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火鳳中的騎兵...

看板Chan_Mou作者 (裝甲小弟)時間18年前 (2006/08/29 00:05),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4 (看更多)
※ 引述《sj7 (SJ)》之銘言: : 小弟先承認自己認真了 : 沒錯!!就是馬蹬!! : 龍騰版高中歷史課本清楚的告訴我們 : "公元四世紀時,中國首先發明馬蹬。" : 一直到晉滅吳 也還只是西元280啊 為什麼會有馬蹬呢? : 馬鐙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文明。軍事上馬鐙使騎兵的近距離格 : 鬥戰更容易,並且有利於騎兵的長距離行軍。能更有效的發揮出騎兵機動性好沖擊力強 : 的優點。西方馬鐙的發明更導致了中世紀重騎兵,騎士的出現。這一時期騎兵以重騎兵 : 為主,對步兵有極大的沖擊力。 : 意思就是還沒馬蹬之前 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上尚非決定性的 看個漫畫怎麼還顧慮那麼多呢? 當認真魔人是很累的。 不過,既然原po認真起來,那麼就來看些資料吧。 首先,發明馬鐙的可不是漢人,而是匈奴人,考古學者是根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 葉尼塞河上游米努辛斯克一地匈奴墓中所出土的小型金屬馬鐙而斷定最早使用馬鐙 的是匈奴人,時間大約是西元一世紀至二世紀間。 至於高中課本中西元四世紀中國發明馬鐙的說法則是因為西晉長沙永寧二年(AD302) 墓中所出土的陶騎俑,在陶馬背部馬鞍的左側掛著三角環狀物,學者因此推定這是 漢人使用馬鐙的證據,從該陶俑只掛一只馬鐙的情況來看,無論匈奴或漢人,馬鐙 只是方便騎士上下馬,一旦坐上馬背,馬鐙就失去用途。換句話說,從西元一世紀 至西元四世紀中業,東亞的騎兵可能都是使用單鐙馬鞍。而我們印象中的雙鐙馬鞍 則要等到西元四世紀末葉才出現,目前中國最早的雙鐙馬鞍實物是出土於北燕的馮 素佛墓,馮素佛死於西元412年。 所以,我們最多只能推測,馬鐙是匈奴民族的發明,因為匈奴與漢人長期衝突,使 漢人成為最早接受馬鐙的農業民族。 再來就是馬鐙與重騎兵的關聯,嚴格來說,「無馬鐙即無重騎兵」或「無馬鐙故騎 兵效率不彰」是1970年代以前西方軍事史學界的迷思,但是1987年時,業餘考古學 者彼得.柯隆利(Peter Connolly)先生在史學學術期刊上發表<羅馬式馬鞍>一文卻 打破如此迷思,證明只要馬鞍設計得當,就算沒有馬鐙,騎兵的效率也不會受到多 受影響,這篇文章已經受到西方史學界的肯定並加以引用,英國的上古軍事史愛好 者在實際騎乘配有無鐙羅馬式馬鞍的戰馬後也證明柯隆利先生的觀點。 事實上,從兩漢一直到魏晉時期的馬鞍設計來看,就算沒有馬鐙,中國騎兵的效率 並不會差到那裡去。只不過,目前東亞大部份人士似乎還無法接受如此觀點。 所以,就廣義而言,陳某老大並沒有畫錯,因為東漢騎兵有可能使用過馬鐙,只不 過各位真的要考究到這種地步嗎? 就我個人而言,看個火鳳燎原實在沒必要認真到 這種程度,把自己搞得這麼累會讓漫畫變得不好看。 參考資料: 來村多加史 等著。《戰略戰術兵器事典 中國編》。日本東京都﹕株式會 社學習研究社,2001年。 朱大渭等總纂。《中國文明史 4 魏晉南北朝 上冊》。台北﹕地球出版社, 中華民國81年9月。 張濤。《秦始皇兵馬俑》。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6月。 Connolly, Peter. Greece and Roman at War. London: Greenhill Books,1998. Goldsworthy, Adrian Keith. The Roman Army at War 100 BC - AD 2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 Homines libenter quod volunt credunt. 「群眾只相信他們想相信的東西。」 -蓋伊.尤利.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01.41

08/29 01:00, , 1F
專業
08/29 01:00, 1F
※ 編輯: PANZER 來自: 59.121.201.41 (08/29 01:09)

08/29 02:41, , 2F
好像一篇報告喔@@ 附上出處參考資料XD
08/29 02:41, 2F

08/29 08:56, , 3F
裝甲大大好文.必屬佳作
08/29 08:56, 3F

08/30 13:10, , 4F
...真的很像看報告
08/30 13:10, 4F

09/03 00:13, , 5F
專業....真是上了一課
09/03 00:13, 5F

09/17 16:33, , 6F
好專業 謝謝你
09/17 16:33, 6F
sfsm:轉錄至看板 Warfare 02/21 09:02
文章代碼(AID): #14ynHFnO (Chan_M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ynHFnO (Chan_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