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善知識 與 半梵行

看板Buddhism作者 (Yogi)時間8年前 (2016/05/25 16:22),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 根據 雜阿含726經 :   如是我聞: :   一時,佛住王舍城夾谷精舍。 :   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   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念: :   「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 1. 阿難 認為 半梵行者 是 善知識 被佛陀糾正。 這部經不能用這樣的角度來解。原因就是在這個"半梵行者" 梵行在婆羅門教來說最重要就是不行淫,在佛教來說基本上就是持戒,特別是受持完整 不淫戒的出家戒。而出家戒可是沒有什麼隨緣受戒只受一半的。要嘛就是戒行完整,要 不就是戒行有缺,要依羯磨來處置重新圓滿戒行,沒有什麼叫作半梵行的。 從巴利經藏來看,更可以看出漢譯阿含所無法呈現的清楚語句詞彙詞性關係: upahamidaṃ, bhante, brahmacariyaṃ, 大德啊 一半的 梵行(是行為,不是人) yadidaṃ kalyāmittatā kalyāsahāyatā kalyāsampavaatā種種善知識(主詞補語位格) 亦即(在英文接近於That Sth. is, 虛主詞位格,後接主詞補語) 後面佛陀的回答是同樣的句構,只是把一半改成全部 大德改成阿難,就不再贅述 阿難這句話考慮主詞是善知識,以及梵行所指是行為不是人, 應該解讀成:阿難認為親近善知識就是完成了一半的梵行,或說是滿足了梵行所需的一半 條件。(其它一半他沒說,大概是想個人努力之類的) 後面佛陀的回答則是說:親近善知識就是滿足梵行所需的所有條件。因為有善知識引導, 才能夠實踐八支聖道。(八支聖道基本上就是佛教梵行的所有內涵。所以才這麼說) 後話: 從以上也可以看出巴利經藏對於詮釋漢譯阿含經的重要性。很多印歐語系的文法結構都 保存完整,詞性 位格等等的嚴謹文法讓詮釋經義少了很多模糊空間。在中文的經文中 因為中文的特性就很容易讓人誤解,比如 善知識就是梵行的一半 和 半梵行者就是善 知識,這兩種詮釋豈止天壤之別。這就是為什麼莊春江居士耕耘於南北傳經典對讀的原 因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218.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4164522.A.6BC.html ※ 編輯: yogi (77.8.218.220), 05/25/2016 16:30:13 ※ 編輯: yogi (77.8.218.220), 05/25/2016 16:34:21
文章代碼(AID): #1NHM2gQy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NHM2gQy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