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版上多有常識性的發言

看板Chinese作者 (韶音)時間14年前 (2010/03/09 21:21), 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 引述《visorkk (洞澈光明)》之銘言: : ※ 引述《jureo (亮亮)》之銘言: : : 這個不字,不是實有層面的否定 : : 老子不是否定仁 : : 而是不以某家之仁,才是真正的仁 : : (好吧,我承認我是說儒家) : : 天地之間最大之仁,就是不偏私ㄧ方 :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 老子此言,後人誤解殊甚,竟解為天地冷酷,利用萬物又棄絕萬物;聖人冷酷,利用百姓 : : 又棄絕百姓。實則,另章云: :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不仁=無常心) : : 前後兩段話,對照比觀,聖人無常心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心為心,就是以百姓為芻狗。 : : 如此,以經解經,才得正解,否則,會引生大誤解,老子思想頓失他的本來面貌。 : : 故這一段話,最恰當的理解是,天地生萬物是無心的,放開萬物讓萬物自生自長,聖人生 : : 百姓是無心的,放開百姓讓百姓自在自得。 : : 芻狗是用草做成的狗,加上文飾巾繡,用以祭祀,事後不免被拋開。不過,依老子的說法 : : ,此為「功遂身退,天之道」,芻狗從草中來,又回到草中去,有如徵召入伍的士兵,戰 : : 事結束,就解甲歸過了,怎麼會有拋棄的感覺呢? : : 中國哲學天地所以為天地,就在他生萬物,聖人所以為聖人,就在他生百性。問題是,如 : : 何生?儒家站在「實理」的立場,說天地有仁心,聖人有仁心,所以,才有生的動力與方 : : 向;道家站在「虛用」的角度,說天地不主宰萬物,萬物才有自己生的餘地,聖人不主宰 : : 百姓,百姓才有自己生的空間。 : : 不仁無心,愛沒有執著,也沒有負累,也不會扭曲了別人,也不會累壞了自己,沒有人犧 : : 牲,也沒有人虧欠,這樣的愛才能天長地久。 : : 此中不仁,與孔子所謂:「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義理不同,孟子的不仁,是仁心不發 : : 用,老子的不仁,是仁心不執著。前者是「實有層」的不仁,後者是「作用層」的不仁, : : 實有層的不仁是道德的墮落,作用層的不仁是智慧的空靈。 : : 春齋 : : 沒有讀透 : : 就不要妄自批評 : : 老子真的會覺得躺著也中槍 : : 推 king622:這解法挺不賴的! 03/09 11:48 : 完全認同 : 不仁就是損有餘以益不足 : 不足到了盡頭就需要被添補 : 有餘到了盡頭就需要被減損 : 天地如橐籥 循環不已 : 這是道的常態 這位版友,不好意思,糾正你一下, 不仁在《老子》之中,不可以以損有餘以益不足去解。 引一下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第77章> 此處的「天之道」,雖然可以等於「道」, 但是此處說的是道本身的特性, 是在自然無為的情況之下所推出來的結果。 「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一句話是用來講「道」的。 它所說明的是一種規律。 「天地不仁,以為物為芻狗」, 這一句話,是道對待萬物的態度。 「仁」是一個有意向性的行為, 它是針對著某個群體發生的。 比如說,朋友,親人,自己所關心的事物等。 以此看來,天地如果是「仁」的, 那它必然也有所愛及所不愛的。 有所愛,則會多所著力, 無所愛,則會少有著力, 如此,則是「有為」而非「無為」了。 有所愛的天地,如《尚書》所言:「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表示說,天是有所偏愛的。 因此,萬物自然會有等差,而這個等差卻不是來自於萬物的本身, 而是天使之如此。 儒家之於人,大多是持此看法的。 但是,道家之於萬物,是沒有等差的, 因為不仁,所以並不特別的偏愛某一物, 如此才可以「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 萬物方可為芻狗。 人之所以可以為域中四大, 並不是道偏愛於人, 而是人自己在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果。 : 正因為 : 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 : 揣而銳之 反而不可常保 : 只執著於行仁 標榜仁 只會跟世界格格不入 : 反而無法得到仁的效果 : 如寡其欲 盛其德 順天地的動態而作為 : 有人侵凌太甚 則損之以刑法 : 有人孤苦太甚 則益之以社會福利 : 以萬民利害為利害 以萬民存心為存心 : 這種寬廣淳正的態度 關懷世界的胸懷 : 這不正是仁的本質了嗎 仁這個字,在先秦有特殊義與普遍義, 普遍義,即是感情, 特殊義,是由孔子所予的,包含了德性的成分於其中。 因此在釋義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仁」 這個字,在《老子》之中,並不是具有特殊義的使用, 其地位也不高。 如果將仁字拉得太高,並以之去解「道」的話, 那麼,「德」的解釋就麻煩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25.76

03/10 12:52, , 1F
我只是論以道行之 也會有仁的效果 老子也提倡慈
03/10 12:52, 1F

03/10 12:54, , 2F
道非不愛 是不偏愛
03/10 12:54, 2F

03/10 12:55, , 3F
這種博愛之心 居於子 體現以孝 居於兄 體現以悌
03/10 12:55, 3F

03/10 12:56, , 4F
居於人群 體現以忠信 如果有所偏執僅愛父母不愛兄弟
03/10 12:56, 4F

03/10 12:56, , 5F
有孝無悌 仁亦不圓滿
03/10 12:56, 5F

03/10 21:12, , 6F
原來如此,我了解你的想法了,真是抱歉。
03/10 21:12, 6F

04/04 10:08, , 7F
好精采的見解 謝謝兩位 受教了
04/04 10:08, 7F
文章代碼(AID): #1Bbajj9g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Bbajj9g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