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佛板越看越感到迷惘
共 8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2(12推 0噓 40→)留言5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iveforhappy (水戶洋平)時間8年前 (2016/03/10 20:53), 8年前編輯資訊
6
0
0
內容預覽:
過去接觸一般佛教(民間版本)的時候. 遇到困難的時候. 會念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 當時個人深信只要當個好人. 念佛或念菩薩,祂們會保佑我們. 現在回想起來. 也不能確定有沒有得到保佑. 但當時是我心裡很好的依託. 後來長大之後. 因為感到好奇,再加上種種因緣. 開始接觸更深入的部分. 看了一些南
(還有275個字)

推噓2(2推 0噓 10→)留言1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appytiger (54068)時間8年前 (2016/03/10 22:19),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壞人也認為自己是好人,當然我不是說你是壞人,. 像我布施,頌經,拜懺 能對人幫忙我就幫忙 我也從來不覺得我是好人啊. 南傳的書本來就該看. 聲聞乘利用析空觀,利用邏輯去推苦的來源,去了徹苦的本質,因此離苦. 大乘利用是體空觀,當下苦就是夢幻不可得,也沒有可受的我,不假思索. 單單從阿含經來看,佛陀就
(還有461個字)

推噓3(3推 0噓 12→)留言1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mtb09 (Amtb)時間8年前 (2016/03/10 22:22),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末學分享一些心得給您參考 :. 佛法可略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自度(出離心)、第二個度他(菩提心)。. 南傳所強調的是自度,漢傳所強調的是度他。. 順序來說要先自度,然後再行度他。. 嚴格說起來南傳、漢傳、甚至藏傳都要學,才圓滿。. 過份偏重自度,忘失菩提心,會變成小乘,只求自己的解脫。. 過份偏重度
(還有948個字)

推噓3(3推 0噓 14→)留言1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ocochia (我是閃電經濟學家)時間8年前 (2016/03/10 23:02),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佛教本來就有自力跟他力兩種修行法門。. 阿彌陀就是他力的代表,禪宗則是自力代表. 。. 但不管自力他力,最後都是自他不二,悲. 智雙運。 至於什麼樣子的人適合什麼樣子的. 法門,那要問他自己,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要什麼。.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E555

推噓1(1推 0噓 10→)留言1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時間8年前 (2016/03/10 23:27), 8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無論是哪種教法,在你真正皈依、依教(教導)奉行以前,. 你自己看,自己理解,對於現實幫助都是很有限的。. 我建議你自力的部分,從修佈施開始,先多供佛法僧三寶。. 只要有機會,無論哪個宗派,只要是正信沒有詐騙問題的,多行供養。. 走出去電腦和書桌前,多方求法,. 無論是哪種法門,只要你認真求法,認真施
(還有539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