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劉備為什麼不留呂布?

看板Chan_Mou作者 (蒼天已死)時間16年前 (2008/09/01 07:05), 編輯推噓8(809)
留言1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6 (看更多)
※ 引述《vampirelin (法蘭痞)》之銘言: : 不管是史書、演義還是火鳳,都有提到呂布被俘後曹操有想讓他投降的意思 : 而從中作梗的便是號稱有相人之術的劉大耳 : ~節錄演義第十九回 白門樓呂布殞命~ : 方操送宮下樓時,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 : 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 : ,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 ?」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 : 記轅門射戟時耶?」忽一人大叫曰:「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眾視之,乃刀 : 斧手擁張遼至。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後梟首。 : 而對於當時來說,雖然劉曹還未正式為敵,但是劉備應該也知道未來最大的敵人便是曹操 : ,怎不會想讓呂布投降後反咬一口?反而將張遼送給曹操. : 若僅僅是劉備一句「你沒看到丁原、董卓的下場嗎?」就讓曹操不敢收呂布也不儘合理 : 火鳳中司馬家背叛後降的二公子、投降後反叛再投降的張繡也不見曹操不收(宛城那戰 : 還折損了兒子跟愛將). : 曹操跟劉備的想法,還真令人猜不透。 : 看來看去還是陳宮赴義那段最讓我感動... 從歷史..就算是火鳳的角度來看... 曹操都不可能會留呂布... 要用也不敢用...要收人心也沒得收... 留張繡對於那些盤據關中的小軍閥至少有些效果... 留呂布又有何用..呂布麾下的軍隊..滅的滅降的降... 也沒啥影響力可言了... 所以從客觀角度..曹操應該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殺呂布... 劉備會說那種話..也只是覷準曹操的心思而已... 要是劉備還在那邊勸說要留呂布...以曹操多疑之性格... 大概就一起把劉備宰了陪葬...恐怕來留不到劉備煮酒論青梅... -- MY BLOG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Kea0111 --短篇推理小說 長篇小說 替代役週記 雜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6.165.5.41

09/01 08:14, , 1F
歷史上張繡是吃不下來不是想留啦...後來張繡在官渡前投靠
09/01 08:14, 1F

09/01 08:19, , 2F
就射了
09/01 08:19, 2F

09/01 13:41, , 3F
劉備當時不是最大的敵人 留著多少有點用
09/01 13:41, 3F

09/01 15:44, , 4F
不過別忘了 曹操唯才是用 @@ 表現好的徐晃、張聊、張郃
09/01 15:44, 4F

09/01 15:45, , 5F
也都是叛軍降將 張繡更是殺子仇人
09/01 15:45, 5F

09/01 15:46, , 6F
怪的是 報父仇就屠城 殺子仇還可以歸降 曹操很怪吧 XD
09/01 15:46, 6F

09/01 15:46, , 7F
其實大家都以為 劉備會「相人」「惜將」「得民心」
09/01 15:46, 7F

09/01 15:47, , 8F
其實也是很多將領歸順曹操的
09/01 15:47, 8F

09/01 15:48, , 9F
許攸在官渡之戰的緊繃時刻 倒戈相向 曹操可是倒履相迎
09/01 15:48, 9F

09/01 15:49, , 10F
也因為許攸歸順 才有烏巢劫糧的成果
09/01 15:49, 10F

09/01 15:58, , 11F
報父仇的背後目的是搶地盤,殺子仇人他咬過只是還啃不下
09/01 15:58, 11F

09/01 15:59, , 12F
報父仇或許只是藉口...
09/01 15:59, 12F

09/01 15:59, , 13F
後來在情勢吃緊時帶鎗投靠你好意思殺?張繡也很識相一投靠
09/01 15:59, 13F

09/01 16:00, , 14F
馬上拚命在官渡跟二袁戰役大大立功,曹操氣就差不多消啦
09/01 16:00, 14F

09/01 23:32, , 15F
兒子有很多 老子卻只有一個啊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09/01 23:32, 15F

09/02 00:07, , 16F
樓上讓我想到 穿我衣服->砍你手足 的簽名檔..
09/02 00:07, 16F

09/05 20:17, , 17F
推樓樓上,老子只有一個.....兒子可以有千千萬萬個
09/05 20:17, 17F
文章代碼(AID): #18koElen (Chan_M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koElen (Chan_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