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墨子

看板Chinese作者 (韶音)時間12年前 (2011/12/03 13:1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4 (看更多)
從孟子到墨子, 這個討論也真的撐得夠久的了…… 我一直在旁邊看,沒有發文,一來是看看別人怎麼想, 二來是看看自己怎麼想。 不過,我總是覺得有些東西,講得不夠透, 算是補一點個人的看法好了。 (希望不要搞的想寫論文……) 這串討論,提出了三個部分, 一個是性(善、惡),一個是禽獸,一個是兼愛。 兼愛的話,其實我沒什麼好說的了。 不過性跟禽獸我想提一點看法。 先談禽獸, 首先,我們現在覺得是罵人的詞,以前不一定有那麼多負面意涵, 第二,會談禽獸,是著眼於人個禽獸之間有什麼不同? 依孟子所講: 「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人與禽獸是沒什麼分別的,差別在人有而禽獸沒有的, 那是「仁義」,推展出來,就是人倫。 進一步的講,人於此點異於禽獸,自是要將之推展發揚, 不推之發揚,人還是動物,不是人。 所以,「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與其說是罵人, 不如說,對孟子而言,不講人倫,不推揚仁義, 人跟動物之異便消失了。 當然,這是孟子自己的看法, 孟子講人與禽獸之異也沒有經過特別的考究, 也的確忽略了許多動物的特性。 反正孟子又不是真正要論人獸之異, 他只是在建立人的主體,以及強調人為何要活得向像人。 再進一步的將之拉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因此,就有一個很簡單的論斷出來: 人具有仁義→有人重視仁義,推展人倫→這個人是人。 在這個論證之中,只要是不合於這條規定的, 自會不合於大前題。 不過,學過邏輯的人都知道,邏輯只有合不合,沒有對或錯…… 不接受這個命題的話,自是不成立。 所以,他用這一條去論斷許多思想家的論點的時候, 自然都是禽獸…… 孟子思想最主要的部分都是在談仁義, 將之視為人獸之異,這很正常。 如同某個人將理性視為人獸之異一樣…… 荀子就不是這麼說的: 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同樣的邏輯套上去,不能辨的,就不是人…… 當然,這個如何跟荀子整體學說合在一起,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談性,比較復雜…… 兩人所論之性的差異,就不講了, 但有個觀念要先守住, 孟子談性,論性善,是為了要讓人精進自己德性的原由找到驅力。 (這個部分可以與一下孟子講人獸之異的部分合著看,很有趣的。) 荀子談性,論性惡,是為了要讓人精進自己德性的原由找到驅力。 我沒打錯…… 同樣的目的,不同的做法。 因此,兩人論性,自是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於「標準」。 對荀子而言,孟子講那麼多,都沒有一個標準, 沒有標準,你是要人怎麼做才對啊? 荀子對孟子的批評,也都是著重在「標準」上。 這個部分可以去看一下《性惡篇》。 荀子是如何去判斷善惡? 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 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是善惡之分也矣。 這才是孟子與荀子學說的最大分別。 只要是亂,對荀子而言就是惡,所以他要建立秩序。 從這一點去看孟子,會發現,孟子學說很難在建立秩序上起作用。 所以荀子評孟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 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 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 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 以為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個人覺得從這個角度去看,會看得比較真切點。 這純是個人認為…… 還有,有版有有討論到「枸木之性」的部分, 以之去評荀子的性惡, 其實有點不妥…… 從枸木有可直之「性」,故其才有可直的可能,去論荀子的性惡, 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 但深入的思考,枸木亦有可使之更枸之「性」…… 從這裡看,這個「性」字的內容,其實是不等於孟荀兩人所論的「性」的。 這個討論串,大多就是從局部去談, 我換個角度,從大結構去看, 不是要理出一個對錯,而是要提供不同的想法跟思考方向。 只是個人的意見,歡迎批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64.48

12/03 18:00, , 1F
這篇自然是要給個讚的^^
12/03 18:00, 1F

12/05 00:23, , 2F
12/05 00:23, 2F

12/05 02:01, , 3F
推~
12/05 02:01, 3F
文章代碼(AID): #1EsR2ZdN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sR2Zd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