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我該選擇留學嗎??

看板CareerPlan作者 (大陸出差50天T_T)時間14年前 (2010/01/23 20:57),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跟原PO一樣,我想要出國唸MBA想法,也是大三開始有的 到現在六年過去了,還沒有出去,才剛丟出明年秋季班第2輪的申請 以下是個人一些想法,可能有點偏頗,僅給原PO作個參考吧 ※ 引述《ds1007 (:))》之銘言: : 大學念英文系的我,對於畢業後很有興趣想要朝商方面去深造。 : 家人建議我畢業後出國唸書,可以念MBA : 我曾經想過出國唸書除了可以拓展眼界外, : 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有異於在國內學到的不同層面的知識。 : 先以商學院來說,我想念的是行銷, : 但我知道,美國的商研究所需要的大多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才。 : 沒有好的工作經驗,申請到的學校也怕大多是些不盡理想商學院 : 如果要花家裡大筆錢去出國念書, : 我怕念了不好的商學院回來也只是浪費爸媽辛苦賺的血汗錢。 這個觀念是對的,唸MBA真的很貴,不只排名前面的學校貴,排名中等的學校,收的錢也不 會少 MBA本身就是個銅臭味十足的學門,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學術研究的人才,而是培養高階經 理人。所以,多數人唸MBA最終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可能是進一流的企業, 或開創自己的事業 前幾年景氣好的時候,名校出來的MBA,拿到10萬鎂的年薪,確實是很有機會,因此站在學 校的立場,既然它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獲得高薪的跳板,收的學費自然也不會少,多數的學 生也號稱在畢業後的五年內即可收回讀書的成本 但,這兩年景氣大壞也不是新聞了,工作機會減少,即使是名校的MBA畢業生,也不敢保證 畢業後隨即會有工作;然而,學校跟學生收的錢不減反增,唸MBA看似成了一個有去無回的 投資 當然,出國求學可以獲得的,絕對不是畢業後的薪資能夠衡量的;完成個人的理想,拓展 視野,體驗不同的生活...等等,這些東西對每個人的價值都不同;我想說的是,如果妳衡 量過所有因素後,最後仍然決定走這一條路的話,就要為自己下的決定負責 負責的態度是什麼,個人認為,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完善申請的材料,去申請自己心目 中最好的學校,這樣,至少增加了將來回本(包括有形及無形的)的機會 而完善申請材料的過程中,除了留學考試的分數,更重要的一點,會是妳的工作經驗 為什麼工作經驗在申請的過程中會重要? 妳要先知道MBA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學生,他們要招不是已經功成名就的人,而是具有在商業 上成功潛力的人 因此,多數的學校,在申請的essay中,要妳回答的第一題就是:妳的career goal是什麼? 妳過去的經歷跟這個goal有什麼相關?為什麼妳認為現在妳來我們學校就讀,可以幫助妳 達成這個goal?(Why MBA? Why School? Why now?) 對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這樣的問題是不容易回答的;多數人出國最原始的原因還是體驗 生活,拓展視野,但學校不會吃這一套的,妳要想更好的包裝(妳現在說妳想focus on marketing,Why? ) 此外,學校常問的問題,還包含妳在leadership, failure, achievement…等等方面的經 驗;這些經驗當然在學生社團中也可以得到,但在職場上體悟到的,又會是另一個層次了 當然,也不乏無工作經驗的人直接申請上MBA的例子,例如大企業家的後代(他們有明確的 career goal及相對可能在商業上成功的資源),或在大學時代已經有創業經驗的人(這樣 的經驗不輸給有工作年資的),又或是有其他讓學校有感興趣的特質或故事的人 如果妳沒有這樣的背景,先工作個3~5年, 再考慮出國讀MBA,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不僅 是申請時比較有利,在留學的過程中,以及畢業後找工作,都更有優勢 : 我也曾想過那要不要考慮念台灣的商研所或企管所在主攻行銷, : 但在出國和不出國之間,這兩項抉擇的結果相差卻很大,這也是令我非常困擾的問題。 : 如果我要在台灣念研究所,跨領域的我大三下就要開始補研究所, : 大四修更多商學院的課程, : 如果要選擇出國,大三下就要開始補托福還有GMAT, : GMAT對於文學院的我會是一項困難的考試,得要花更多時間去補習和準備才行。 ^^^^^^^^^^^^^^^^^^^^^^^^^^^^^^^^^^^^^^^^^^^^^^^^^^^^^^^^^^^^^^^^^^^^ 這句話我實在不能理解,如果妳是英文本科生,那妳考AT或比其他科系的人有利多了 猜想妳是擔心AT的數學,但那真的不是大問題, 是要準備沒錯,但不至於花妳太久的時間 AT分數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決定於妳英文閱讀實力的好壞,剩下來的就是一些考試技巧了 技巧可以練,但英文閱讀的實力要長期培養;不過妳既然是英文系的學生,英文閱讀應該 是在水準以上的 若妳真的有畢業後3~5年內出國的計畫,建議妳在畢業那年的暑假,就考到AT的分數,AT可 以保留五年,利用還在學的時候考吧,若拖到邊工作邊準備,難度會大很多 許多上班族為了考AT而離職,但這樣產生的career gap,在申請時都不好解釋的 而托福保留的期限只有兩年,建議妳等計畫比較明確以後再去考吧;但托福最要緊的就是 聽力,這個是從現在就可以開始練習的;就算妳將來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規畫,這個能力依 然會是妳的一項資產 : 在今年的七到九月份,我已申請去海外打工(work and travel) : 想要給自己一個特別難忘的暑假,學習更多東西。 : 但如果要準備出國的話,想必我能準備的時間扣掉暑假又更少了 : 很怕來不及趕在學校的 admission deadline前準備好我的托福還有GMAT還有resume等等 真的要申請MBA的話,海外打工建議妳去,會是很有利的一項經驗 同樣的,還是不建議妳一大學畢業就丟MBA的申請 : 我是否該出國念書,還是留在台灣念 : 如果我要出國,我是否先工作累積工作經驗,還是直接出國唸書 : 其實 : 另一個考量就是我男友, : 男友希望我可以在台灣念書,因為我出國講白點可能到最後就分手 : 他說因為我沒有工作經驗去國外申請不到什麼好的商學院 : 而且我大學也不是本科系.. 台灣的都不見得考上了為何還要出國 : 他說要出國兩人可以等機會一起再出國深造 : 把他留下他覺得我很自私...  : 其實我好痛苦,我不知道怎麼抉擇才好 : 我很愛他,但我也想出國,但我又不知道我能力夠不夠 : 先不論我們會不會以後結婚,因為以後的事情太難說 : 假如我留下,我在台灣念研究所,那我如果以後和他分手我會不會留下沒出國的遺憾 : 我不是不信任他,只是 未來有太多不可能性了,我不知道我該不該賭.. 感情的問題,個人就不發表意見了 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生命中重要的東西也不一樣 前天剛好在大陸一個MBA申請的論壇看到這篇文章,寫文章的人,跟妳的背景比較類似 (也是文科學生,一畢業後就申請MBA) http://forum.chasedream.com/North_American_MBA/thread-431756-1-3.html 建議妳先不要嫌棄簡體字,文章的內容應該可以給妳一些想法 good luc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43.53.14

01/23 21:24, , 1F
10萬USD買一個機會???
01/23 21:24, 1F

01/23 21:25, , 2F
其實要機會會不用跑太遠...巷口彩券行也是有機會
01/23 21:25, 2F

01/23 21:25, , 3F
01/23 21:25, 3F

01/23 21:27, , 4F
而且一個機會只要你100NT....還不用申請
01/23 21:27, 4F

01/23 21:31, , 5F
同意1F, 沒準備好就花10萬美金去買個機會,不如去包牌
01/23 21:31, 5F

01/23 22:13, , 6F
10萬美金 給我的話應該可以半年再賺一半給你吧
01/23 22:13, 6F
以上全都是殘酷的事實 而且,10萬美金可能還低估了需要的花費,如果再把兩年不工作的機會成本算進去的話 的確,就投資夢想的效益來看,走到路口買彩券,省時又省力 或者其他的投資方式,收回這筆錢的可能性也更大 然而,相信"出國這一遭可以獲得的,比走到路口買彩券還多"的人,依然是不少 景氣越差,申請的競爭越激烈 如果自己能看開(或其他的申請人可以看開...:p),或許會容易許多

01/24 00:45, , 7F
不好意思 在大部份的例子下 海外"打工"不會為申請mba增加優勢
01/24 00:45, 7F
不好意思,我對海外打工確實是不了解;原本想的是說,有些學校在申請表格中,會要求 填非旅遊的國際經驗;甚至,海外打工的故事,或許可以寫在像這樣的essay: "Tell us about a time when you had to adapt by accepting/understanding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different from yourself." 當然,最終還是要看這樣的經驗適不適合寫就是了 ※ 編輯: wayshawn 來自: 61.143.53.14 (01/24 03:40)

01/24 13:06, , 8F
如果女性---相信可以獲得不少國際機會....
01/24 13:06, 8F

01/24 23:55, , 9F
海外打工的效益 小於 你在國內企業實習的經驗
01/24 23:55, 9F

01/26 12:10, , 10F
01/26 12:10, 10F
[部份違規或廣告推文已被系統自動刪除]
文章代碼(AID): #1BMl8UeB (CareerPlan)
文章代碼(AID): #1BMl8UeB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