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呂布

看板Chan_Mou作者 (Har)時間18年前 (2006/03/27 09:26),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4 (看更多)
※ 引述《addoil ( 全民亂講)》之銘言: : ※ 引述《haudai (皓呆)》之銘言: : : 呂布是好人還是壞人 : : 據史實來說他賣父求榮 : : 殺丁原投靠董卓 : : 之後又殺了董卓 : : 殺他義父 : 歷史上的人物或是混政治的人不能單單只靠好壞人來區分 : 陳平有偷竊前科還跟嫂子亂倫....但他是劉邦的重要智囊 : 李世民連兄弟都幹掉還向老爸逼宮...老爸不得已只能當太上皇 : 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卻長留青史 還是可以區分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的﹐只是你們對于好人﹑壞人的定義不了解。 好人﹐就是為萬民造福利。 壞人﹐就是為自己造福利。 為萬民拋頭顱﹑捐熱血﹐盡心盡力以民為主﹐就是民眾眼中的仁君。 犧牲萬民福利﹑出賣其他人﹐只求自己登上帝位﹐就是民眾眼中的暴君。 歷史上的記載﹐大致上是根據這樣的原則﹕ 有心帶領人民獲得更好利益﹐卻無法辦到﹐則是庸人。 以鞏固自己勢力為出發點﹐卻成功善待人民﹐被稱為霸主。 ------------------------------------------- 在一般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曹操和呂布其實是同一種人﹐就是壞人。 只是曹操做得比較成功﹐能夠平衡人民需求﹐平定北方﹐所以被稱為霸主。而呂布則無 法解決相關問題﹐最後兵敗。於是呂布就被稱作暴君。 對一個人的評價﹐有很多層的角度。對于當時的人民來說﹐能夠讓人民吃飽飯﹐就是好 的君主。但是對史家來說﹐讚揚「能夠讓人民吃飽飯的壞人」﹐很可能會造成後世的人 依次傚法﹐所以不管如何﹐出發點不正確的人﹐怎樣也不會獲得歷史上正面的評價。 後世的人不知到史筆之重﹐也就無從體會史家的用心良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48.52.246

03/27 10:35, , 1F
後世的人不知到史筆之重﹐也就無從體會史家的用心良苦。
03/27 10:35, 1F

03/27 11:33, , 2F
說得不錯,推一個~
03/27 11:33, 2F

03/27 12:31, , 3F
後世的人不知到史筆之重﹐也就無從體會史家的用心良苦。
03/27 12:31, 3F

03/27 13:54, , 4F
成敗論英雄 歷史就這麼簡單
03/27 13:54, 4F

03/28 09:34, , 5F
史家只要忠實記錄事實就好,幹嘛加個人意見?
03/28 09:34, 5F

03/28 22:02, , 6F
寫史時要字字琢磨吧
03/28 22:02, 6F

03/30 17:09, , 7F
後世的人不知到史筆之重﹐也就無從體會史家的用心良苦。
03/30 17:09, 7F
文章代碼(AID): #149pzNNl (Chan_M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討論
15
21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討論
6
9
討論
2
2
討論
5
7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4 篇):
討論
27
33
討論
15
21
討論
6
7
討論
6
9
討論
10
10
討論
0
1
討論
2
2
討論
4
6
討論
5
7
文章代碼(AID): #149pzNNl (Chan_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