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墨子

看板Chinese作者 (許下一個成功的諾言!)時間12年前 (2011/12/18 22:36),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4 (看更多)
看來m大對「兼愛」一詞有許多誤會。 功利主義:   墨子的學說是在周文疲弊、天下大亂背景而生的。墨子認為天下之所以亂, 在於人的自私自利而不相愛。人一旦自私自利就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故戰國 當時為亂世。墨子為了平治天下,提出「兼愛」的功利主義方法以達成使天下大 利的目的。兼愛是為了實現現實功利實效的手段,故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 權威主義:   墨子認為人只要兼相愛、交相利就立刻能使社會獲得大利。然而人為何要使 天下大利?(即人為何要實現兼愛)墨子卻認為所有人的最高價值標準在「天志 」,天志智且貴,而義由智與貴出,所以人所遵循的「義」是自天出的。天志的 內容是要人兼相愛、交相利,因此兼愛的價值根源來自「外在」的權威。 於是墨子提出非攻、明鬼及尚同指出天志有外在的強制力,可駛人遵從天志而行 兼愛(明鬼無法充分讓人信服,故墨子又提出政教合一的尚同)。   荀子批評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的弊病就在於:墨子欲以最直接的方法( 兼相愛、交相利)來以質救文(周文疲敝)可立即興天下之大利,但這種直接否 定周文的方式,易流於蔽於用而不知文。   墨子認為,天志人能行兼愛的道德根據,也是人們行為的最高準則;天要人 行義(義自天出),人若能行義則能長治久安,若不依循天志,則遭禍亂之殃。   天志於墨學的作用在於其實為墨子學說中的最高價值動力與規範,是墨子建 構兼愛的理想性社會的超越動力根源,與權威主義的尚同(政治論)皆源於此。   墨子兼愛的最大矛盾的地方就在於「以兼代別」,兼愛是無論階級、種族、 親疏,一律愛人如己的平等觀,這種絕對的義道、絕對的大公境界是一種宗教情 懷,但缺忽視了「人情」中的親親之別。這種絕對的義道僅出於天志的「外在權 威」,而非來自人內在的生命自覺心。人行義時缺乏內在的自我要求,則生命本 身不能自足,一旦亂世結束,人脫離了共患難的背景環境,當然無法可大可久。   兼愛的提出在於方法簡易且能直接感應亂世的群眾人心,以達成實際行動, 當然在戰國成為顯學。而兼愛的根源價值,墨子認為在於天志賞罰(義出自智與 貴,且天為智且貴,所以天就是義,其內容為兼愛,故人要遵循天志而行兼愛) 。兼愛的可行是政教合一的強制(明鬼、尚同)。   一般而言醫生都有「醫德」,站在本分上當然要救人,但絕非等同於「兼愛 」。就算是醫生,自己的父親和別人的父親同時需要被救,身為醫生雖然都會救 ,但如果我是墨子一定會先救自己父親。若按照墨子的兼愛,則無先後與親疏之 別,如此當然易流於「無父」。   順帶一提,中國學術思想史從先秦開始到新儒家,一直都是在經學與儒家的背 景下所提出的解釋、轉化與反動。而如果墨學沒有缺陷的話,前年成大中文所的思 想史考題「試以『功利』與『權威』思想統攝墨子的『十務』,並辨其『非儒』立 場,又其學說的矛盾及限制為何」、北大中文所「儒、墨兩家是先秦顯學,但也互 相批評,如莊子所說:『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齊物論 〉試簡述儒、墨兩家相非的論點,並做簡要評論。」就不會這樣被拿出來出了。 (小弟才疏學淺,只找到這兩年有出的學校,還請方家加以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77.92

12/18 22:53, , 1F
推! 你說的一至五段我大致同意。第七段我也覺得你分析
12/18 22:53, 1F

12/18 22:54, , 2F
有理,「政教合一的強制」似乎很能捕捉到墨學的特色。
12/18 22:54, 2F

12/18 23:01, , 3F
至於第六、第八段,我....可能會繼續「誤會」下去吧....
12/18 23:01, 3F

12/18 23:11, , 4F
另外...我想如果是我來考這科「中國學術思想史」,我大概
12/18 23:11, 4F

12/18 23:12, , 5F
也會揣摩「經學與儒家的背景」來寫我的答案,而不會寫我
12/18 23:12, 5F

12/18 23:13, , 6F
貼在版上的文章內容吧。
12/18 23:13, 6F

12/18 23:16, , 7F
另,我推「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這句
12/18 23:16, 7F
文章代碼(AID): #1ExVfMyi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xVfMyi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