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部份意譯約21:15-21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黑鍵與白鍵)時間8年前 (2016/05/30 23:15), 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覺得信仰本來就是透過討論經典與個人生命反省逐漸漸構而成的 不然大家就直接嗑亞蘭文就好了 直接把每個字記起來就好了 那電腦早就比我們強了 幹嘛翻成中文 對很多人來說 當然父agape子,父philia子都一樣 但是你要怎麼深入地去理解基督信仰 還是得靠這些辛勤耕耘的人 去疏爬出各式各樣的路徑與邊界 包含語言上的 去拓寬中文對基督宗教的可能性 不然我們以中文討論2000年前的某個講亞蘭文的希伯來人的基礎為何? 想就教於先學 ※ 引述《openeyes222 (睜大眼看)》之銘言: : 這位神學家日以繼夜的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實在另人佩服. : 你的愛論基礎全部despend on希臘文. : 以自己的一套想像,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神學. : 這些發表,有些是做字義的思考,有些是出於自己的腦補. : 如果你能打臉過往的那些神學家,也許能有一翻作為. : 但這些你自己新的看法,對於整個基督教神學,真的是不痛不癢,可有可無. : 根據之前所引用的經文, : 父agape子,父philia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意義是一樣的. : 你認為應該給更多的神學定義,那你真的要說服別人真的也不容易. : 聖經中提到人要agape主,也要philia主,對於很多人來說意義也是一樣的. : 你認為那不一樣,那你應該說服別人在實行上,人如何的agape主,又要如何philia主. : 這其中有沒有重疊之處?語言的傳達有那麼多的考究嗎? : 在中文裡的愛,在台上語都講成疼. : 愛和疼在對話時真的有必要去專注在字義上頭嗎? : A問B,你愛我嗎?B回答,是的,我疼你. : 以上的表達出B不夠愛A,或者B不愛A嗎? : 明明人家都正面回答,是的,肯定的. : 人卻要在用字不精確上作文章, : 你怎知人家使用的那種語言對話. : 你使用中文在表達時,有想過這字意以前原本的意思嗎? : 在對話時,人家對你說,也好.你應該不會想像別人在性暗示吧. : 你這樣想,絕對是你自己在腦補. : 絕大部份的人,不會知道,也字,在古字就是指女人的性器. : 同樣的,你能知道耶穌和門徒的對話是使用希臘文? : 你的這些腦補的解釋裡,你如何說服別人耶穌是用希臘文對話, : 全世界的那些神學家們,有幾個人會想鳥你. : 就如同愛在維基百科上所說, : 在古希臘語的聖經裡,「agapo」這個動詞與「phileo」有著同一解釋。 : 這也是多數人對聖經裡的看法. : 而不是你自己一個人在這裡想改變別人的看法,不斷的腦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28.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64621325.A.B90.html

05/31 04:56, , 1F
嗯嗯 這個衝突就是符應式真理觀vs對話性真理觀的問題。
05/31 04:56, 1F

05/31 04:59, , 2F
還有一點,就是太不信任聖靈會在我們讀經時的引導與動工
05/31 04:59, 2F

05/31 05:01, , 3F
了。或者填鴨教育成長背景的我們,都一直追求「標準答案
05/31 05:01, 3F

05/31 05:03, , 4F
」這種東西。聖靈真的會如我們呆板的教育那樣帶領我們嗎
05/31 05:03, 4F

05/31 05:06, , 5F
您提到拓寬語言的邊境或可能性,非常同意。這也是我認為
05/31 05:06, 5F

05/31 05:07, , 6F
之前認為不會如uka所言的「殖民」想像的緣故,因為不同
05/31 05:07, 6F

05/31 05:08, , 7F
的元素都是豐富我們,只要不用「不公平(Avon)」的手段
05/31 05:08, 7F

05/31 05:09, , 8F
去對待我們的「他者」,那麼任何差異都是活化、豐富我們
05/31 05:09, 8F

05/31 05:10, , 9F
共同存在的這個大傳統。
05/31 05:10, 9F

05/31 05:11, , 10F
至於漢語基督信仰的可能性,就算「反文化者」不屑於這個
05/31 05:11, 10F

05/31 05:12, , 11F
看起來像文化使命的真實福音使命,我覺得起碼要思考個人
05/31 05:12, 11F

05/31 05:14, , 12F
使命的可能性--透過讀經轉化個人認知、情緒、行為的過程
05/31 05:14, 12F
文章代碼(AID): #1NJ5aDkG (Christianity)
文章代碼(AID): #1NJ5aDkG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