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佛板越看越感到迷惘

看板Buddhism作者 (攝心為戒)時間8年前 (2016/03/11 15:44), 8年前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您好,純屬個人六塵拙見,僅供您參考看看。 南傳比較注重在不再製造新(惡)業,"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 北傳或漢傳除了注重不再造新惡業,也注重在造新善業, 例如"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更高一等級,如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舉一個比喻,也許不是很好,僅供參考。 一個企業要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是開源與節流兩個方向。 開源比喻成做善事幫助別人(眾生),節流比喻成自己不做壞事害別人(眾生)。 南傳非常注重節流,三無漏學(戒定慧),顧好自己的內心(攝心為戒), 藉由四聖諦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讓自己的內心不再升起惡心造惡業。 北傳則是開源節流都做的,因此有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而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六度波羅蜜做得很好學得很好的人就是菩薩, 他看到有人難過,過得不好就會伸出援手。 所以我很想學觀世音菩薩,當有人有困難時就會念觀世音菩薩, 菩薩就會伸出援手來幫忙。 更厲害的菩薩是他幫助別人就像我們呼吸一樣自然,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但是我們不會常常都感覺到我們在呼吸。 因此楞嚴經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先打到這裡,希望有回答到一點點您的問題,謝謝您。 ※ 引述《liveforhappy (水戶洋平)》之銘言: : 過去接觸一般佛教(民間版本)的時候 : 遇到困難的時候 : 會念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 : 當時個人深信只要當個好人 : 念佛或念菩薩,祂們會保佑我們 : 現在回想起來 : 也不能確定有沒有得到保佑 : 但當時是我心裡很好的依託 : 後來長大之後 : 因為感到好奇,再加上種種因緣 : 開始接觸更深入的部分 : 看了一些南傳佛教的書籍與觀點 : 也看過網路上許多漢傳跟南傳的討論 : 但我看完之後 : 感到更為迷惑 : 從理性上的觀點來講 : 我覺得南傳的觀點有可能是對的 : 歷史上的佛陀是一個凡人 : 他藉由自我找尋,自我訓練的過程中 : 找到了某種方法 : 可以讓我們即使面對現實生活的困境 : 但心裡能不感到那麼痛苦 : 但從感性上的觀點 : 我希望漢傳佛教是正確的 : 我希望真的存在觀世音菩薩,藥師佛等諸佛菩薩 : 在我們遭遇困境的時候 : 可以有超越現實的力量幫助我們處理實際的難題 : 我希望的不單是像南傳教導的 : 遇到困境能坦然面對它,不感到苦 : 而是希望能實質改變困境 -- 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 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 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7.91.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7682241.A.568.html ※ 編輯: ycc124 (140.117.91.172), 03/11/2016 15:49:09

03/11 17:16, , 1F
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訶~訶~訶~
03/11 17:16, 1F

03/11 17:33, , 2F
03/11 17:33, 2F

03/11 17:49, , 3F
其實還有一句自淨其意,善惡都不著。
03/11 17:49, 3F

03/11 18:47, , 4F
般若不易行,故善法多成有漏,而阿彌陀佛名無漏,故靠
03/11 18:47, 4F

03/11 18:47, , 5F
倒名號,隨緣行菩薩道。
03/11 18:47, 5F
※ 編輯: ycc124 (180.206.14.65), 03/11/2016 19:11:35

03/11 19:12, , 6F
已補上自淨其意非常感謝
03/11 19:12, 6F
文章代碼(AID): #1MudT1Le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udT1Le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