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高中] 氧化還原電位

看板Chemistry作者 (問問題請寄站內信)時間12年前 (2012/05/26 00:47), 編輯推噓2(2011)
留言1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謝謝DE兄和if兄的討論 我再整理一下我的看法 ※ 引述《DEATH1122 (死神1122)》之銘言: : ※ 引述《Mario3 (問問題請寄站內信)》之銘言: : : 在他版看到的問題: : : 請各位高手大大解惑 : : Cu+ + e- <→ Cu E。=0.521V : : Cu2+ + e- <→ Cu+ E。=0.153V : : 求 : : 2Cu+ <→Cu + Cu2+ E。=? : : 原作者寫了2種算法 但結果不同 : : 一種是直接加減 0.521-0.153=0.368V : : 另一是透過Cu2+ + 2e- → Cu E。=0.337V來計算 0.521-0.337=0.184V : : 我想了久沒想通.兩個好像都有道理 (差在電解質不同?) : : 在此請問正確解法.謝謝 : : 其實第二個方法錯了 仔細一點看的話應該會發現兩種方法差了兩倍 : : 這兩倍的來源 回到Nearst equation 要考慮反應式中的電子數 : : E = Eo - RT/nF (ln Q) : : 所以方法二 一開始 : : Cu2+ + 2e- → Cu E1 = 0.337 - 0.0592/2 ln(1/[Cu2+]) (1) : : Cu+ + e- <→ Cu E2 = 0.521 - 0.0592/1 ln(1/[Cu+]) (2) : : 整個反應式應該是 : : 2Cu+ <→Cu + Cu2+ E3 =E3,0 - 0.0592/1 ln([Cu2=]/[Cu+]^2) (3) ^^^^^^ 這邊有個小疑點 你已經認定這是個單電子反應? 那麼後面的計算最後則會繞回第一種算法的結果 : 要從1 2 得到3 我們要把(2) 後面的 0.0592/1 ln(1/[Cu+]) : : 變成 0.0592/2 ln (1/[Cu+]^2) : : (2) -> (4) E2 = 0.521 - 0.0592/2 ln (1/[Cu+]^2) : : 然後 (4)-(1) => E2 - E1 = 0.521-0.337 - 0.0592/2 ln([Cu2=]/[Cu+]^2) : : 整理一下 : : E2 - E1 = 0.184 - 0.0592/2 ln([Cu2=]/[Cu+]^2) 這個東西要等於 (3) : : 所以 2(E2 - E1) = 2*(0.184) - 0.0592/1 ln([Cu2=]/[Cu+]^2) : : E3,0 = 2 * 0.184 = 0.368 : : 在牽涉到電子數目不同的反應的時候 : : 是不能直接相加減的 我大約知道你要表達的意思 但我覺得話這麼說有點語病 (以下是我的心得 很多人都知道 如果版上有高中生不妨參考看看) 像是 MnO4- + 5e- → Mn2+ 和 Fe2+ → Fe3+ + e- (詳細半反應省略) 一個五電子、一個單電子 全反應的電位差也只不過兩個半反應的電位相加而已 電位可說是"每個電子"經過該半反應所得到的能量 以"每個電子"的角度來看就能直接加減 真正的能量則須由電位差再乘上流過的電量得到 而 Cu → Cu+ + e- → Cu2+ + e- E1 E2 兩階段則都是氧化方向的反應 第一個電子得到eE1的能量 第二個電子得到eE2的能量 總反應Cu → Cu2+ + 2e- 總共放出的能量是eE1+eE2 但是是兩個不同的電子在跑 所以"平均"每個電子得到的能量是½(eE1+eE2) (把電子電量e除掉即為電位) 如同if兄說的 是能量在計算.而不是直接用電位計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09.92.157 : → ifanchan:後來仔細算過,同意樓上的答案,但是我們算法不一樣 XD 05/25 17:45 : → ifanchan:如果根據題意,應該是這個算法對,因為他有指定兩個極的反 05/25 17:46 : → ifanchan:應,如過用後來講的方法,雖然一樣可以算出答案,但是實際的 05/25 17:49 : → ifanchan:反應會跟題目要求的不一樣.我想是大家考慮的點不一樣吧^^ 05/25 17:49 : : 可能我沒有抓到樓上的點 如果以說錯請在指正 : : 樓上難道認為一個反應式在同樣的條件底下會有兩個反應電位? : : 我回這篇只是想表示黑斯定律是對的 : : 不管反應你怎麼走 只要兩條路最終起點和終點相同 DE兄講到了我最困擾的點 全反應可以整合得一樣 但是反應電位卻不同?? 我推想這跟剛剛提到的電位觀念相同 兩個反應的自由能變化守恆 但是每次跑的電子數不同造成電位的不同 第一個算法 ΔG = 1e*0.368V = 2e*0.184V 第二個算法 : 他的反應熱 或是在這邊是電位 就該是相同的 : : 所以他第二個方法得到另一個答案不是方法本身錯 而是他的計算方法是錯的 : : 如同我最後附的結論 兩反應式中的電子數不相同是不能直接相加減 : : 必須要回到Nearst equation 去做計算 DE兄和if兄的算法可以說是一樣的 E=E。-(RT lnQ)/nF nFE=nFE。-(RT lnQ) -nFE=ΔG -nFE。=ΔG。 : 但是我必須在強調一次 這是在同樣的環境底下 : : 很多反應在不同溶劑中是可能得到不同電位 例如說在水中或是氨水中 同意 電極可能也有影響 : PS 其實我是看不懂樓上回的最後一句話 : : ※ 編輯: DEATH1122 來自: 140.109.92.157 (05/25 18:19) : 推 ifanchan:簡單說,我會跟你寫一樣的答案,也同意你的觀點. 只是,原文 05/25 18:34 : → ifanchan:提供的第二種方法,算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另一個反應,你要說 05/25 18:34 : → ifanchan:他全錯也行.我只覺得只要基本觀念正確,能夠理解就好了^^" 05/25 18:38 : → ifanchan:另外,我其實有在原文後面推文. 05/25 18:39 : 推 ifanchan:話說我比較習慣用自由能去算,所以雖然殊途但是同歸 XD 05/25 18:43 兩個反應的差別如下 (一) Cu+ → Cu2+ + e- E=-0.153 V (二) Cu → Cu2+ + 2e- E=-0.337 V 1.在陽極"每個電子"消耗(負的電位)的能量不一樣.因此全反應電位差不同 2.在陰極如要析出一個原子的銅.第一個反應共需消耗2個Cu+.第二個反應只需1個Cu+ 如果在同一個電鍍池中.第二個反應的電鍍效率應該會比較高(在Cu+消耗完之前) 最後我還是有一個疑問 如第二個反應陽極以銅作電極 是否它也會走第一個反應途徑? 如兩個途徑都會走 這樣它的全反應電位差又是多少? 我想這些問題或許需要一些實際的實驗結果來回答 : → DEATH1122:瞭改 我就想怎麼會幫錯的答案說話 那是我誤會了 05/25 23:27 : → DEATH1122:不過我覺得方法二只有反應式相加的觀念 計算的觀念就 05/25 23:29 : → DEATH1122:沒有了 05/25 23:29 : → ifanchan:恩,原本算錯了其實= =後來算出來 兩者電動勢沒有差很多 05/25 23:33 很高興能和大家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81.13

05/26 01:04, , 1F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那是自身氧化還原 一個是氧化劑 一
05/26 01:04, 1F

05/26 01:05, , 2F
個是還原劑 所以只牽涉到一個電子
05/26 01:05, 2F

05/26 09:15, , 3F
其實我算出來,第二個方法不是0.184V,而是0.3525V,這個比
05/26 09:15, 3F

05/26 09:15, , 4F
較合理,就算把反應是兩邊的銅當作一樣消掉,得到第一個方
05/26 09:15, 4F

05/26 09:16, , 5F
法的方程式,你的反應電位應該不會差太多.我覺得這兩個方
05/26 09:16, 5F

05/26 09:16, , 6F
法,是類似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反應^^"
05/26 09:16, 6F

05/26 09:21, , 7F
因此,反應條件不同(溫度,濃度,溶質,電極)等等,會造成實際
05/26 09:21, 7F

05/26 09:21, , 8F
電解時根本上進行的是另一種反應,所以得到的電位也會不同
05/26 09:21, 8F

05/26 09:22, , 9F
當然,實際進行實驗時,要考慮的條件還有很多,溫度,離子濃
05/26 09:22, 9F

05/26 09:23, , 10F
度等等,造成的過電位,或者測量上的誤差等等.
05/26 09:23, 10F

05/26 09:23, , 11F
如果以這兩個方法來看,我認同原po的看法,使用不同的電極
05/26 09:23, 11F

05/26 09:24, , 12F
本身就會讓他選擇相對應的反應進行,應該是不會有同時競爭
05/26 09:24, 12F

05/26 09:24, , 13F
的情況發生.
05/26 09:24, 13F
※ 編輯: Mario3 來自: 111.252.81.13 (05/27 22:48)
文章代碼(AID): #1FlxUi4S (Chemistry)
文章代碼(AID): #1FlxUi4S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