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改變個性與佛法消失

看板Buddhism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7/01 14:13), 7年前編輯推噓16(16063)
留言79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多年前曾經罹患憂鬱症 當初的療法是藉由吃抗憂鬱藥劑兩個月 找心理師諮商各種心理煩惱 經常吃喝玩樂,貪著各種佛家講的世俗五欲六塵,樂以忘憂逐漸康復的 這療癒過程中完全沒碰任何佛法,完全依照世俗的科學專業就治好的 在那過程中,我曾經告訴心理師說我想要改變自己的個性 因為我感覺自己心裡充滿各種貪瞋癡慢疑,淫心跟虛妄心有點重,不夠勤奮,有一點點喜 歡投機取巧,內向,固執,容易鑽牛角尖,不善交際,容易依賴別人等等 當時心理師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個性,只適合微調,不適合大幅度改變, 沒有哪一種個性絕對好或不好 我個人推測,其話中含意不外乎就是要我學會"接納自己",不用羨慕別人,不用渴望自己 可以變成另一個你所崇拜的人,你不是那種人就不要表現得像那種人,你就是你,可以接 納自己的優缺點的人,自然就會愛自己,並且欣賞自身的獨一無二,自己的心若充滿愛的 正面能量,整個人就會無形中變得更好 後來遇到的另一個心理師則告訴我凡事要有計畫,一切從基礎慢慢來,設定短,中,長程 目標,一步步循序漸進 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不要告訴自己,"一定"或"絕對"要怎樣怎樣才行,以免失敗時挫 折感太重,多給自己彈性空間 這些心理師講的都很有道理,照這些話做真的讓我人生快樂很多,憂鬱症好了,沒有佛法 也能過這麼開心 然而現在開始接觸佛法了,佛法教人要戒殺盜淫妄酒,斷貪瞋癡慢疑,修心養性,斷惡修 善,行善布施 佛法其實就是心法,因為修任何法都離不開心,有什麼樣的心就會造做什麼樣的身口意三 業,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感召什麼樣的東西到你身邊 我一直感覺過去心理師告訴我個性只適合微調,不適合大幅度改變,是否跟佛法講的,必 須戒殺盜淫妄酒,斷除貪瞋癡慢疑,精進,重實際,放下各種執著,放下各種煩惱與欲望 的觀念相衝突? 如果完全照佛法講的都做到,那我的個性就會產生很大改變,我會變成"聖人",我將不再 是現在的我,但這不符合心理師告訴我的心理健康之道啊 正因為是人,所以才會有或深或淺的種種煩惱欲望啊,要人家徹底斷絕這些,根本不符合 我們的人性,當然如果教人要有所節制,也就是心理師說的微調,這倒符合心理健康 我絕對沒有對佛法心存褻瀆,相反的我很恭敬佛法,因為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教導人 們如何出離輪迴的宗教 其他宗教或靈性書籍只是教導你如何在這場輪迴的夢裡,將惡夢轉換成美夢,佛法不只教 你如何在輪迴之夢裡獲得幸福,更教你如何從這場夢裡甦醒,看見真實 我不敢皈依佛教,是因為害怕自己所知甚淺,擔心自己錯誤的一言一行會害人對佛法產生 誤解或輕蔑佛法,以致謗法 不敢受戒則是因為自己定力不足,一但破戒,罪業會比沒受戒的人重 只是由於對佛法認識不深,難免在許多見解上跟大家有所不同,故滿腹疑問想求賜教 想知道大家對於心理師說的個性只適合微調,不適合大幅度改變有什麼看法?有跟佛法相 衝突嗎? 目前的我其實不打算"修行",我才年輕20多歲,人生才正式開始,我嚮往世俗的功名富貴 ,想要享受種種物質欲望 要修行的話,就等過了40歲中年,該享受的物質欲望都享受過,人生該經歷的都經歷過, 覺得了無遺憾再修行比較能專心此道 在這之前,自己最多就是研究佛學,有個正確認識就好 我印象中接觸到,較有一套基礎完整系統的,是當年雪廬老人為大專學子開設講解的佛學 基礎六門課程,我看的是網頁版,徐自民老師上課講授的逐字講稿記錄,目前還沒看完, 會再 另外找時間讀完剩下的,再加上有空就心中多持名念佛而已 說到持名念佛,有時候擔心,因為念佛會感召各種無形眾生到身邊來,開口念出聲,無形 眾生會聽到,所以就一律改為默念佛號,不久又發現無形眾生有他心通,你心中念佛,人 家照樣還是知道會來找你 所以現在又想乾脆研讀佛學就好,不要念佛較安全,以免不清淨心,煩惱心念會有走火入 魔的風險,如果之前有意無意之間造了什麼殺盜淫妄酒的業而念佛,更擔心會吸引更可怕 的無形過來 我不是修行人,我跟普通的PTT阿宅鄉民一樣有各種宅嗜好,喜歡回到家,坐在電腦前沉 浸在各種欲望上 唯一的差別只有,自從接觸佛法後,許多欲望有自然慢慢減少的趨勢,僅此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28.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98889627.A.E93.html ※ 編輯: Travel312 (111.83.250.139), 07/01/2017 14:28:07

07/01 14:33, , 1F
哈哈。。為什麼您會覺得自己一定能活過四十歲?
07/01 14:33, 1F
※ 編輯: Travel312 (42.76.18.225), 07/01/2017 15:04:49

07/01 15:19, , 2F
你好,我也是年輕人,不過我覺得無論是否皈依持戒都是
07/01 15:19, 2F

07/01 15:19, , 3F
個人對自己的期許(我目前未皈依受戒,但是偶爾會道場
07/01 15:19, 3F

07/01 15:19, , 4F
學習),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步調,然而時機到了可能會
07/01 15:19, 4F

07/01 15:19, , 5F
開始要求自己,可以先慢慢來沒關係
07/01 15:19, 5F

07/01 15:21, , 6F
從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減少欲望這也就是獲得法帶來的利益
07/01 15:21, 6F

07/01 15:21, , 7F
了,請繼續加油!
07/01 15:21, 7F

07/01 15:50, , 8F
風險就如同空氣一般,如影隨形。
07/01 15:50, 8F

07/01 15:50, , 9F
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如果學佛之後,反而怕東怕西,那就
07/01 15:50, 9F

07/01 15:50, , 10F
是走回頭路了。
07/01 15:50, 10F

07/01 15:51, , 11F
在選擇法門時,可以依據自己個性、資質及環境等條件,來
07/01 15:51, 11F

07/01 15:52, , 12F
修持適合自己的方法,但這如果沒有好的老師引導而是自己
07/01 15:52, 12F

07/01 15:52, , 13F
摸索的話,是要花很多很多時間的。
07/01 15:52, 13F

07/01 15:55, , 14F
初入門者,也可以從聖嚴法師的「學佛三書」(《佛教入門
07/01 15:55, 14F

07/01 15:55, , 15F
》、《正信的佛教》及《學佛群疑》)看起。
07/01 15:55, 15F

07/01 15:59, , 16F
就我所知,止息煩惱和個性應該是兩回事。佛陀的弟子中那
07/01 15:59, 16F

07/01 15:59, , 17F
些大阿羅漢,仍有各自的個性,因而較偏向某種修行方式,
07/01 15:59, 17F

07/01 15:59, , 18F
沒有因為證果了大家個性都變得一模一樣。我也還在學習,
07/01 15:59, 18F

07/01 15:59, , 19F
大家都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先把方向抓對比較重要,
07/01 15:59, 19F

07/01 15:59, , 20F
剩下就看自己的精進和因緣了~共勉
07/01 15:59, 20F

07/01 16:43, , 21F
路過...看過...不提供想法...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7/01 16:43, 21F
其實我也沒有證據證明自己過去念佛曾經招來無形眾生 只是曾經晚上睡前默念佛號到睡著,疑似半夢半醒之間看到鬼,但又不確定是夢還是真的 昨天看到宣化上人講述他弟子念佛遇魔難的故事,才知道原來不清淨心,煩惱心念佛,魔 也會過來 這完全打破了我從前認為的,阿彌陀佛乃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 就等同於一切咒,任何妖魔鬼怪聽到了都會怕到退避三舍,不可能有魔敢靠近念佛人冒充 佛的執著 但故事歸故事,半夢半醒歸半夢半醒,我根本拿不出念佛真的遇魔鬼的證據 還有擔心如果之前有意無意間造了什麼殺盜淫妄酒的業而念佛,害怕會吸引更可怕的無形 過來。是我從前聽別人說的,實際上我念佛究竟會不會感招那種無形,我也不清楚 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念佛遇怪事的,也只有半夢半醒,不知是遇真鬼還是假鬼那次 其他也有念佛後,做任何事都變順遂,發生某些幸運事情的經歷,我也一樣無法證明是念 佛感應或是偶然 我只知道念佛法門是最簡便殊勝,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也最不容易走火入魔的法門,從0~ 100歲都可以修持 ※ 編輯: Travel312 (223.137.134.162), 07/01/2017 17:22:49

07/01 19:51, , 22F
有空其實可以看看了凡四訓的電影或者書籍。
07/01 19:51, 22F

07/01 19:52, , 23F
佛法要我們改變的,不僅出世間法,也能在世間法活得更好
07/01 19:52, 23F

07/01 19:53, , 24F
我是退伍後才接觸佛教,很後悔念大學沒因緣遇到佛法,
07/01 19:53, 24F

07/01 19:56, , 25F
因為很多做人的道理,無論學業、感情、朋友...等,
07/01 19:56, 25F

07/01 19:56, , 26F
很多在德行上的培養、誠信的重要,都疏忽了,以至於錯過
07/01 19:56, 26F

07/01 19:57, , 27F
與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我明白佛法給人的力量是非常強的
07/01 19:57, 27F

07/01 19:58, , 28F
一個機緣的把握與錯過,可能都只是德行與私欲的一念之間~
07/01 19:58, 28F

07/01 19:59, , 29F
這也是佛法實際的感應與加持力。
07/01 19:59, 29F

07/01 20:01, , 30F
強調念佛,代表的是指這是一個正行的主軸。
07/01 20:01, 30F

07/01 20:03, , 31F
然而念佛(行門)的基礎,還要配合教理(解門)來斷惑開慧,
07/01 20:03, 31F

07/01 20:04, , 32F
而解門的經教《無量壽經》,裡面多教的就有很多世間法的
07/01 20:04, 32F

07/01 20:04, , 33F
基礎,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07/01 20:04, 33F

07/01 20:10, , 34F
信願行,三根本開展出去是非常甚深無量的意涵..
07/01 20:10, 34F

07/01 20:10, , 35F
以信來說,為什麼現代人佛言難信,因為人與人彼此不信任
07/01 20:10, 35F

07/01 20:11, , 36F
不信任的根源來自於妄語,妄語總不離財、色、名、利,
07/01 20:11, 36F

07/01 20:12, , 37F
四毒又不離開貪,貪總來於能貪之人、所貪之物。
07/01 20:12, 37F

07/01 20:14, , 38F
能貪之人,不外我愛、我執、我見..等。
07/01 20:14, 38F

07/01 20:14, , 39F
所貪之物,包含世間法一切人、事環境。
07/01 20:14, 39F

07/01 20:16, , 40F
一層一層的關係是環環相扣,所以信心的建立很重要,
07/01 20:16, 40F

07/01 20:17, , 41F
頭一個相信自己能改變,光是這一個信,力量就跟過去不學
07/01 20:17, 41F

07/01 20:18, , 42F
佛的自己,人生的意義會起很大個改變。
07/01 20:18, 42F

07/01 20:19, , 43F
所以念佛也要多聽經,一個字就足以受用一生。
07/01 20:19, 43F

07/01 20:19, , 44F
也能開展過去沒有的視野與心懷。
07/01 20:19, 44F
※ 編輯: Travel312 (118.170.185.77), 07/01/2017 21:44:50

07/01 21:55, , 45F
你還年輕,不必太刻意想做什麼改變,有些事情你還沒
07/01 21:55, 45F

07/01 21:55, , 46F
經歷過,無法深刻體會是非對錯,或輕易放下嚮往的心
07/01 21:55, 46F

07/01 21:55, , 47F
情,歷練過人生種種悲歡離合之後,心較容易想追求平
07/01 21:55, 47F

07/01 21:55, , 48F
靜,那時再來深入也可以。。。不過現在也不是什麼都
07/01 21:55, 48F

07/01 21:55, , 49F
不能做,像很多外國人沒有學佛,但是他們為了讓自己
07/01 21:55, 49F

07/01 21:55, , 50F
平時工作更專注,身心更安定,也會進行靜坐冥想,只
07/01 21:55, 50F

07/01 21:55, , 51F
是他們或許不知道,這對開智慧也有幫助,只要智慧增
07/01 21:55, 51F

07/01 21:55, , 52F
長,貪瞋癡其實也自然會慢慢減少,其實從一天五分鐘
07/01 21:55, 52F

07/01 21:55, , 53F
開始就可以,坐不住的話,坐再久也沒用,姿勢時間不
07/01 21:55, 53F

07/01 21:55, , 54F
用太在意。
07/01 21:55, 54F

07/02 06:14, , 55F
學佛修佛跟心理師跟你說要循序漸近的方法並不違背
07/02 06:14, 55F

07/02 06:17, , 56F
一樣可以設定短中長程,,一開始或許從不殺生不偷盜,
07/02 06:17, 56F

07/02 06:17, , 57F
少喝點酒,不要把男女關係搞太複雜用開始,,接著試
07/02 06:17, 57F

07/02 06:17, , 58F
試看不要常說違心之論
07/02 06:17, 58F

07/02 06:19, , 59F
念佛嘛!!你現在心有罣礙就先別念,像我老是不習慣
07/02 06:19, 59F

07/02 06:19, , 60F
念阿彌陀佛,喜歡念藥師如來,我就念藥師如來
07/02 06:19, 60F

07/02 06:21, , 61F
如果感覺自己會怕,就先不要執著一定要現在念才會成就
07/02 06:21, 61F

07/02 06:21, , 62F
,有時候修行的次第也是很靠因緣的。。
07/02 06:21, 62F

07/02 06:25, , 63F
然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戒律,不一定跟佛法有關,譬如每
07/02 06:25, 63F

07/02 06:25, , 64F
天什麼時候一定要掃地,每天什麼時候要跟父母問安。。
07/02 06:25, 64F

07/02 06:25, , 65F
或是每天規定自己看電視滑手機不超過幾個小時。。
07/02 06:25, 65F

07/02 06:27, , 66F
有了戒以及守戒的行為,慢慢才會定下心來,智慧也才會
07/02 06:27, 66F

07/02 06:27, , 67F
慢慢滋長~
07/02 06:27, 67F

07/02 06:29, , 68F
能念佛現世成就,當然很好,也很讚嘆,但那前提是先別
07/02 06:29, 68F

07/02 06:29, , 69F
把自己搞瘋!
07/02 06:29, 69F

07/02 06:32, , 70F
如果真的要念佛,就不要求感應,眾生來了就來了,別
07/02 06:32, 70F

07/02 06:32, , 71F
管他,當他路人甲,一起念便是。。同樣的,好的感應
07/02 06:32, 71F

07/02 06:32, , 72F
或經驗也不必執著。。
07/02 06:32, 72F

07/02 06:36, , 73F
記得心理師跟你說的不是"一定 "或是"絕對"變成什麼樣
07/02 06:36, 73F

07/02 06:36, , 74F
子,才算好,自己的步伐自己明白,別鑽牛角尖喔!
07/02 06:36, 74F

07/02 07:42, , 75F
40歲有40歲的煩惱,因為現在就不想去捨離外境感受。
07/02 07:42, 75F

07/02 08:24, , 76F
說清楚點,設定到某階段才要正式學佛,到時並非如人所願。
07/02 08:24, 76F

07/02 08:26, , 77F
看破放下煩惱習氣並非一蹴可及,且未來之事難以逆料
07/02 08:26, 77F

07/02 08:27, , 78F
不如趁早學佛修行,以後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07/02 08:27, 78F

07/02 11:58, , 79F
樓上說得好 阿彌陀佛
07/02 11:58, 79F
文章代碼(AID): #1PLpsRwJ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PLpsRwJ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