02 16:30, , 22F
那又牽涉到修正,問題是你怎麼去修正,然後修正的方式是正確
01/02 16:30, 22F

01/02 16:31, , 23F
講到脫水,可以研究木材乾燥的方式,風溫的梯度與風量
01/02 16:31, 23F

01/02 16:31, , 24F
對脫水造成的影響
01/02 16:31, 24F

01/02 16:32, , 25F
我提過邵老師說太快太慢都不行,我又怎麼確認這澀感是來自
01/02 16:32, 25F

01/02 16:32, , 26F
脫水的快慢,影響我下次的修正
01/02 16:32, 26F

01/02 16:33, , 27F
讓小弟問個問題:你知道你的烘豆機風門是否為線性?或是
01/02 16:33, 27F

01/02 16:33, , 28F
否知道風門所對應的風量為多少?
01/02 16:33, 28F

01/02 16:35, , 29F
如果以木材乾燥的角度切入,脫水太快會導致內部水分無
01/02 16:35, 29F

01/02 16:35, , 30F
北歐的烘法在我認知是太快了,但烘出來卻也不澀啊?
01/02 16:35, 30F

01/02 16:35, , 31F
法完全帶出,用煎牛排的概念形容 大火煎到表面燒焦了
01/02 16:35, 31F

01/02 16:35, , 32F
裡面卻還是生的
01/02 16:35, 32F

01/02 16:36, , 33F
我納悶了
01/02 16:36, 33F

01/02 16:37, , 34F
化學物質很久以前我寫過一篇 #1FAA7FLt 請大家參考一下
01/02 16:37, 34F

01/02 16:37, , 35F
我的風門是非線性的,我也買了風量計準備改裝
01/02 16:37, 35F

01/02 16:38, , 36F
改成線性的,
01/02 16:38, 36F

01/02 16:41, , 37F
烘豆要把機械上能控制的變數先掌握,之後才能用修正
01/02 16:41, 37F

01/02 16:41, , 38F
的方式改善烘豆風味。
01/02 16:41, 38F

01/02 16:44, , 39F
說到北歐派...義大利可不認為那是烘豆啊XDD(題外話)
01/02 16:44, 39F

01/02 17:33, , 40F
先說我沒烘過,但有看過帶有紅外線的機器,是否紅外線功能
01/02 17:33, 40F

01/02 17:34, , 41F
就是為了讓所有豆子都烘透呢?
01/02 17:34, 41F

01/02 17:51, , 42F
也許我應該改問各位高手你們的烘豆節奏?
01/02 17:51, 42F

01/02 18:19, , 43F
賴神是誰阿~
01/02 18:19, 43F

01/02 18:49, , 44F
賴神是世界冠軍? 高雄V牌是維多嗎? 這個謎語好難喔~
01/02 18:49, 44F

01/02 21:11, , 45F
咦?沒想到還蠻好猜的,下次出難一點的。
01/02 21:11, 45F

01/02 21:20, , 46F
之前有考慮他的烘豆機,應該還不錯吧?某名店有推薦
01/02 21:20, 46F

01/02 21:39, , 47F
我想很多澀味來自綠原酸降解反應不足,很多大的分子在舌
01/02 21:39, 47F

01/02 21:43, , 48F
頭造成澀的觸感,所以可以試試拉長170度~一爆前這區間
01/02 21:43, 48F

01/02 21:44, , 49F
讓它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吧,當然過萃或水質也有可能是主因
01/02 21:44, 49F

01/02 22:21, , 50F
caesar大,如果你知道我那台的問題你會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01/02 22:21, 50F

01/02 22:36, , 51F
c大猜對惹,強
01/02 22:36, 51F

01/03 00:34, , 52F
驚訝,有人也是用V牌,但是我烘一年多為有澀感!!!
01/03 00:34, 52F

01/03 01:56, , 53F
未有澀感???那我只能說你真是強人!
01/03 01:56, 53F

01/03 17:59, , 54F
感謝!良多
01/03 17:59, 54F
文章代碼(AID): #1Kfagh8B (Coffe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fagh8B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