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16仗全中的難處

看板Chan_Mou作者 ( 全民亂講)時間18年前 (2006/03/17 22:00),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39 (看更多)
※ 引述《Talkman (沒C杯杯都是殘廢)》之銘言: : ※ 引述《kober (人間機關車)》之銘言: : 對阿 : 說的都沒錯 : 我也相信曹操實際上並不可能有百萬大軍 : 不過我只想知道原po所謂的23萬這個估計怎麼出來的 : 赤壁之戰(207年) : 當時的全中國人口數大約還有2~3000萬 : (桓帝壽元二年(165年)的人口是5650萬三國末晉建國之初(265年)大約是700萬(註1)) : 對照目前的台灣(非戰時) : 只是我還是覺得這個魏只有23萬兵力 : 然後攻打赤壁只有6~8萬人 : (尤其我記得前幾年學家考證過赤壁一戰曹操大約是15~20萬) : 這個推論滿草率的 : 註1:事實上在晉統一之後人口數成大幅度的上昇 : 所以這官方統計的700餘萬人口很有可能有很多還沒計入 部分之文恕刪 曹操集團攻打孫劉聯軍時到底投入多少兵力...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學者的看法是大致22or23萬左右 可這兵力究竟如何估算出來的呢? 1. 先來看看史書上的陳述 <江 表 傳> 文述: 瑜 請 見 曰 : 「 諸 人 徒 見 操 書 , 言 水 步 八 十 萬 , 而各 恐 懾 , 不 復 料 其 虛 實 , 便 開 此 議 , 甚 無 謂 也 。 今 以 實校 之 , 彼 所 將 中 國 人 , 不 過 十 五 六 萬 , 且 軍 已 久 疲 , 所得 表 眾 , 亦 極 七 八 萬 耳 , 尚 懷 狐 疑 。」 而資治通鑑上也採用上述之言...但這只是周瑜一人之言... 事實上兵力是否真是如此呢? 2. 粗略估法 要知道曹操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當時曹操擁有多少兵力? ===>當時曹操有多少人口 史書上記載的人口 續漢書郡國志注引帝王世紀:「景元四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通典食貨典:「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ps. (a) 景元(魏元帝曹奐的年號 )....景元四年為西元263年...此時魏滅蜀 (b) 土地部分 魏元帝當時共有原本魏之國土共有12州93郡 司州(亦稱司隸)5郡、豫州8郡、冀州15郡、青州6郡、兗州8郡 徐州6郡、揚州2郡、荊州8郡、雍州10郡、涼州7郡、幽州12郡 并州6郡 從上可知景元4年曹魏人口大概443萬(通典食貨典)... 但在曹操攻打荊州之前時...其國土只有司隸部分、幽冀青并徐豫兗7州、揚州部分 還得在扣除一些人口成長(事實上 三國時期戰爭頻繁人口成長並不太多 ) 粗略估計當時曹操擁有人口300萬~350萬之間 (這部分也可以參考史書人口記載 只計算曹操攻打荊州前所有之戶口數..來考證 ) (當然這人口可不是我估的....這是學者們去研究調查所推得之300多萬人口 ) 用最大的350萬人口來計算的話.... 扣除女生、老幼病殘、各地方官吏、生產人口 當真能徵調的兵力人口不過70~80萬....以現役軍人來看曹操擁有的極限最多40幾萬 這40幾萬人中...有的要駐守邊疆以防北方烏桓和西邊的涼州軍團 有的要維持地方秩序....還有的是要防揚州的魏吳交界地帶 以曹操精兵的軍事思想而言... 攻打荊州的兵力(曹操主力部隊 )17~18萬是非常合理數字 再加上荊州水軍7~8萬(荊州水軍兵力同裡可以用上述的方法去估 ) 才得到這22~23萬的數據 從這裡可以看出周瑜不愧為三國名將...輕易就能識破曹操鬼扯的七八十萬大軍 估的兵力也非常準確 個人認為以當時三國的兵力/人口這種比率曹孫劉應該是大致差不多的 故我猜想周瑜大致是用這種比率來估算曹操攻打荊州兵力之多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6.117

03/17 23:44, , 1F
恩,而且周瑜是要勸孫權開戰的人,他只可能低估不可能高估,
03/17 23:44, 1F

03/17 23:45, , 2F
而且周瑜的情報蒐集也是第一手,要是連他的資料都不足採信,
03/17 23:45, 2F

03/17 23:47, , 3F
那我想也沒啥史料可用了~"~
03/17 23:47, 3F

03/18 21:09, , 4F
周瑜都說從劉表那接收的軍隊最多七八萬,而且還有可能是
03/18 21:09, 4F

03/18 21:10, , 5F
灌水的,且那七八萬也不可能全數來支援赤壁戰,頂多一半吧
03/18 21:10, 5F

03/18 21:11, , 6F
所以曹軍應該不超過20萬.
03/18 21:11, 6F
文章代碼(AID): #146i48Ym (Chan_M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6i48Ym (Chan_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