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為什麼大家對投資保單的評價都不好?有沒 …

看板CFP作者 (短尾 )時間17年前 (2006/12/17 00:5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51 (看更多)
※ 引述《wildwings (wings)》之銘言: :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巴... : 就保險公司推出的投資型商品與一般投信或銀行販售的基金來說, : 有幾項要分清礎... : 1.保險公司既然是保險, : 你一開始著重的點就應該是在保障, : 若與一般的投資來比較, :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保險公司所推的投資型商品不會是個好工具, : 因為前幾年所扣的前置成本可以從160~180%, : 你運氣好的話可能得等上個五年以上才會開始打平, : 正式開始用你的錢去滾錢, : 2.銀行基金一檔至少是3000元/月起跳,國外的話沒記錯的話是5000元/月 : 一般投信或銀行所要收取的費用不外乎, : 基金保管費、手續費、經理費, : 加加減減折扣,大概一年都要3%左右, 沒那麼多 超過2%就很誇張了 : 比較一下上述的,其實會發現,短期內(5~10年),如果只鎖定是短、中期投資的話, : 請直接去買銀行或投信的基金會比較好, : 但是,若你有其它規劃需求,或是了解雞蛋不要全部放同一個籃子的話, : 並且能投資超過15年以上的能力,那我會說你可以去找保險公司, : 一般我會提供幾個方向,如果你符合的話就找哪個工具, : 投長期的話我會明確的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折扣,你如果放在銀行或投信, : 你會損失掉非常多你應該得到的投資效益, : a.投信或銀行 : 1.責任:壽險責任額足夠不需其它規劃 : 2.時間:只打算投資5~10年 其實投資期間20年內 透過投信或銀行申購基金+定期壽險 是比投資型保單來的划算 : 3.目的:短期規劃 : 4.風險:有足夠資產可做風險分散在多檔基金上(一檔最少3000/月) : 基金分:債券、平衡型、股票、貨幣、能源、生技、房地、地區...類型 : 好的投資方法告訴我們,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 一檔全球型基金就等於是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當中 並不一定要購買所謂的「3000元可以買10支基金」這種產品才能降低風險 : b.保險公司 : 1.時間:足夠的能力投資15年以上 投資期間若達20年上下 其實跟直接申購基金+定期壽險差不多 投資型保單在高保額(500萬以上)、長期(30年以上)其優勢才會明顯拉開 : 2.目的:長期規劃(退休、養老) : 3.風險:就算3000/月也可連結到多檔基金做有效風險分散 : 4.效益:完全免基金管理費、手續費、經理費 ^^^^^^ 這些費用保險公司的確不收 但基金公司直接在基金淨值中扣除了 所以說"完全免收" 有誤導之嫌 : 現在我把這兩邊的優缺點條列出來 : A.投信、銀行 : 1.基金選擇多 優 : 2.3000/月只能拚一檔基金風險過高 缺 全球型、區域型、債券型基金一樣能降低風險 : 3.管理費、經理費、手續費減少投資效益 缺 管理費、經理費直接反應在淨值當中 投資型保單也免不了這些費用 而且投信、銀行的手續費用並不會比投資型保單高 : 4.若發生任何人生風險=投資中斷 缺 基金+定期壽險 資金反而更能靈活運用 : B.保險 : 1.保障型的投資型商品前1~6年的前置費用高 缺 : 2.3000/月可選擇多檔基金有效分散風險 優 每檔基金投資額變少 分散了風險也降低了獲利 算是優點嗎? : 3.無管理費、經理費、手續費等 優 錯 這些費用 投資型保單也免不了 : 4.若發生人生風險可得理賠或保費豁免 優 基金+定期壽險 一樣能做到 : 其實只要是投資就都是好的,如果能長期定時定額或是採用123法則, : 那你投資獲利的機會就一定更高,能長期持有,反市場、反人性操作, : 那你獲利的比例就更高,以上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 對了...基金經理費、管理費、手續費用每家都不同 : 我隨便打一家的... : 摩根富林明JF價值成長基金 經理費:1.60% 手續費:2.00% 保管費:0.15% 手續費銀行幾乎都有打到對折 甚至推出免手續費專案 而經理費、管理費 是基金公司收的 直接反映在淨值當中 除非投資型保單的基金淨值跟投信、銀行買的基金淨值不一樣 不然這些費用一樣都少不了 : 各家著重的地方不一定,但差不多都是3%上下,貴的到5%的也是有 5%?哪家投信、銀行收這麼高的呀? 投資型保單的增額保費才收這麼高吧 : 便宜的1.多的也是有,但要看量多少,或是有營業員有辦法幫你降一點... 文章乍看之下好像很客觀 其實仔細看 好像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 ※ 編輯: aquarian 來自: 61.224.29.168 (12/17 01:20)

12/17 03:45, , 1F
推 有跟投信,銀行買過基金的人都應該很容易找到總費用低於
12/17 03:45, 1F

12/17 03:46, , 2F
2%的方式 基金基本資料的數據跟實務經驗還是有落差的
12/17 03:46, 2F

12/17 13:50, , 3F
我只能含淚推了......寫的不錯
12/17 13:50, 3F
文章代碼(AID): #15X2NA0k (CF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51 篇):
文章代碼(AID): #15X2NA0k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